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钟与日节律的作用:
在一天24小时内,个体在生活上呈现周期性的活动;何时睡眠,何时进食,何时工作,几乎都有一定的顺序,而此等顺序几乎是由个体生理上的运作所决定。此种决定个体周期性生活活动的生理作用,称为生物钟。生物钟的形成,主要受一天24小时变化所决定,白天有太阳,便于人类工作、活动;夜间则适合休息与睡眠。
2、睡眠是保养与恢复体力的需要:
睡眠具有恢复精力与恢复疲劳的功能,个体之所以需要睡眠,主要是为了保存精力,以免疲劳过度,危害健康。经过白天的活动与工作,人体会产生疲劳与困倦,到了晚上,自然会产生睡眠的需求,这对维护身心正常功能而言,睡眠具有自动的调节作用。
3、生物演化理论:
人类与各种动物,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睡眠方式,其原因主要是在生存过程中长期演化而来的。
4、晚上睡眠,还因为晚上人的大脑会分泌一种褪黑素,有促进睡眠作用,而白天不会。
这个很难解释的,一般犯困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睡眠不足;二是与身体接受外在刺激有关;三是与时令有关;四是身体不健康嗜睡。 第一种情况很常见,当身体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的时候就会觉得疲倦,这时候应该去好好地睡一觉休息休息。 第二种情况包括无聊时候犯困,吃晚饭之后犯困等等。正常情况下睡眠是生物钟和一种叫腺苷的神经递质引起的。生物钟会在夜间促进大脑里的松果体释放褪黑素,褪黑素对睡眠的产生和维持都起着重要作用;腺苷可以抑制神经活动,它会在白天的活动中慢慢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睡意。 关于睡意的产生,综合目前理论认为:既有大脑活动减少的影响,更有大脑特定区域的主动控制,例如前脑区和脑干就分别对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进行控制。此外,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对睡眠也有贡献,当交感神经活动受抑制时,就会引发睡意。当我们无事可做或者正在从事不感兴趣的活动时,一方面外部来的刺激减少了,另一方面主动参与的欲望也会下降,共同的结果就是脑部活动的减少。再加上这时候往往懒洋洋地不想动,身体活动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这些都是告诉大脑可以休息的信号。同时,主动控制睡眠的神经元也开始适时地施加影响,我们就开始打哈欠了。 第三种情况和时令有关,也就是人在春夏会容易犯困。人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从冬到春,从寒到暖,人体的生理变化毫不例外的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冬天,人体受到寒冷的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毛孔相对闭合,降低人体本身热量的散发以抵御严寒,由于体表血管收缩,全身的血流量发生了改变,内脏及大脑的血流量和供氧量增加,在整个冬季,大脑一直处于一种高血流量、高供氧量的“舒适”环境;到了春天,天气变暖,皮肤血管渐渐扩张,血流量随之增加,全身的血流量重新配置,大脑的供血量、供氧量相对减少,脑组织只好进行自我保护性适应——降低兴奋性,于是人们就有了睡意。另外,春天气温变暖,人体新陈代谢加速,全身耗氧量升高,而使脑供氧量下降,由于在冬天大脑养成了对高氧环境的依赖,短期内不适应环境的改变,大脑的兴奋性受到抑制,人也就感到困倦。此外,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从寒冷的冬天到温暖的春天,气温通过对神经中枢的反射刺激,人体感到舒适,产生了一种类似催眠的作用,增加了睡意。 第四种情况则是和个人的身体健康有关。中医古书早有记载,脾胃之虚,怠惰嗜卧。个人觉得是你的类似于生物钟的反应,也有心理的原因,再来晚上过了11点就属于是熬夜了,所以以后尽量让自己早些睡。
每天晚上七八点就犯困,属于睡眠节律异常,也是睡眠障碍的其中一个表现,可以挂神经内科,也可以挂精神科。睡眠节律异常,一般是由于患者长期熬夜,或者经常上夜班,导致在晚上该睡觉的时候不能睡觉,白天应该起来活动的时候却需要睡眠休息。这样就经常会在不该睡眠的时间感到困倦,如果这时候上床入睡。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