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来看,汗是属于阴的,“汗者精气也”,汗是人体五液之一属于精液。同时出汗,有时候是好的征兆,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到的“发汗”法治疗,当病邪还在肌肤腠理,没有深入脏腑,就可以用发汗法治疗,这时出汗可以将病邪带出体外,这是好的,但这也会伤正气。
发汗的时间也很关键,现在是冬天,正常情况下没怎么运动是不会出汗的。如果无缘无故出汗那么说明身体或多或少有点问题(中医角度,西医查很可能什么问题都没有,因为没有发生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时西医不会查出什么,比如说中医里面讲的阴虚阳虚,在西医看来就没什么,对应的解释为神经衰弱(交感神经对应中医里讲的阳,副交感神经对应阴),让多休息什么的,其实中医有补法)。为什么时间会很关键呢?
人体是会感受到自然界变化,因时辰的变化作出反应,自然界月亮代表阴,太阳代表阳,昼夜循环中,夜晚是阴气盛过阳气的时候,子时过后阳气开始上升阴气开始下降。整体来看,如果一个人在夜晚接近子时出现潮热(即身体会阵阵发热,或者出汗),那么考虑他是阴虚的比较严重,因为接近子时是自然界阴气最盛的时候,此时人体的阴会借助自然界阴气的势,开始增长,就会试图压制住体内过剩的阳火,人体内阴得天助依然弱于失势的阳,可见阴虚已经是比较严重了。
相反,如果是在下午,自然界阳气略微弱于阴气的时候出现烦热(出汗),则是轻微的阴虚。
如果是在正午感觉烦热那也正常了,如果正午也不觉得烦热,那可能就考虑阳虚了,怕冷。
人体不仅会随着昼夜循环阴阳此消彼长的变化而做出反应,还会随着四季交替作出反应。
冬季是阴盛阳衰的季节,阴虚的人适合冬季养阴,借助自然界的力量,人体比较虚的阴在自然界阴最盛阳最衰的时候容易得势养起来,而在其他时候没这么好养,因为阳就像一团火在烧,阴如同水,水液不足火会越烧越旺,水会越来越干。
总体来说如果出汗时感觉冷,那么是有病邪进入了体内,可以采用发汗法治疗,多穿衣服多喝热水,睡个午觉发一身汗出来就好了;如果出汗时感觉烦热(并没有剧烈运动),那么考虑体虚,具体是哪个脏器需是,阴虚还是阳虚还是双虚,需要根据具体发汗部位、时间及其他症状来判断。
身体动不动就出汗,是在盗汗,身体经常出汗的原因:因为人体经常出汗是有很多原因导致的,假如我们身体缺少一种营养元素,就可能会经常出汗,假如在平常缺乏锻炼得话,也会造成体质虚弱而流汗,再有就是阴虚火旺的话,也是会发生经常出汗的情况的,查清发病原因及时治疗。当在平时就缺乏锻炼,那样时间长了就很容易造成身体阳气虚弱,造成人体经常出汗的病症产生,因此大家一定要懂得增强自己的抵抗力,在平常每天做身体锻炼,随后多吃一点滋补品,这样就能够推动机体的总体调整,身体素质情况提升了,经常出汗的现象便会有所缓解。
身体缺少某些维他命,就很容易引起胃肠等方面的异常反应,还有可能会毁坏人体的饮食平衡,这时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缺乏营养的病症,甚至还会导致身体经常出汗的病症产生,因此在平时可以多吃一点蔬菜水果也有新鲜水果,以增强人体的营养要求,也可以促进营养搭配,确保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充足提供。
人体经常出汗的现象可能是阴虚内热而引起的,假如身体素质是很虚弱的情况,是很容易危害肾脏功能器官的,时间长了就会不益于泌尿男科系统的作用充分发挥的后果,那样身体内的一些水份便会根据流汗的形式散发出来,提议病人对于阴虚火旺的状况立即根据中医治疗,进而缓解人体经常出汗造成的伤害。经常出汗有可能是生理缘故或某些病理学状况所导致的,中医认为多因为气阴两虚或阳热内热而致。流汗是人体正常的一种散热方式,可调节人体温度。
经常出汗不一定全是生理性的,也可能只是生理性的流汗,如肥胖症、运动量大、周边环境气侯酷热、情绪过激等人群。生理性的经常出汗多见于一些内科疾病病人,如身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的病人。大量出汗多见于气阴两虚或阳热内热得人,气阴两虚者入眠时汗出,醒则汗止,常伴有出虚汗,舌红少苔;阳热内盛者全身上下出汗多,常伴有高烧,渴不欲饮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