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宁波市海曙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之一的“范文虎中医内科“,落户在了宁波南塘老街船埠巷的“国医堂”,明确指出徐文达是范文虎中医内科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我和徐老相识在1982年盛夏,他当时是宁波中医院的内科主任,政治面貌是农工党(他在1981年经过钟一棠和张沛虬介绍加入了农工党的),他在农工党党务工作方面非常积极和热心,还担任了老龄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我是在1983年加入农工党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就是徐文达先生(另一位是时任中医院副院长的张沛虬先生)。但来医科所多次和我谈话,送我资料和介绍农工党情况的实际上是徐文达先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是我走向宁波市农工党主委、农工党中央委员和宁波市政协副主席位置的实际领路人。
当时我在医科所正在从事抗癌中药仙鹤草为主的复方“抗癌单刃剑”的研究,他闻讯后,主动向我要处方,并且在自己临床上试用。他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减此方,用于治疗肺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一段时间,只要一见到我,就说“你那个仙鹤草的方子不错,有效!”
后来他把“抗癌单刃剑”重新组织和化裁,形成了他临床治疗癌症的基础方——抗癌六味汤。并且在《徐文达临床经验集》(宁波出版社,2015年)中,列举了不少用仙鹤草为主的六味汤获得效验的案例。
徐老这种不分长幼,礼贤下士,虚心学习别人经验,灵活创新,为己所用的学风,确实可以称为“楷模”。正如其弟子张海斌医生在《徐文达临床经验集》这本书的前言中所道:“徐老善于学习别人的临床经验,为己所用。”
钟一棠先生在100岁那年,还亲自执笔为徐老的这本临床经验集作序,对徐文达先生有十分切合实际的评介:
徐老1993年退休后,分别在中医院、钟益寿堂、鼓楼医院等单位门诊,还经常积极参加中医学会和农工党的活动,非常繁忙。我也多次把胃肠有毛病的患者推荐给他治疗,他从来都是热情有加,望闻问切,耐心而细致地诊治。其用药遣方,丝丝入扣,故而疗效非同一般。
现在,徐老已到鲐背之年,但依然活跃在临床第一线。他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为自己的座右铭,这种“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的精神面貌确实令人景仰。
今年是他90高寿的年份,我在过完元旦不久,就和钟益寿堂董事长张惠女士约好,在他门诊的那天专程去江东看望他。祝他寿山福海,年越期颐!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近年来,随着吸烟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统计资料,在男性癌肿病例中,肺癌发病率急剧增多,居第一位。肺癌的分布情况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称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远侧的肺癌,位于肺的周围部位者称为周围型肺癌。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但亦有少数癌肿起源于肺泡上皮或支气管腺体。癌肿在成长过程中一方面治支气管壁延伸扩展,并穿越支气管壁侵入邻近肺组织形成肿块,同时突入支气管内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癌肿进一步发展播散则可从肺直接蔓延侵入胸壁、纵隔、心脏、大血管等邻近器管组织;经淋巴道血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或经呼吸道播散到其他肺叶。癌肿的生长速度和转移扩散途径取决于癌肿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肺癌致病的原因:
肺癌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欠了解。经过多年的大量调查研究,目前公认下列因素与肺癌的病因有密切关系。
(一)吸烟根据各国的大量调查资料都说明肺癌的病因与吸纸烟关系极为密切。肺癌发病率的增长与纸烟销售量增多呈平行关系。纸烟中含有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质。有吸烟习惯者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吸烟量大者发病率更高,比不吸烟者高20倍。本世纪末,西欧国家随着妇女吸烟者日益增多,女性病人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临床确诊的肺癌病例中,每日吸纸烟20支以上,历时30年以上者,约占80%以上
(二)大气污染 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城市比农村高,厂矿区比居住区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调查材料说明大气中苯并芘浓度高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也增高。
(三)职业因素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目前已公认长期接触铀、镭等放射性物质及其衍化物、致癌性碳氢化合物、砷、铬、镍、铜、锡、铁、煤焦油、沥青、石油、石棉、芥子气等物质,均可诱发肺癌,主要是鳞癌和未分化小细胞癌。
(四)肺部慢性疾病 如肺结核、矽肺、尘肺等可与肺癌并存。这些病例癌肿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此外肺支气管慢性炎症以及肺纤维疤痕病变,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引起鳞状上皮化生或增生,在此基础上,部分病例可发展成为癌肿。
(五)人体内在因素 如家族遗传,以及免疫机能降低,代谢活动、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对肺癌的发病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癌肿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有着密切关系。早期肺癌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往往不产生任何症状,大多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癌肿在较大的支气管内长大后,常常产生刺激性咳嗽,大多有阵发性干咳或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极易误认为伤风感冒。当癌肿继续长大影响支气管引流,继发肺部感染时,可以有脓性痰液,痰量也较前增多。另一个常见症状是血痰,通常为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的少量咯血,大量咯血则很少见。有的肺癌病人,由于肿瘤造成较大的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可以在临床上呈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轻度胸痛等症状。
晚期肺癌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可以产生下列症状: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肌麻痹。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压迫上腔静脉,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侵犯胸膜,可引起胸膜腔积液,往往为血性。大量积液,可以引起气促。此外,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可以引起持续剧烈的胸痛。癌肿侵入纵隔,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上叶顶部肺,可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组织。如第一肋骨、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剧烈胸痛,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征候群。肺癌血行转移后,按侵入器官而产生不同症状。
此外,还有少数肺癌病例,由于癌肿产生内分泌物质,临床上呈现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如骨关节病征候群(杵状指、骨关节痛、骨膜增生等)、柯兴氏征候群、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增大、多发性肌肉神经痛等。这些症状在切除肺部癌肿后可能消失。
肺癌的各种检查手段及其意义:
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包括透视、平片、体层、胸部计算机辅助体层(CT)、磁共振(MRI)、支气管造影等多种方法.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普通胸片显示之病灶比较大(比实际体积略有放大,可以比较清楚地显示其密度、边界、胸膜改变、中心液化等改变,故一定先照平片,有弄不清楚处再作胸部CT, 其在了解病变之位置、与周围脏器之关系,胸膜小种植或少量积液、节段性肺不张、纵隔各组淋巴结肿大、肺仙微小转移灶等方面优于普通胸片。
细胞学检查:多数原发性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并可判定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因此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但阳性检出率不过 50%~80%,且存在1%~2%的假阳性。此方法适合于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确诊。为了提高检出率,从咯痰起始就要重视,首先教会病人从肺的“深”部咳出真正痰液,不是仅仅是唾液口水,必要时用药物刺激引痰。其次要在痰液新鲜时就挑样涂片固定,然后染色读片。
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阳性检出率达60%~80%,通过光学纤维的照明放大图像使其阳性检出率远优于硬气管镜。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理变化情况。窥见癌肿或癌性浸润者,可采取组织供病理切片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检查时注意声带活支度、隆凸的外形及移动度以及各级(一般达4~5级)支气管口的改变如肿物、狭窄、溃疡等。这种检查,一般比较完全。
经皮肺穿刺适应于外周型病变且其他方法又未能确立组织学诊断,目前倾向用细针,操作较安全,并发症较少。阳性率在恶性肿瘤中为74%~96%,良性肿瘤则较低50% ~74%。并发症有气胸20%~35%(其中约1/4需处理),小量咯血3%,发热1.3%,空气栓塞0.5%,针道种植0.02%左右。
纵隔镜检查:主要用于判明中央型肺癌侵犯纵隔的范围。经胸骨切迹上缘短的横切口,沿中线纵向切开颈部带状肌及气管前筋膜,用手指在无名动脉与主动脉弓的后方钝法分离气管前筋膜,到达气管隆突区,观察气管旁,气管支气管角及隆突下等部们的肿大淋巴结,通过穿刺吸引或切取淋巴结供病理切片检查。
转移病灶活组织检查: 晚期肺癌病例已有锁骨上、颈部、腋下等处表浅淋巴结转移或出现皮下转移结节者,可切取转移病灶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或穿刺抽取组织作涂片检查,以明确诊断。
骨显像或发射型计算机体层(ECT):由于骨病灶部血流增加,成骨活跃和新陈代谢旺盛,亲骨的99mTc-MDP(二甲基二磷酸)在骨病灶部位出现浓聚,它比普通X线片提早3~6个月发现病灶,故骨显像可以较早地发现骨转移灶。如病变已达中期骨病灶部脱钙达其含量的30%~50%以上,X线片与骨显像都有阳性发现,如病灶部成骨反应静止,代谢不活跃,则骨显像为阴性X线片为阳性,二者互补,可以提高诊断度。
正电子计算机体层(PET):应用2[18F]fluoro-2-deoxy-D-glucose(FDG)作全身正电子发射体层像(PET)可以发现意料不到的胸外转移灶。胸外转移病例中无假阳性率,但是在纵隔内肉芽肿或其它炎性淋巴结病变中PET检查有假阳性发现。这此病例需经细胞学或活检证实。但是无疑PET能够使术前定期更为精确。
肺癌的病理类型:
肺癌的组织学分类目前尚无一致的意见,按癌细胞形态特征通常将肺癌分为下列主要几种类型:
(一)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鳞癌最为常见,约占50%。鳞癌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鳞癌的分化程度高低不一,但一般生长较为缓慢。鳞癌的病程较长,较晚发生转移,且通常首先经淋巴道转移,到晚期才发生血道转移。手术切除率较高,对放射及化学疗法的敏感度不及未分化癌。
(二)未分化小细胞癌细胞形态类似燕麦穗粒,因而又称为燕麦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约占20%。发病年龄较轻,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有吸烟史。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大多为中央型肺癌。小细胞癌分化程度低,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道转移和侵入血管经血道广泛转移到身体远处器官组织,因此在各类肺癌中,小细胞癌的预后最差。小细胞癌对放射治疗及/或抗癌药物治疗敏感度高。
(三)腺癌腺癌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粘膜分泌粘液的上皮细胞,因此大多数腺癌位于肺的周围部分,呈球形肿块,靠近胸膜。女性病人较为多见,发病年龄亦较小。在各类肺癌中约占20%。腺癌与吸烟无密切关系,一部分病例癌肿发生在肺纤维疤痕病变的基础上。腺癌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癌肿生长较缓慢,但有的病例较早即发生血道转移,较常在呈现脑转移症状后才发现肺部原发癌肿。
(四)细支气管肺泡癌它是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较低。在各类肺癌中约占3%,女性较多见。癌肿常位于肺野周围部分,分化程度好,生长缓慢,此型肺癌与肺部炎症引致的疤痕病变可能有密切关系。细支气管肺泡癌大多呈孤立或多个圆形结节,常累及胸膜,少数病例呈弥漫性浸润,遍及一个肺段、肺叶或双侧肺,形似肺炎或粟粒性结核。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常分泌粘液,细支气管肺泡癌很少经淋巴或血道转移,但常侵累胸膜,产生胸水,或经气道广泛播散,引致呼吸功能衰竭。
(五)未分化大细胞癌 此型肺癌不多见,约半数起源于较大支气管,癌肿体积较大,恶性度高,经淋巴道或血道转移发生较早,有时在发现脑转移后才被发现预后差。
(六)支气管腺瘤 支气管腺瘤是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下粘液腺及腺管上皮细胞的一组原发性肺、支气管肿瘤。发病率较低,仅占2%左右。这一组肿瘤生长缓慢,肉眼观察边界清楚,但常侵蚀
邻近组织,可发生远处转移。切除不彻底易局部复发,因此应列为低度恶性肿瘤。支气管腺瘤常发生于较大支气管,肿瘤血管丰富,发病年龄小,多见于女性。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咯血和肿瘤阻塞支气管管腔引起的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或肺部感染。支气管腺瘤有下列数种类型:
1.支气管类癌 在支气管腺瘤中最为多见。起源于支气管粘膜含有神经分泌颗粒的嗜银细胞。90%发生于大的支气管,属中央型肿瘤,10%发生于小的支气管属周围型肿瘤。
类癌主要在支气管粘膜下生长,突入支气管腔内则形成表面光滑含有丰富血管的息肉样肿块,易出血。有的病例肿瘤同时向支气管壁内外生长,在支气管腔内和肺内各形成肿块,临床上可产生咳嗽、咯血、支气管阻塞和副癌综合征等症状。支气管类癌一般生长缓慢,病程可长达5~8年,但部分病例特别是少数不典型类癌可转移到局部淋巴结或经血道发生远处转移。支气管类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2.支气管囊性腺样癌 亦称圆柱型腺瘤,在支气管腺瘤中比较少见。起源于腺管或支气管粘膜分泌腺。大多数发生在气管下段或近端主支气管。恶性程度较高,常侵蚀气管或支气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可引致支气管腔阻塞,并可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3.粘液上皮样癌 在各型支气管腺瘤中最为少见。起源于肺叶支气管粘膜分泌腺,常呈息肉样,表面粘膜完整,并分泌粘液。
此外,少数肺癌可以在同一肿瘤的不同部位存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较常见的是腺癌中有鳞癌组织,亦可在鳞癌中有腺癌组织或鳞癌与未分化小细胞癌并存。这一类肺癌称为混合型肺癌。还有为数更少的病例,在同侧肺或两侧肺内同时或先后呈现两个或多个原发性肺癌病灶,称为多发性原发性肺癌。这些癌灶组织学类型互不相同,或组织学类型虽同,但病灶的起源部位不同,病变范围亦各自独立存在。
浙江省中医院看吴良村的专家门诊,他是国家级名中医,擅长治肝癌等。配药时最好声明不要成药,而是只配草药。他们有自己配制的成药,价格较贵,但效果一般不如草药,因为草药针对性强。http://www.pharmnet.com.cn/bbs/thread.php?fl=7569&fid=1306&rp=82
http://www.hz6hospital.com/byfc/myjs.asp
在浙江省临安市,只要一提到汤裕强这个名字,人们都不陌生,因为他是一位优秀的民间医生、浙江省抗癌协会会员、临安市天龙中草药肿瘤研究所所长,是“攻坚散积散和攻坚散积胶囊”等抗癌新药的发明者。 1952年出生的汤裕强,自幼便受到做中草药医师——外公的熏陶和启发,外公在当地是个颇有名气的中医师,很受当地人的尊重和喜爱,每当他看到危重的病人经外公治疗痊愈后,家属眼含热泪来道谢的时候,他便立志,长大也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小时候汤裕强跟外公上山采药时,认识并了解了很多种中草药及其药性,初中毕业后,对医学有着强烈爱好的他考进了临安卫生学校,使他在系统的中医理论方面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专注于中草药抗癌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呢?这还得从他在学校学习时说起。他有一个长辈,多年来一直在鼓励他,帮助他,深受他的尊敬,可有一天,长辈因胸痛、咳嗽、气急、没有食欲等症状被送进了医院,经医院检查后,建议他们赶紧转院治疗。听到消息赶到杭州某大医院探视这位长辈时,汤裕强才知道,原来长辈得的是人人闻之色变的癌症,而且是肺癌晚期。在那个年代,得了癌症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回到家里后,他夜不能寐,整夜看书,希望能找到治疗肺癌的方法。没有过了多长时间,他的那位长辈便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撒手西去了。长辈的死,在汤裕强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发誓,一定要在治疗癌症方面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毕业后,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严格考核,他终于圆了自己当医生的梦。成了医生的汤裕强跟着外公,走南闯北。先后到过江西、四川等地,为了寻找名单验方,拜访了不少老中医、老药农,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多年的积累,汤裕强对癌症的研究有了自己的理论,他认为癌症并非绝症,依据《内经》载述和科学论证,癌为气血运行失调,寒、毒、气三者搏结形成的痞块。中医药对于癌症的防治有着悠久的历史,甲骨文上曾出现“瘤”的病名,宋代《卫济宝书》第一次使用了癌字,张仲景的伤寒论使肿瘤的辨证施治规范趋于成熟。对于治癌中草药的研究,汤裕强从实践探索并结合经典《神农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普济方》、《和济药方》、《本草纲目》等,把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分成了几大类,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以毒攻毒、软坚散结、化痰利湿等。实验研究证实以上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抗癌作用。汤裕强医师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探索和潜心研究,研制出“汤氏攻坚散积散”和汤剂,其原理是采用攻邪不伤正,补虚不恋邪,热疗不损肌的独到医术来杀灭癌细胞。对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鼻癌、肠癌等10余种癌(肿瘤)疗效确切,功能独到。1999年12月~2003年8月,经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权威机构实验显示,汤裕强研制的纯中药攻坚散积系列经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毒性甚小,口服安全,可提供临床使用。 随着汤裕强医师的知名度增高,患者也不断的多了起来,随着一例例患者的有效治疗,他流下了高兴的眼泪。1998年,汤裕强还被相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当谈到攻坚散积散为什么会对抑制和治疗肿瘤有效时,汤裕强医师说,其主要的用药思路是先攻后补,先泻后固,先祛邪后扶正。其中,盘参、蛇不见、野三七具有软坚散积、破血化瘀、攻毒蚀疮、止痛、泻下等功能;鬼臼,甘、辛、温,归肝肺经,有散积消肿作用;吊石苣苔则软坚散积、止咳化痰、清热解毒。诸药合用起到攻坚攻积、破血化瘀、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调理脾胃、扶正祛邪之功效。同时根据患者整体状况再进行中药汤剂调理,如肺癌,以补气血、宣肺止咳、止血利水为治则,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选用人参、三七、猪苓、望江南子、贝母、白及、仙鹤草、夏枯草、紫丹参、虎杖、喜树果、肺形草、白英、肿节风、冬瓜子等优质中药,主要是平衡阴阳、调和脏腑、补益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总之,攻坚散结散治疗恶性肿瘤多能起到缩小肿块、减轻症状、缓解疼痛、增加食欲、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命质量的作用,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疗途径。 汤裕强医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记者,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瘤细胞或多或少具有不同于正常细胞的形态、代谢和功能,且与机体不协调,根据肿瘤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可以把肿瘤分成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以多年不变,肿瘤四周都有完整的包膜,因而呈膨胀性生长而不向周围组织浸润,完全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更不会发生转移,所以除了生长在身体特别重要部位(如脑脊髓等)外对人体危害较小,恶性肿瘤则生长较快,几乎没有包膜,而向周围组织浸润,容易发生转移,如不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会危及生命,因而我们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是癌症的预防。目前有几种食物具有抗癌作用,如香菇、菱角、粗粮、新鲜蔬菜、牛奶、薏米、乌梅、蜂乳、鳖、海参、鱼肚、黑木耳等食物对胃癌、子宫癌、肺癌、食管癌、肠癌等有明显抑制或辅助治疗作用。 汤裕强的攻坚散积散和攻坚散积胶囊为众多的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汤裕强带来了压力,因为众多患者的信任使他不能有一点大意,他动情地告诉记者,虽然攻坚散积散和胶囊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他的理想是能把自己研制的抗癌系列药开发成抗癌新药,为更多的患者服务,造福于全人类。http://chinawalker.bloglong.com/BlogCollection/MyBlog.aspx
王德扬 肝病科主任医师、教授,从医48年。曾任宁波市传染病医院业务副院长、科主任,宁波市医学会副会长、会诊中心主任、肝病学分会主委,《现代实用医学》杂志总编辑。
现任浙江省医学会肝病学会副主委、宁波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顾问,宁波市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肝病研究会主委,宁波市肝病技术指导中心名誉主任,《现代实用医学》杂志顾问,《科学保健》杂志主编。擅长传染病防治、各种危重肝病的救治,疑难肝病的诊治,慢性乙肝、丙肝、脂肪肝的合理治疗以及肝硬化、肝癌的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
http://demo.nbip.net/cong/sy/newsinfo.asp?id=19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