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刘岚(化名)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了,是寄宿学校,但女儿总是一睡觉就哭闹。没办法,他们只好把孩子接回家住几天。一天晚上,看着孩子睡着的刘岚突然灵光一闪:会不会是这个原因呢?
原来,女儿睡觉时,手会攥着毛毯的一角,在上面摸来摸去。这张小毛毯从她出生后就一直在用,出门还要随身携带,好几次刘岚想换条新毯子,但每次一收起来,孩子就又哭又闹。
唉,这事挺让刘岚发愁的,总不可能一条毯子抱到大吧?以后会留下恋物癖吗?
家长不容易呀,看到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小孩不一样,总会担心是有什么怪癖,如果不及时纠正,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以后的成长。
一、儿童“恋物”的心理学解释
说到“恋物情结”,小九想起了洪荒少女——傅园慧。在《我家那闺女》中,22岁的她身上始终带着一条红色的绳子,还为它取了名叫做“摸摸”。这个“摸摸”似乎是她身体的一部分, 无论走到哪里,傅园慧都会带着它 。
作为小孩子,接触的范围有限,迷恋某些东西可以理解,但22岁的成年人依旧对某物有执念,是否太过“孩子气”了一点?其实, 并不是孩子有“恋物癖”,也不是傅园慧没长大 ,所有我们不舍得割弃的“依恋物”,都是一直不离不弃、陪伴自己的最亲密的“朋友”。
“恋物”的本质就是一种心理上产生的 依赖行为 ,它是婴幼儿时期重要的心理需求。专家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会在6个月大至3岁之间出现这种行为, 而2岁时表现得最为强烈 。
从妈妈温暖的怀抱、头发、耳朵、味道,慢慢过渡到一个小奶嘴、口水巾、小毛毯、挂在床头的玩具……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安抚物”,学术名词 过渡性客体 (transitional object)。
很多人认为孩子离不开“安抚物”,是因为自身缺乏安全感。而最早提出“过渡性客体”概念的儿童精神分析家 温尼科特 则认为: “安抚物”的出现,是孩子开始构建自身安全感的里程碑,是孩子身心 健康 成长的很大进步 。
孩子会逐渐长大,慢慢离开母亲的怀抱,这个时候他们的安全感将会转移到“安抚物”上,把它们当做自己的“临时妈妈”,建立 情感 的连续。孩子的“恋物情结”并不是成年人的“恋物癖”,家长无需过度担心。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恋物行为会随着年龄和 社会 经验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仍有不少家长对此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正方认为利大于弊 :安抚奶嘴或者一些小玩具,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还能让父母更快地安抚哭闹的宝宝。
反方认为弊大于利 :若孩子一直寻找安抚物,时间长了会形成一种依赖,长大后就不能很好地面对真实的人际关系,不利于 身心发展 。父母应该让孩子尽快戒掉。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安抚物与亲子之间的关系质量并没有绝对关联。并且,安抚物的存在, 可以让孩子更有勇气面对压力,对安慰物依恋越强,就越能适应压力。
换句话说, 安抚物是孩子化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就像成年人在面对压力时,会选择运动、看剧、睡觉等方式来释放。等孩子长大后,这种能力会内化成一个成年人的压力管理能力。
不过正如前文所提,孩子的依赖行为通常会 在3岁后逐渐消失 ,如果家长发现3岁以后孩子对安抚物的依赖没有减弱,而是逐渐加深, 且在面临人际交往时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和逃避 ,这时就需要找准原因,并积极干预了。
1.充分理解孩子
恋物属于心理需求,想要帮助孩子减少依赖,就要走进孩子的内心,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不安, 找到孩子的压力所在,并帮助其释放 。
2.环境或生活习惯的改变
让孩子脱离熟悉的环境,多带着孩子出门旅行,换一个环境;或者带孩子去亲戚家小住几天,经常去玩也行。新奇的外界感官刺激及丰富的活动,可让孩子接触外界的好奇心增大,逐渐消除孩子与安抚物分离的不安。
3.父母多加关爱
孩子对安抚物的依赖加深,大多是由于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疏远,从而将安全感投射在物品上。父母应多给予子女关心与爱护,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安抚物”。
当孩子需要的时候,无条件地抱抱他,要知道,再多的安抚物也比不过父母的陪伴和拥抱。
#清风计划# #39 健康 超能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每个孩子个性不一样,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但在某些方面却是没差别的,具有共性的。
譬如“恋物”行为。“恋物” 在狭义上来说,指人们对物质的崇拜迷恋。
贝贝3岁了,成天拿着个玩具车不放,吃饭要拿着,睡觉也要带着。贝贝妈妈曾试图拿走,贝贝偏不放手,劲还挺大的。贝贝妈妈怕过于使劲会伤着贝贝,也就作罢随他了。只是有时候,看着贝贝吃饭时抓着玩具车不放的时候,头会隐隐作痛。
健健妈妈遇到的情况比贝贝妈妈更头痛。初始,她的儿子健健睡觉时必须抓着小被子。发展到后来不管到哪里都要带着小被子,吃饭也好、出外面玩也好,都得带上。如果不带,就闹情绪不开心。这小被子可不比玩具车好携带,去哪带到哪是个什么事啊?健健妈妈被健健这样一折腾,逐渐有了外出恐慌症,都有点害怕带健健外出了。
一旦发现孩子对某种物品十分依恋,年轻的父母都会产生一种恐慌的心理,担心孩子“恋物”的行为是一种病。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迷恋某一样物品呢?我们一起来分析。
01.孩子为什么会迷恋某一样物品?临床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恋物情结属于一种移情,一种情绪上的依赖。
也就是说,“恋物”不是病,年轻父母无需过于担忧。只有当这种情绪依赖的“恋物”行为发展成一种心理障碍时,才能被称之为一种“病”。
孩子之所以迷恋某一样物品,源头其实是缺乏安全感。特别是2岁到3岁之前的孩子,他们是非常需要安全感的。来自妈妈的拥抱、抚摸会给他们安全的感觉,让他们不会感觉到害怕。如果妈妈不在身边,这时如果有个时常在他身边的物品让他感觉到安全,他们就会把对妈妈的依恋移情到这个物品上。这样的行为到4、5岁时会逐渐消失的。
那如果孩子恋物的行为迟迟不消失,或者程度较为严重,家长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否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02.孩子“恋物”会对他有什么影响?需不需要纠正?■孩子的“恋物”程度低,无需纠正。
孩子一般的“恋物”行为不是病,只是寻求安全感的反应。这个行为对他没有消极的影响,相反会在他缺失“安全感”时给他带来稳定的情绪,有利于他的心理健康。对于这种程度的“恋物”行为无需特意纠正。
■孩子的“恋物”程度较高,必须指导纠正。
如果超过4到5岁,孩子的“恋物”行为没有逐渐弱化,程度反而变高了,行为也更夸张了的话,就必须引起父母的注意了。孩子的“恋物”程度较高,容易往心里障碍方面发展,而后形成一种病态。所以这种程度的“恋物”行为必须给予指导纠正!
那么,如果孩子有“恋物”行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从“依恋”的情绪中走向独立呢?
03.家长如何帮孩子从“依恋”走向“独立”☆给孩子多一点关爱。
孩子“恋物”的关键是在于“安全感的缺失”。知道了这一点原因,就可以给予孩子多点关爱,补全他们心中所需的安全感,从而逐步减弱他们对“物品”的依赖。
例如:父母可以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给予孩子拥抱、抚摸,跟孩子玩游戏等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些互动,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来源。当他们从父母这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自然而然地,对物品的依恋情绪就会减弱了。
☆拒绝“强制性”阻断孩子的“恋物”行为。
孩子本就因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再强制拿走孩子依恋的“物品”,意图阻断孩子的“恋物”行为是错误的。不但不能取得想要的效果,相反地会伤害孩子的心,造成孩子孩童时的心理阴影,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家长应走迂回线路,来达到帮助孩子戒除“恋物”的目的。
譬如健健妈妈遇到的难题,可以采取温和的、巧妙一点的方式来解决。家长可以把这块小棉被从中裁剪出一小块,然后缝制好给孩子带着。如果孩子经常带着易脏,可以多缝制一块备用。等孩子有了可依赖的物品,情绪稳定了,才可以慢慢帮助孩子纠正这个行为。
☆多备几个不同物品给孩子,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恋物”多是对某一个特定物品的依恋。家长应该多准备几个不同的物品给孩子,让孩子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一旦孩子选择了不是平日里经常陪伴在旁的物品时,家长就需要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增强他对新物品的兴趣,从而摆脱对旧物品的“依恋”。
当孩子对新物品产生兴趣后,切不可一直让这个新物品陪着他,而应适时再抛出更新的物品,再次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经过多次训练与纠正后,相信孩子会很好地戒除“依恋”走向独立的。
☆给孩子定个规则,让孩子养成“独立”习惯
当孩子“恋物”时,家长应跟孩子沟通,并给孩子定个“时间”规则和玩耍范围。规定只有睡觉的时候才可以带上“物品”,其他时间都把“物品”锁箱底,让孩子拿不到。如果孩子在非睡眠时间吵闹着要玩这个“物品”时,可告诉他现在不是睡觉时间不能玩。如果孩子坚持,则不可用强硬态度拒绝孩子。可以婉转地告诉他:好吧,那你乖乖到床上去吧,我会把你要的“物品”安全地带到你面前哦!
当孩子熟悉了这个规则后,不用父母强调,他都会自觉地等待到睡眠时间才会索要“物品”了。从而,孩子就能改变之前那不管做什么都要带着“陪伴物”的行为了。
◇◇◇◇
孩子“恋物”本就不是病,不过是“安全感的缺失”罢了。不仅孩子,不少成年人也会有“恋物”情结。譬如游泳冠军傅园慧身上一直挂着那根红绳子,就是可以让她缓解压力产生安全感的“物品”。家长适时引导,不让其发展成心里障碍就可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