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过多是溃疡病形成的基本条件。盐酸是胃液的主要成分,由壁细胞分泌,受神经、体液的调节,胃的泌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
市场上可选用抗胃酸药有4类:
(1)抗酸药:指具有碱性的铝、钙、镁盐,可中和盐酸,提高胃内酸度,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溃疡愈合。药物有碳酸氢钠(小苏打)、大黄碳酸氢钠(大黄苏打片)、氢氧化铝(胃舒平)、三硅酸镁、铝碳酸镁(胃必治)、复方碱式硝酸铋(胃得乐)。
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偶有腹痛,口渴,食欲不振。有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者,高镁,高钙血症者慎用。
(2)H2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组胺H2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酸度升高。其中西咪替丁(泰胃美)适用于胃反酸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对无并发症的溃疡者,睡前或清晨各给400mg。雷尼替丁(善胃得、瑞宁)的抗胃酸分泌作用较西咪替丁强4~13倍,药效维持12小时,可抑制夜间和食物激发的胃液分泌。1次150mg,1日2次。法莫替丁(高舒达、信法丁)可抑制胃酸在夜间的分泌,强度比西咪替丁大32倍,比雷尼替丁大9倍,维持时间长,口服1次10~20mg,1日不超过40mg。
此类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其副作用最大的是西米替丁,其次为雷尼替丁,再其次为法莫替丁.年老体弱者和肾功能损害的病人,以及那些必须长期大剂量治疗者,最易出现副作用,这时可考虑换一种H2受体拮抗剂治疗。
最常发生的是腹泻,乏力,皮疹。严重皮疹和可逆性脱发偶见报道。
在长期用标准剂量治疗或应用大于常用剂量时,一些病人可发生男性乳腺发育和阳萎,停药后可消失。其发生率与剂量和治疗时间有关。
有文章报道服用本品后,血清转氨酶和血浆肌酐有些升高,当治疗肝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时,要注意这些情况。在治疗的第1周,通常有11%的患者肌酐升高,在治疗期间或停药1周后,这种升高不再进展,恢复到治疗前水平。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或有器质性脑病的患者,偶尔发生精神紊乱,一般停药后几天内消失。
偶见肝炎,发热,间质性肾炎和胰腺炎,停药后可恢复。
(3)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在胃酸作用下聚合成一种粘性物质,在溃疡创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酸的侵蚀,在治愈溃疡上与西咪替丁等效,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1次0.5~1g,1日4次,餐前1小时服。
此类药物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少见或偶见的有腰痛、腹泻、恶心、眩晕、嗜睡、口干、消化不良、疲劳、皮疹、瘙痒、背痛及胃痉挛。
4.质子泵抑制剂:此类药物的典型代表是奥美拉唑,它可以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起到釜底抽薪的功效,如果是有烧心的症状的话,此物效果最好.
此类药的副作用主要为恶心、胀气、腹泻、便秘、上腹痛等。皮疹、ALT和胆红素升高也有发生,一般是轻微和短暂的,大多不影响治疗。对本品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及婴幼儿禁用;严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必要时剂量减半。
以上是西药部分,中成药也有很多可抑制胃酸的,比如药店经常有的胃康灵胶囊,快胃片等都可以,且副作用相对西药而言要小得多,可考虑选用.
另外,也可抓中药,虽然麻烦点,但副作用是最小的:可用白芨20克,枳实15克,海螵蛸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10克煎汤喝,一日一剂,每剂两次.
辛智科教授治疗脾胃病,组方用药,喜用药对,并对其体会颇深,应用娴熟,疗效显著,现将常用的药对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黄连 吴茱萸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名为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有清泻肝火、和胃降逆制酸之功效。黄连与吴茱萸,一寒一温,相互牵制,达到平衡。可治疗因肝火犯胃所致的慢性胃炎伴有胁痛、泛酸、烧心之症。在治疗时常用左金丸配合其他方药应用,临证根据寒热之轻重,随证加减,热甚便干、吐酸者,黄连、吴茱萸比例为6:1,寒热相间、酸甚者,比例为2:1,寒甚便稀溏者,比例为1:6。国医大师颜正华将黄连与吴茱萸6:1的称为正左金,黄连用量减至1/3的称为倒左金,临证每收捷效。
川楝子 延胡索
川楝子与延胡索配伍,名为金铃子散,出自《圣惠方》。川楝子苦寒,疏肝泄热,行气止痛;延胡索辛苦温,活血行气止痛,李时珍谓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二药一苦一辛,一寒一温,辛散温通,具有良好的行气止痛功效。慢性脾胃病常见胃脘痛、胁下痛胀,用之得当,其痛立止。对慢性腹泻、小腹疼痛、寒疝腹痛也可用之。
黄连 肉桂
黄连配肉桂,治疗心火上炎、心肾不交之失眠,名为交泰丸,首见《四科简效方》。《韩氏医通》有其药,但无方名。原方黄连五钱,肉桂五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肉桂辛热,散寒止痛,苦寒降火,辛热升浮,一寒一热,一升一降,阴阳相济,交通心肾,互相制约,引火归元。陈士铎《本草新编》说:「凡人日夜之间,必心肾两交,而后水火始得既济;水火两交,而心肾不交矣。心不交于肾,则日不能寐,肾不交于心,则夜不能寐矣。黄连与肉桂同用,则心肾交于顷刻,又何梦之不安乎」。治疗长期失眠症,若单纯使用镇静安神药往往见效甚微,加入少量兴奋药,常可取效,交泰丸配伍即取其意。对脾胃病寒热互结,湿热并存,升降失序,而出现的胃脘烧灼,痞满吞酸,心烦失眠,口疮,舌红少苔,脉细数,用之甚效。
枳实 槟榔
枳实辛酸微寒,破气消积,化痰散痞。槟榔辛苦温,消积导滞行气,利水。二者均具消积导滞、行气散痞之功效,寒温相配,同气相求,其力更强,适用于脾胃升降失常,气滞气逆的虚实夹杂证。调节脾胃升降失调所致病症,关键在于枳实、槟榔二药的配伍使用。古方枳实槟榔丸和今人所拟枳实槟榔散,虽药味多,但枳实槟榔二味却是其主药。临证所见胃脘痞满,胃肠结气,心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偏干者,皆有显效。此也符合胃「以通为用」「以通为补」之理,和降胃肠气机,通畅大便。
黄连 干姜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一辛一苦,一寒一热,一散一降,干姜散痞结,黄连泻胃热,干姜制黄连之苦寒,使寒凉之药既发挥作用,又无伤中之弊。痞为寒热互结,寒热并用,满而不痛之痞随之而解。半夏泻心汤是历代治疗脾胃病公认的良方,黄连与干姜为制方之妙配,值得仔细玩味。今人用大剂量黄连配干姜治糖尿病也取得显效。细辨寒热之多少,巧用其剂量,乃是其关键之秘。
乌贼骨 贝母
乌贼骨咸涩性温,制酸止痛,浙贝母苦寒,清热散结。二药合用为乌贝散,方出自《中国药典》。乌贼骨性善收涩,浙贝母性善散结,合用收散兼施,制酸和胃,化瘀止痛,无论虚实,对胃脘嘈杂、泛酸诸症皆有良效。临床处方时,多与其他方药合用,或在辨证用方基础上,加服乌贝散冲服。
生蒲黄 五灵脂
蒲黄配五灵脂为失笑散,出自《和剂局方》,为治疗瘀滞疼痛之名方。蒲黄甘平,化瘀止痛,五灵脂苦咸温,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二药合用活血化瘀止痛作用更强。胃痛之处固定不移,且痛有定时,病程时间长,舌紫黯,脉沉涩,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治疗。胃痛无定处,或痛连两胁,情绪不稳,多属肝气犯胃,则用四逆散合金铃子散,疏肝理气,和胃而达止痛之目的。若正当胃脘,按之疼痛,并伴有瘀血之舌脉者,可用小陷胸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为气血不运,黏膜上皮细胞失养所致气滞血瘀,用之亦效。
半夏 夏枯草
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夏枯草辛苦寒,清肝泻火,散结消肿。二药合用治疗不寐证,其方见于《冷庐医话》卷三。半夏为五月半而生取名半夏,夏枯草为夏至后即枯取名夏枯草。「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医学秘旨》)半夏和胃降逆,夏枯草味苦微辛,气浮而升,疏通结气,二药配伍能调节气机,升清降浊,调整阴阳,恢复营卫,神安则寐,治疗痰浊中阻,胃失和降,痞满阻滞,痰湿扰心之失眠。胸闷脘痞,烧心嗳气,心烦不寐的脾胃病,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夏枯草,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治疗痰热扰心之失眠常获奇效。半夏治失眠早载于《内经》,《内经》半夏秫米汤是治疗「胃不和则眠不安」的名方,也是中医治疗失眠的第一方。值得今人效法和传承。
苍术 香附
苍术辛苦温,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香附辛苦平,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为血中气药,开发水谷之气。芳香理气下气最速。二者配合,一升一降,散其郁结,燥湿健脾强胃。适宜于脾胃湿浊中阻,情志郁结,气机不畅。中医有「凡郁皆在中焦」之说,凡遇此症,着重升降脾胃之气,湿化郁解,其症自消。朱丹溪所创的越鞠丸、六郁汤等即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方剂。
高良姜 香附
高良姜配伍香附,名为良附丸,出自《良方集腋》,药店有成药出售。高良姜辛热,温胃止呕,散寒止痛,高良姜辛辣之性强,散寒止痛之力大。香附辛平,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二药合用,治胃寒肝郁,脘腹胀痛。胃脘痛之证,多见虚寒与气滞并存,良附丸是常用之方。临床汤剂应用时,常与其他方剂合并加减运用,药简效宏。
附子 大黄
附子辛甘大热,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回阳救逆。大黄苦寒,攻积导滞,清热解毒,逐瘀利湿,泻下降浊。二药合用,寒热相配,互相制约,相互为用,各显其能,大黄荡涤积滞秽浊之邪,附子温阳,二药相用,寓温阳于攻邪之中,泻下于温补之中,补泻相兼。治疗脾阳不足,寒积内结,腹痛便秘。对临床所见手足不温,阳气不足,腹凉腹痛,体寒怕冷,大便秘结不通,用之颇为适宜。古方大黄附子汤、温脾汤,即是其例。前辈名家多所应用,关键是要得其法。
丁香 柿蒂
丁香辛温,温中降逆,补肾助阳,柿蒂苦平,降气止呕。二药合用,温胃降气,散寒止呃,对中焦虚寒,气机上逆所致的寒证呃逆用之适宜。如热证明显之呃逆,可柿蒂配枇杷叶、竹茹等药。对顽固性呃逆,应详究病因,细辨病机,综合施治,仅凭丁香柿蒂二味,其效不甚理想。曾治一例呃逆患者,用过多种降逆止呕之方,其效甚微,后用桂枝汤加枇杷叶治疗而取效。
枳实 厚朴
枳实苦寒,破气消积,化瘀散结,除胀止痛。厚朴苦辛温,燥湿化痰,行气除满。枳实能降能散,长于破气导滞,除满消胀。厚朴善于行气消胀,又能燥湿健胃。二药合用,消胀除满,化湿健胃之功更强。临证所见胸胁满胀,食积痞塞,腹痛胀满,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畅,脾胃湿浊,舌苔厚腻、脉滑者皆可用之。因二药相配下气降逆力猛,对平素大便溏稀者应慎用。用之不当,常出现大便稀水,便次增多,腹部不舒之症。对大便秘结者,可配桃仁,对脾虚便溏者,可配白术、白芍或干姜。
丹参 刺猬皮
丹参苦寒,活血祛瘀,除烦止痛,刺猬皮苦平,化瘀止痛,收敛止血。二药合用,活血祛瘀止痛之力更强,对瘀血中焦,胃痛日久,疼痛时隐时显,痛不太甚,舌紫黯、脉涩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常可应用。瘀血严重者,也可用三七粉或云南白药冲服。
半夏 黄连
半夏辛温有毒,降逆和胃止呕,燥湿化痰,散结消痞;黄连苦寒,清热泻火,解毒燥湿。苦入心,泻心者必以苦,辛走气,散痞者必以辛,黄连、半夏二药合用,辛开苦降,散痞和中,善治痰热互结,阻于中焦,胸脘痞满胀痛,呕吐,大便干结等症。是半夏泻心汤配伍的精妙之处,也是脾胃病常用而独特的用药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