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耳用孔雀毛扫脸的原因是为了让顾客放松。
孔雀毛,不硬不软,搅耳朵专用。孔雀毛在耳道里转开了,体验者觉得很痒,但又有种说不出的舒服。
采耳是一个专业术语,意思指掏耳朵。起源于民间,民间的掏耳朵,工具比较简陋,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一支竹签,一根细棍子,就是简单的掏耳工具。掏耳朵兴起于剃头匠,他们发明了专业的掏耳朵工具,并且发明了专业的操作手法。
采耳技巧:
细数采耳师拥有的十几种掏耳工具,有耳扒、银制耳勺、鹅毛棒、孔雀毛、音叉、镊子、棉花棒、酒精、双氧水、头灯等。
做采耳之前,耳部的按摩很有必要。技师会按摩耳部的穴位,还是拍打耳朵,一则为了让顾客放松,二则为了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
耳扒挥至额头后,顺来时路返回下巴处,来回如丝一般,手法要求轻柔,耳扒不停歇,耳扒始终不离开皮肤。如绸缎般飘至耳后及颈部来回重复。手法熟练,速度把握恰当。
首先,掏耳朵掏的是“耳屎”,学名叫:耵聍。虽然叫做耳屎,但是这种耳朵的产物其实并不能算是垃圾排泄物,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其实是用来保护耳朵免收外界物质的感染,同时也起到保护外耳道皮肤的作用。所以,这个东西其实本身是对人体无害的。
另外,虽然耳屎会不断的产生,但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频繁地清理,因为它本身就会自动清理,我们在平时吃饭,说话的时候,那些小块的耳屎和碎屑就会自动掉到耳朵外面,通常是不会在耳朵中淤积,导致耳道堵塞。
然后,也是本题的重点,掏耳朵的方法中,用棉签掏耳朵是否是比较好的选择?
我们的耳道其实是比较狭窄的,如果用棉签掏过耳朵,大概都会有这种感受,就是棉签的头刚刚好从耳道中塞进去,既然是这样的话,大家就要想了,棉签头都把耳道占满了,那“掏”到的耳屎从哪里出来?有很多人的耳屎是比较干的那种,靠粘其实是不太好粘出来的,如果是那种粘稠的耳屎的话,倒是能粘在棉签头上,不过笔者也总是担心会不会有棉絮被粘在耳道里面?
况且,如果要用棉签掏耳朵的话,第一步就是要先把棉签塞进去,那塞进去的过程难道不会把原本就快要出来的耳屎有捅进去吗?这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吧?
很多同学说,如果棉签不能用的话,我们用什么掏耳朵呢?挖耳勺这个东西很多人都说太硬了,会伤到耳朵,笔者其实特别想问,谁自己掏耳朵会拿着东西使劲儿捅,肯定是感觉挨到了就往别处移动吧?当然,大家掏耳朵的时候,不管使用什么工具,都要选择一个人少的地方,而且跟身边的说明一下自己要掏耳朵,请大家不要碰到,以免受伤。
掏耳朵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许多人都喜欢在日常生活中掏耳朵,而在外面还有“采耳”这个服务员。不过在平时许多人掏耳朵都喜欢用棉签掏耳朵,因为方便,随掏随扔,但是其实,用棉签掏耳朵并不好,也不建议用棉签掏耳朵主要是为了掏耳屎。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就跟你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我们平时掏耳朵,目的就是为了掏耳屎。而这个耳屎只是我们日常的一个常用叫法,但是在临床上它有一个专用名词,就是叫做“耵聍”。它其实是由我们外耳道内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的分泌物。
而细心的朋友或许会发现,有些人的耳屎是干性的,看上去是成片状的,而有些人的耳屎是湿性的,看上去是油油的。这是因为耳屎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干性耳屎(干性耵聍),另一种一种湿性耳屎(油性耵聍),也就是平时说的“油耳”。在我国大部分人都是干性耵聍,只有少部分人是油性耵聍。
在我们的认知中,许多人都认为“耳屎”是一种没用的垃圾,既然是垃圾自然就需要清掉,所以就喜欢掏耳朵,将里面的耳屎掏干净。但是其实耳屎虽然是一种分泌物,但是它并不是一种无用的垃圾,相反还具有一定的好处。
首先,不论你的耳屎是湿性耳屎还是干性耳屎,它对耳膜以及耳道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是耳屎可以有效防止小昆虫进入到里面耳朵,避免耳膜受到损伤;二是耳屎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避免耳道过于干燥而发生痕痒;三是耳屎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防止耳朵里面细菌繁殖。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耳朵里面的耳屎是可以自己掉出来的,比如干性耳屎可以随着头位的改变或者运动,以及下颌关节的活动向外脱落;不过对于部分油性耳屎,就比较难于自动脱出,因为湿性耳屎的黏性比较大,会容易在外耳道存留,这就容易造成耳道堵塞,从而影响听力,而太多的话也会流出耳外,所以湿性耳屎是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也就是掏耳朵。
一般来说,掏耳屎需要用到专门的掏耳勺来清理,但是许多人在平时掏耳屎使都喜欢使用棉签来掏,因为非常方便,而且可以随用随扔,就像我,本身就是属于油性耳屎,如果不定期掏的话,就容易堆积,平时来不及使用掏耳勺时,也有试过用棉签来掏,但是其实用棉签掏耳朵的效果并不好,而且对耳朵也不好。
首先,在我们的外耳道表面是有一层纤毛,这些纤毛的作用本身就可以将耵聍或脱落的皮屑持续地清理出耳外。但是如果你长时间用棉签掏耳朵的话,因为外耳道比较窄,而棉签往往比较大,在掏耳朵的过程中就容易损伤纤毛,使纤毛脱落,那就会影响到耳屎的正常排出,甚至棉签还会损伤到外耳道壁,从而容易造成感染,发生中耳炎等问题。
其次,使用棉签掏耳朵并不能很好地清理干净耳屎。因为棉签是属于前端比较大的,在我们伸入耳道时,虽然可以使一部分的油性耳屎黏在棉签上,但是更多原本在外耳道的耳屎会随着棉签的作用而被推向更深的部位,甚至会在耳膜处造成堵塞,或者使耳屎贴在鼓膜上而导致耳内有敲鼓声,而造成耳鸣或者影响到听力。
再次,在用棉签掏耳朵时,力度方面也不好把握,如果用力过猛掏得太深入的话,不仅容易损伤外耳道的皮肤,甚至还有可能使鼓膜造成损伤,捅破鼓膜,从而损伤听力,甚至引发感染。
最后,由于棉签是黏在一个木棒上面,在我们掏耳朵的时候,会容易造成棉签上面的棉花脱落,那么就会使棉签上面的棉球掉落在外耳道里,从而堵塞耳道,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感染。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需要掏耳朵的话,是不建议使用棉签来掏耳朵的,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用来掏耳朵的掏耳勺或许使用镊子夹出来。
对于一些干性耳屎更是不需要经常去掏,因为耳屎会自行掉出;但是对于一些湿性耳屎,因为黏性比较大,不容易自行掉出,这就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否则就容易造成耳道堵塞。
我相信大多数人小时候有躺在妈妈的腿上,让妈妈挖耳屎的经历。因为耳屎长多了,积聚在耳朵里,那种痒痒的感觉,确实让人忍不住想要掏出来。一掏耳屎,简直感觉全身轻松了许多。假如长时间不清洁耳朵,很可能会造成耵聍栓塞,尤其体质是油性耳朵的朋友。
这不,最近一段时间,一位大爷找到我,说他总是感觉耳鸣、耳塞,而且听力也变差了,却找不到任何原因。我仔细看了看他的双耳,原来是发生了耵聍栓塞。虽然耵聍栓塞不会对我们造成立即的伤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很容易造成听力受损、耳鸣等症状。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耳垢的相关知识。
耳垢是不是一无是处?在临床上,耳垢也称为耵聍,是耳道中的腺体分泌物形成的物质。一般是与脱落的皮肤、正常的皮肤细菌、滞留的水以及偶尔的耳道内的毛发混合,形成我们习惯所说的耳屎。尽管耳垢看起来有些脏,但是它们却是一种排斥水的保护性物质。因为耳垢具有排斥水的作用,所以它可以保护我们的耳朵免受积水的负面影响。
此外,耳垢还具有潜在的抗菌和抗真菌特性,适量的耳垢可能会降低耳部感染,如外耳炎的风险。我们大家都知道,耳垢是淡黄色的油脂,因此也具有防止异物侵入耳朵的好处。可能大家都应该知道,我们的耳朵具有干、湿的区别。相比干耳,湿耳的耳垢会比较多。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大多数人的耳垢都不会出现过多的情况,因为我们的身体在咀嚼或说话等活动中通过颚骨的运动,可以去除耳垢。
然而,尽管耳朵有好处,但太多的好事会导致问题,比如最为常见的耵聍栓塞。一般来说,儿童、老年人、耳道小或狭窄的人、耳道入口处毛发过多的人以及有认知障碍的人,出现耵聍栓塞的风险更高。当然,耵聍栓塞也很容易发生在两类人群身上,即很少清除耳垢的人和湿耳的人。
最后,如果我们感觉到耳朵好像被什么东西塞住,或听力比之前稍微差一点,这很有可能耵聍栓塞的初始症状。假如耳垢完全堵塞了耳道,那么我们会感觉到耳朵里有一种封闭的感觉,而且听力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当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耵聍栓塞几乎不会造成任何的疼痛。一旦出现耳痛,我们应该注意耳道发炎的情况。
为什么不能使用棉签抠耳朵?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耳朵是可以自我清洁的。一旦耳垢变干,下巴的每一个动作,无论是咀嚼还是说话,都有助于将旧耳垢从耳朵的开口处移出。然而,很多人的耳朵是油性的,耳垢产生较多,为了方便都会使用棉签。严格意义上说,棉签肯定是用于清洁耳朵的首选选择。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使用棉签清洁耳朵一定需要很好地了解耳朵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否则这很容易给我们带来潜在的危害。
当我们们使用棉签清洁耳垢时,因为我们的外耳道是比较狭窄的,如果将棉签想象成推注药液的柱塞。它们可以将较软的耳垢深入耳道中,紧贴耳膜。一旦如此,不仅无法很好地去除耳垢,而且更容易造成耳垢栓塞。此外,我们的耳膜是很娇嫩的,可以用棉签戳破。如果用棉签弄出一个硬塞,使鼓膜无法正常移动,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听力损失。
另一方面,耳朵内的水也可能被困在耳垢的后面,我们可能会听到水在耳朵里流动的声音。如果我们触碰到鼓膜,也可能会按压下方的听力小骨头——锤子、砧座和马镫。它们是身体中最小的骨头,它们就在耳膜下方,附着在鼓膜上。如果听小骨损伤,我们可能会导致听力和平衡出现问题。
最后,当我们用棉签抠耳朵时,会与耳朵内的皮肤产生摩擦。一旦摩擦耳朵皮肤的次数越多,释放的组胺就越多,这反过来又会使皮肤受到刺激和发炎,就像蚊虫叮咬越抓越痒一样。此外,由于耳垢的润滑性,使用棉签去除耳垢只会让我们的耳朵更加干燥。
如何安全地清洁耳朵?如前所述,在我们讲话、咀嚼时,松动的耳垢会自行排出外耳道。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可以清理耳垢,更不要自己乱掏耳朵,尤其存在这4种情况要特别注意,即 外耳道比较狭窄或弯曲者、油性耳朵、曾受过耳朵手术而结构异常、洗澡或游泳时常水流入耳道内 。因为他们把耳垢往深处推,更可能造成外耳道,甚至耳膜受伤。
对于正常 健康 人群来说,如果确有必要需要清洁耳垢,建议一个月清洁一次。我们在家里去除耳垢最安全的方法便是在淋浴时,使用干净的毛巾。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滴管,吸入少量的橄榄油,然后轻轻往耳朵里挤入一滴。紧接着,轻轻按摩耳朵,让橄榄油慢慢融入耳垢。
最后,我们在使用干净的毛巾将耳朵彻底擦干,建议每个星期尝试一次,持续1-2周即可。注意了,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耳朵有任何的皮肤破损或鼓膜破裂,一定要避免使用橄榄油,而且包括其他任何物质。一般来说,有症状的耳垢是需要处理的,而且首要选择滴耳剂。
与没有治疗效果相比,使用滴耳剂可以增加耳垢自我清除的可能性。然而,水基滴剂和油基滴剂之间的有效性没有显着差异。此外,临床上 不建议大家在耳朵内使用棉签进行清洁 ,对耳朵造成损伤不说,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外耳朵上使用棉签的作用非常有限。总体而言,除了特殊情况之外,耳垢一般不需我们去清理。假如确有需要清理,一定要用力适度,并缓慢进行。
结束语:总体来说,耳垢是正常功能耳朵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主要的是它几乎是无症状的,不需要治疗。因为我们的耳朵具有自我清洁机制,任何东西进入耳道都有可能对耳朵造成损伤。当我们在没有任何禁忌的时候,可以优先使用软化滴耳液,以促进有症状的耳垢的自我清洁。
医生一直提醒大家,不要用棉签清理耳朵,但很多人都不理会。除了棉签,最好也不要用其他东西挖耳朵。因为,这会把耳垢推入耳朵深处,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损坏耳膜。人体的耳朵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耳朵同时也是非常柔弱的,如果经常掏耳朵而且还不知道控制力度的话,可能会造成听力下降、耳朵受伤发炎甚至对耳朵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伤害,用棉签掏耳朵还有一个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把耳屎从耳朵的外耳道向耳朵深处推进,这样的话更加的会堵塞耳朵,造成耳屎的堆积。所以一定不要用棉签扣耳朵!
不建议用棉签抠耳朵,原因有这些:
1)在掏耳朵的时候,因为棉签偏大,进入外耳道容易碰到外耳道壁,一方面容易造成刺痛感,一方面容易把耵聍碎屑怼向耳道深处。在门诊中,遇到过习惯用棉签抠耳朵的患者,直接把耳屎堆到了鼓膜上,贴在鼓膜上导致耳内有敲鼓声,误以为是耳鸣了,在门诊取掉耳屎后才恢复正常。
2)用棉签的力度把握不好,用力过猛,容易对外耳道的皮肤甚至鼓膜造成损伤,甚至引发感染。
3)如果掏耳朵的时候不小心把棉签的棉球掉掉落在外耳道里,导致出现外耳道异物。
我是耳鼻喉科吴医生,回答你的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外耳道的结构,我们的外耳道长约2.5 3.5cm,成人的外耳道前三分之一为软骨,后三分之二为骨部,外耳道有两个地方比较窄,一是软骨部与骨部连接处,另一处是鼓膜前0.5cm处,成人外耳道的内径大约在0.6-1.0cm左右,外耳道的软骨部含有耵聍腺和毛囊,耵聍腺能分泌耵聍(俗称耳屎)。毛囊长有耳毛,可以将耵聍或脱落的皮屑持续的清理出耳外。用棉签掏耳朵一是容易将耳屎推向更深的部位,再就是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造成感染,所以我们倡导的是平时不要外耳道。 @耳鼻喉科吴医生
棉签 塞进耳朵实际上是反其道而行之, 耳屎可能会被推到耳道深处 。
如果耵聍生长过快,在家自行清理耳道时最好用 软质棉棒,轻轻在外耳道转动几圈,深度不宜超过2厘米 ,然后耳朵朝下,耳屎可自行出来;尽量 不用指甲、挖耳勺等尖锐物掏耳 。
小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小手指指甲留的比较长的人,问他们为什么留那么长,他们会说“抠耳朵”方面。
家里的老人以前也经常会用火柴棒、曲别针等“抠耳朵”。
而现在,已经进化到用棉签来“抠耳朵”了,棉签的好处是 随用随扔、干净卫生 。
但是用棉签“抠耳朵”好吗?
掏出来的或黄或白的脏东西有个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读音:dīng níng)。说人话,就是“耳屎”或“耳垢”。耳垢多了,总觉得耳朵眼里痒痒的,忍不住想掏。
虽然被俗称为“耳屎”,但耳垢不是没用的“垃圾”。
想象一下,如果把棉签塞进耳朵里,看似掏出了一些耳垢,实际上会把更多耳垢捅进耳道深处。
这些耳垢有可能粘在耳膜(eardrum)上,加剧耳膜的负担。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耳朵是通过耳膜振动才能传递声音,如果耳膜上附着的耳垢过多,就会影响振动的效果,从而损伤听力。
而且,如果耳垢被捅进了耳道深处,反而不易清理,会滋生出细菌和病毒,让耳朵又痒又疼,甚至感染。
其实根本不用你掏耳朵,耳朵会自我清理的。当耳垢慢慢变干后,在你吃饭、聊天、打哈欠的时候,只要下巴运动,耳垢就会自动掉落出来。
对于实在忍不住要清理耳垢的强迫症加重度洁癖患者,请专业的医生帮忙清理。
掏耳朵,特别是让别人掏耳朵,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的事情,酥酥麻麻的快感让人流连忘返。
但是你知道吗?耳屎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经常掏耳朵也并不是一件好事,轻则破皮流血,重则耳聋失聪......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我女儿就有这个经历。
她有个习惯就是经常用棉签掏耳朵,像耳朵痒还有洗完澡都喜欢用棉签去掏耳朵。刚开始她也没当回事儿。我也没觉得这样做有什么问题。直到有一天我跟她说话发现她两只眼睛盯着我发愣,好像没听懂。我问她怎么了?她说:你说话怎么那么小声。我说跟平常一样啊!这才觉得不对劲儿了。因为之前我一同事就是这样,我说话她就是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我,后来去医院检查是因为炎症导致的有点失聪。经过输液好了。
有了我同事的例子我就叫她去医院看的耳鼻喉科。医生检查说是因为她经常用棉签掏耳朵,棉签把耳屎都给推到了里面,结成了坚实的耳屎块,因此影响了听力。医生给她把耳屎给掏出来了,听力自然就恢复了。医生还特别嘱咐以后可千万别再用棉签掏耳朵了。
后来我在网上专门给她买了一个发光耳挖勺,就是顶端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是掏耳朵神器。每半年我就给她掏一次耳朵。至今都没出现问题。
看到这个问题,不禁在脑海里浮现出1个影像和1个声音。
1个影像就是儿时的邻居大妈,特别喜欢给我们这些小孩掏耳朵,而且也不用如何专业工具,棉签也没有,只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牙签即成;1个声音就是母亲不停地叮嘱:“不能掏啊!”
尽管掏耳朵自古有之,但这千年的奇葩,似乎近年来又有发扬光大之势!不信,你可以留意一下周遭的沿街商铺,回眸间,一些亮闪闪、响当当的“采耳”招牌,便是掏耳朵的美其名曰!
那么,掏耳朵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用棉签掏耳朵?
掏耳朵,主要是为了掏耳屎,就是我们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内的分泌物,医学专用名词叫耵聍,它是由我们耳朵的耵聍腺,分泌的黏稠液体,干燥后所形成的痂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耳屎”、“耳垢”。
但是,需要提醒你的是:少量的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的皮肤,防止灰尘及异物进入内耳道的作用;而且正常情况耳屎会自行排出;只有当耳屎大量聚集,结痂成团,造成了外耳道堵塞,出现了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甚至眩晕等症状时,才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采耳。
否则,随意拿1根棉签,进行非专业掏耳朵,至少会引发以下3大危险。
由于外耳道皮肤非常的嫩薄,掏耳朵容易擦伤,使微生物更容易入侵,从而导致外耳道的感染。
如果因掏耳朵而患上了外耳道炎,那么,常常会出现外耳道皮肤水肿,皮肤表面渗液,脱屑,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伴有听力下降等表现。
正常情况下,由于鼓膜是位于耳道最深处,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是不易损伤、穿孔的。
但如果掏耳不当或者掏耳引起了外耳道炎症,甚至化脓性中耳炎,那么,它们均可使鼓膜发生破裂,穿孔。
大部分鼓膜穿孔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耳部疼痛,耳闷、耳鸣,耳内闷塞,听力下降等症状。
化脓性中耳炎,顾名思义,主要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如果不当掏耳引起外耳道反复感染,或者掏耳引起的鼓膜穿孔,就可以使得致病菌直接经穿孔侵入中耳所致。
一旦罹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全身及局部症状均较重,例如有畏寒,发热,腹泻,耳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听力下降并可伴有耳鸣等症状。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特别提醒:评论区中的推荐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