没有一个孩子是不犯错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不明白是非对错,他们只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对的。那么在这个时候,家长的作用就非常的重要了,应该要带着孩子去认识到事情的对错,及时的帮助孩子改变错误的做法。
一、孩子爱藏东西是种什么心理?如果说孩子爱藏东西的话,可能是因为自私,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或者是不愿意把自己的零食与他人进行分享。而在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注意了,如果说孩子过于自私的话,就会导致孩子交不到朋友。孩子爱藏东西,就是因为这个东西自己非常的喜欢,他们不愿意去跟其他的小朋友分享。如果说孩子寝室藏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的话,我们没有必要去管,但如果说孩子把自己所有的玩具和零食都藏起来的话,这种现象就非常严重了。
二、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去跟孩子谈谈心,告诉孩子其他的小朋友,是不是把他们的玩具和零食都分享给你了?那么你也应该要回礼,把自己的零食和玩具也分享给其他的小朋友,这样的话,也会让小朋友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大方的人。家长只要能够正确的去引导孩子,就能够让孩子改变自己的坏习惯。
三、总结。小编从始至终都觉得孩子变得自私的,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等到孩子在上学之后,等到孩子在上班之后,也会因为自己的这种心理,导致自己的人缘变得很差。如果我们不想让孩子以后因为自己的这种性格浪费了很多机会的话,那么就必须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帮助孩子去改正他的一些不正确的做法。让孩子养成一个大方的好习惯,也能够让孩子以后变成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人。
一个有活力的孩子会给人这样一个印象,那便是当他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时,其心理能够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当他们无法获得舒适的环境,那么便会寻求某些东西的帮助,并且被其吸引,从而导致占有欲的产生。邻居家的小孩子便是如此,护食、护物,其占有欲发挥到了最大的极限,上次遇见他的时候,那孩子居然直接跑到我的面前,义正言辞的告诉我,他喜欢我的手表,并且要求我给他。事后,即使是被他父母拉走,但是他的眼神却格外的执拗,似乎这个手表就是他的私有物品一样。
实际上,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占有欲作祟,他并没有多么喜欢,只是想把它占为己有罢了,就像蒙台梭利所说的那样:拿取东西并且进行收藏,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其中也根本不需要知识和爱。为什么孩子会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呢?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
01为什么孩子会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呢?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这种占有欲通常出现在孩子2岁以后,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得到发展,慢慢地开始出现自身所有权的主张行为,甚至会做出一些事情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即使这些东西并不属于他,但是他们仍是一门心思的扑到上面,所以就会表现出一些霸道行为和语气。
▲破坏欲的凸显
事实上,占有欲和破坏欲同时存在,我们不难发现婴儿时期的孩子喜欢讲东西扔到地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喜欢拆分各种玩具或者摔东西,本质上这些行为都属于占有欲以及破坏欲,这是人类成长生活的必经阶段,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好奇心作祟
还有一些占有欲行为其内涵是剖析事物本身,也就是好奇心作祟,比如:孩子喜欢摘路边的花朵或者喜欢拉扯昆虫,其实是源于对这件事情的好奇心,当他们对所处环境感到热烈的兴趣时,就会表达出一种满满的求知欲,从而使其行为上更加富有占有感。
▲收藏习惯
不仅是占有欲,还有一些孩子喜欢收藏东西,无论是收藏什么东西,本质上都是占有欲的展现。有些孩子不善于争吵,也不跟其他人对抗,自主收藏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什么具体划分,只是为了收藏而收藏,这便是占有欲。
心理学家阿德勒对这种收藏习惯给予了有趣的评价,他把这比作成人的贪婪,并认为这种现象在幼儿期就可以辨认出来。
02为什么孩子有收藏习惯也是一种占有欲?
①把握尺度
任何事物都有着正反两方面,收藏习惯也是如此。孩子适当的收藏思维有助于其本身意志力和专注力的培养,许多收藏大师都是幼时便展现出来的特征。
因此,父母要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并且把握其中的尺度,切忌过度。过度的收藏癖好实际上就是占有欲的挥发了,严重的占有欲行为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父母需要看到其中的问题所在。
②适当满足
当孩子表现出某种收藏行为时,家长需要仔细了解,因为有些收藏行为背后隐藏的是孩子的某种期望,适当满足孩子的期望有助于降低占有欲。
但是,父母一定要把握问题,不要粗暴拒绝孩子的要求,一味拒绝只会让孩子内心的牵扯感更强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当然,也不要一味满足,不分事情严重程度的满足其实也是一种‘助纣为虐’的过程。
③爱和关心
很多孩子缺乏父母的爱护,安全感不足,因此需要从其他事物上寻求安慰感,从而生成了收藏行为,以及强烈的占有欲。
当孩子将感情投注到某件事物,而不愿意和父母进行分享的时候,便是明显的缺爱现象。父母一定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切忌酿成大祸。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孩子关注度,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爱和关心。
专家指出:占有欲是正常的情绪,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孩子会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理念中脱离,占有欲的情绪也会越发降低。
但是,如果父母不加以引导,使其持续性的强化,那么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生成。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需要教导孩子爱和占有欲的区别,切勿迷失自己。
03父母如何教孩子区分爱和占有欲
☞同理心教育
同理心实际上也是一种感同身受的教育方式,想要孩子学会爱和占有的区别,可以采用同理心的办法,以孩子本身为出发点,将爱和占有进行区分。
比如:当看见了一只漂亮的蝴蝶以后,孩子想要捕捉它带回家。父母可以以孩子的看点出发,若是捕捉了蝴蝶,蝴蝶就不能回家了,它的爸爸妈妈会着急,它也会哭的。并且告诉孩子若是喜欢小蝴蝶,就经常带着他们来这里看,看而不捉便是爱,折断翅膀禁锢活动,便是占有。
☞不逼迫
当孩子对某样东西产生占有欲的时候,不要强行逼迫孩子。因为此时此刻在孩子的印象中,自己并没有错,你的逼迫才是一种错。那么最好的解决措施是什么呢?
假设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总是据为己有,那么可以用其他的东西和他交换,并且进行轮流玩的教育概念,以物换物的思维可以使孩子降低自己的占有行为。在此之后,再即使进行爱的培养。
☞表扬行为
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对爱和占有的区分,相信很多成年人都区分不清,那么当孩子有了初步认识以后,父母不要急于求成,鼓励并肯定孩子的行为选择,有助于孩子进一步的理解。
爱是付出,占有是满足己欲,二者具有明显的差距,关于这方面的培养更是需要父母的努力,注重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度过占有欲的成长过程。
自私的心理。随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发展,孩子会开始渐渐地形成物权意识。对于物品的占有,孩子最喜欢就是通过“藏”这一手段,来宣示。就像狗喜欢藏骨头一样,明明没有竞争对手来抢,孩子还是喜欢将自己喜爱的玩具、零食等物品藏起来。同时,这个时期,孩子的空间意识也在发展,所以就会特别喜欢藏、躲等探索空间的游戏。
在藏匿、寻找、获得等过程中,孩子探索空间的奥秘,同时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会有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孩子爱藏东西,在物权意识形成初期会表现特别的明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