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府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2、云门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琐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3、天府穴:
位置:在臂内侧面,肱二突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主治: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4、侠白穴:
位置:在臂内侧面,肱二突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处。
主治: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
5、尺泽穴:
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突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6、孔最穴:
位置:在前臂掌面桡侧,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痔疾。
7、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8、经渠穴:
位置: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9、太渊穴:
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膊动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10、鱼际穴:
位置:在手拇指本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11、少商穴:
位置: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瘨狂。
肺脏为气体交换的器官,它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肺居于胸中,开窍于鼻,为清肃之脏,外合于皮毛。手太阴经与它相连,并且下络大肠。所以肺与大肠是相0表里的脏腑。
古代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对肺的位置、形状、构造及生理作用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下面我们分述中医解剖学对肺脏的认识。
肺脏的位置 :
根据《灵枢》和《素问》等古代现存最早的医书记载:肺居于胸中,在横膈膜之上。它附脊第三椎,相当于现代解剖学的第三胸椎处。从五脏六腑的位置来看,肺的位置最高,属于阳位,并覆盖在心脏的上边。肺脏的形状:呈圆锥形,其肺叶下垂,犹如战国时期马车上的伞盖一样。所以古人称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肺的形状会因胸部形状的改变而受到影响,例如胁肋偏疏,胸廓发育畸形,肺的发育也就不正常了。肺容易出现扁或歪的情况。这和现代医学中所说的扁平胸、筒状胸对肺的形状的改变是一致的。
古代的解剖学告诉我们,肺是由肺叶和无数长短、粗细不等的气管构成的。肺叶白莹,形状虚如蜂窠,历以它不是实心的。肺内含有空气,肺叶下面没有孔,因此它只能向外透气。肺的表面有胸膜包裏,故湿润、光滑而且有光泽。肺的构造决定了肺的质是地软而轻的。
古代中医解剖学对肺的描述与现代解剖学的说法基本是一致的
肺脏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人体的气化功能及精神活动方面。肺主气而司清浊之运化,主宣降而通调永道,主洽节而为相辅之官,肺藏魄而使人能动能作,这几个方商是肺的生理功能的主要内容。
肺主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指肺主呼吸。气悬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无论是内在的五脏六腑,还是外在的四肢百骸,其功能活动无一不是气的作用。由于肺的构造是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并与气管、喉、鼻直接相通,因此肺才得以和外界的空气发生联系。肺的构造决定了它有主持呼吸的作用,不仅如此,肺还是人体内外的气体进行交换的场所。那么气体在肺中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人是通过呼吸来进行气体交换的。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体内的浊气,经过经脉的循行,汇集在肺,由肺呼出,经过气管、喉、鼻排出体外。然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鼻、喉、气管被肺吸入,这使体内的气与自然界的气在肺进行了交换。吸清吐浊,使清气进入经脉以营养全身,并达到维持人体气机的新陈代谢的作用。
其二,是指肺主人体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它在司呼吸的基础上,还主人体上、下、表、里之气。这首先是因为肺在宗气和元气的生成过程中,占重要的位置。宗气是由脾胃之气生化的水谷精微和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形成的。元气是由先天的肾之精气及后天的水谷精微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形成的。所以肺对宗气和元气的生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肺通过宗气和元气对人体的作用,来调节全身之气的。因为宗气和元气既是营养人体的物质,又是人体机能活动的动力。宗气积于胸中,搏动不休。它推动体内的浊气,通过肺。又将天地之间的清气,通过肺吸而入内。因此肺的呼吸还得到了气海宗气的支持。宗气不仅推动了肺的呼吸,同时也起到了帮助心脏运行气血的作用。
元气又称正气具有激发和推动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的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从人体的上、下、内、外来看,肺的呼吸对上能化生宗气,没有呼吸作用宗气就不能形成。 对下 ,能肃降水精之气,使五脏之气得到营养,并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对表 ,能布散卫气,以抵御病邪侵入人体对里 ,能治理、调节脏腑的十二经气。因此肺在主呼吸的情况下,能管理体内清浊的运化,调节上、下、表、里一身之气的升降。
故尔《内经》说:“诸气者,皆属于肺。”如果没有肺主气的功能,血液的运行将要停滞,机体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就不能产生气化作用,人体生命的代谢活动就会停止。
可见肺主气对人体有着重要的意义。
肺主宣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肺有宣发的作用 。“宣”有上升、宣布的意思。“发”有发散的意思。宣发就是指宣布、升散之意。肺主宣发,就是说人体的气血和津液在肺气的推动下,输布到机体的上部及体表,起到濡润和滋养组织器官的作用。同时,还能布散卫气达于肌表,使肌肤起到卫外而为固的作用。那么肺的宣发作用,是依靠什么来完成的呢?它是通过肺的呼气动作来完成的。肺在呼出浊气时,引动全身之气上升而且外发,因此肺呼气时,不仅能布散阳气达于体表,并且使体内的津液和血液亦随着肺气的上升而上升、外达。
其二, 肺有肃降的作用 。“肃”有清肃、内收的意思。“降”有下降的意思。肃降就是指清肃、下降之意。肺主肃降,就是说在肺气的推动下,使气血、津液输布于人体的下部及体内的脏腑、筋骨等组织,起到营养和滋润的作用。那么肺的肃降作用,是依靠什么来完成的呢?它是通过肺的吸气动作来完成的。肺在吸进清气时,引动全身之气向内、向下运动,因此肺吸气时,不仅能使水精之气四布,五脏之气得以营养,而且还能调节体内的水量,使其保持一定的常度。
其三, 肺气的宣降功能 ,是三焦水道通调的关键之一。通调水道,是指肺气有促进和维持三焦气、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肺气在宣发的时候,也把水液布散到全身,特别是布散到皮肤,由汗孔排泄到体外。肺气在肃降的时候,使水下归于肾,再经过肾的气化作用,一部分下输膀胱,成为尿液而排出体外。一部分又化气升到肺而布散全身。因此肺气的宣降功能正常与否和三焦气液的运行情况关系很密切。当然人体气液代谢的调节,与胸气的运输、肾气的开阖、小肠和分清浊、膀胱的气化等作用均有联系,但肺气的宣降作用确实是三焦气液正常运行的关键。正因为此,所以有“肺主行水”的说法,也就是说有通调水道的作用。
总之,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在肺主呼吸基础上,肺的生理活动的又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肺气的宣降,维持了肺的呼吸功能,保障了气道的通畅,使体内的气体得以正常交换、同时也维持了脏腑气机的舒展,保障了三焦水道的通调,使人体气、液的代谢达到相对约平衡。
肺主治节是指肺有帮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肺主气,是宗气的发源地,宗气的生成不仅有推动肺脏呼吸的作用,更有贯心脉以推动营血运行的作用。
另外 血液也依赖肺气的营养 。因为水谷入于胃以后,经过脾胃的腐熟和运化,其中水谷的精微,化为血液上归于心,然后通过肺脏的交换空气作用,使血液中的浊气排出体外,清气进入血液之中,使血液得到了营养。人体的各个组织的各个器官就需要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以供养,而肺正是通过宣降的功能,引动气血的升降,达到辅助心脏,推动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行,以保障脏腑、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肺主治节,辅助心脏,主宰血液的循行,尤如宰相,位高近君,能辅佐朝政一样。所以《内经》有“肺者,相辅之官,治节出焉”的说法。
肺藏魄是指人的运动及痛痒等知觉是属于肺的生理功能。魄是人体精神意识活动的一鄙分。古人认为魄属阴,随精而出入。精生于气,为阴中之阴。肺主气,内含阴魄,所以肺气强壮,精充盛魄的功能就正常。肺气不足,则精衰而魄不全。这就是“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的意思。
魄在人体的精神活动中,主要是指机体的运动及由于外界的各种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与反应 。如皮肤对冷、热、痛、痒的感觉反应,手足四肢的反应性动作,耳的听觉,辗的视,初生儿的吮乳和啼哭等等都是魄的作用。因此魄表现为个人对外界刺激感觉的敏感程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反应,即其敏捷和正确的程度如何。所以张景岳说:“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肺藏魄正说明肺和人体的精神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
(1)手太阴经的循行:
肺的经脉叫手太阴经。手太阴经,起于中焦的中脘穴部分,向下循行联络大肠,然后又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下口、上口,向上通过横膈与脏相连。从肺脏循行到与喉咙相连系的部位时,就开始从胸腔内外出横行到腋下,从腋下出来,就开始在上肢的体表部位循行了。
手太阴经沿着上臂的内侧,运行在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随,下行到肘窝中纸尺泽穴,又沿着前臂内侧桡骨的前缘进入寸口,向上沜鱼际的边缘岀拇指的内侧端,至少商穴的地方而终。(见图1)
它的旁通的络脉,从手腕后方的高骨上方残缺穴的前方分出,经过虎口,走向食指的内侧端,与手阳明经交。
(2)手太阴经的生理:手太阴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起着运行肺脏气血的作用。因为手太阴脉起于中焦,上行属肺。当肺吸入清气时,消气首先进入手太阴经与血相随,开始循行,所以手太阴经以运行肺的气血为主。因此《灵枢·经脉篇》有“肺手太阴之脉”的说法。
另一方面,它联系并濡养着肺及与肺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器官。因为于太阴经不仅内属于肺,而且还联系着喉、鼻、皮毛和大肠等组织器官,使以 肺为主要器官的呼吸系统 成为个完整的小有机体。同时肺的血气通过手太阴经的 运行,相继到达与肺有密切联系的各个组织,使它们得到肺的气血的濡润和滋养,从而完成它们各自的功能活动。如鼻能闻香臭,喉能发出响亮的声音,皮毛能排泄汗液,上肢内侧肌肉、筋骨能正常的屈伸等等。如果手太阴经的运行发生了障碍,就会影响肺及鼻、皮毛等各部的功能而出现鼻塞、咳嗽、无汗或自汗、上臂内侧筋肉疼痛等病症。
总之,手太阴经属于肺,以营运肺的血气为主。它是肺与其它组织器官的联终和供给营养的途径。但是它同时也必须依赖于肺的血气的濡养,才能够发挥它的正常的生理功能。
肺主皮毛 。皮毛为一身之表,它包括皮肤、汗腺和亳毛等组织。肺主皮毛首先表现在它通过宣发,使卫气作用在皮毛部位,也就是说卫气布散到体表时,起到温分肉、充皮肤的作用。卫气足则皮肤柔和、有弹性、腠理密固,外邪不易侵入。反之则邪气容易乘虚而入。所以皮肤的组织与功能的健全与否,对保护机体,使之康健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肺主皮毛表现,卫气达于皮毛,可以司皮毛的开阖,以控制汗孔的开阖和阳气的外泄。用以维持人体阴阳的平衡,调节人的体温和呼吸。所以皮毛升阖功能的正常与否、阳气外泄的多少,又影响肺对人体的调节功能。
肺开窍于鼻 。鼻是呼吸之气出入的门户,它直接与外界接触,是肺和外界的通口。肺系上通于鼻,因此鼻的功能取决于肺气的强弱。肺气充足则鼻道的呼吸通畅、暝觉灵敏。反之则易出现鼻塞不通、鼻不知香臭等病症。因此有“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的说法。
虽然鼻的功能取决于肺的作用,但鼻也是外邪侵肺的重要途径。如温邪上犯,首先犯肺,这邪气就是从鼻而入的。这说明的病变也可以影响肺的生理功能失常而变生诸病。
肺系上接于喉 ,喉为气道出入的门户。古人认为:肺系包括着喉咙,喉是气的通路,它的下面和肺相连。因此喉为肺所主是肺的门户。喉中声音的发出全赖肺气,肺气足则声音响亮,肺气不足则声音低微。故有“肺主声音”的说法。但喉部如果发生了病变,如喉部长肿物,就会影响气的流通,从而影响肺的功能,而易于产生其它疾病。以此可以看出手太阴经是肺与鼻、喉、皮毛等组织器官的联终系统。如果没有手太阴经脉的联系作用,肺与鼻、喉及上肢内前侧的肌肉、筋骨等组织就不会成为一个小的有机整体。肺的气血也不会输送到它们之中,那鼻得不到肺气的濡养,就失去了嗅觉的作用。皮毛得不到肺气的濡养,就失去了其司开合的作用。所以无论是肺,还是与肺关系密切的组织,只有手太阴经这个中间的媒介,让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使它们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任务。与此同时,手太阴经也离不开心的血气的濡养,否则手太阴经的生理功能就不能发挥。因此,肺与手太阴经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