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秦皮《神农本草经》
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干皮。【性能】 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效】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应用】 1.湿热泻痢、带下。 2.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煎服,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秦皮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苦枥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等香豆精类及鞣质。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秦皮素。尖叶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秦皮苷、莨菪亭等。宿柱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秦皮苷、丁香苷、宿柱白蜡苷。
2.药理作用
2.1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作用:秦皮中的秦皮甲素、秦皮乙素为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成分。
2.2抗炎镇痛作用:秦皮中的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苷和秦皮素均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2.3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秦皮乙素、秦皮甲素在体内外均显示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2.4抗氧化作用研究发现秦皮乙素、秦皮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2.5神经保护作用: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6血管保护作用:秦皮乙素具有较好的血管保护作用,对过敏反应释放白三烯引起的血管收缩有保护作用"
2.7利尿作用:秦皮甲素和秦皮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秦皮用于治疗痛风疗效甚佳,其有效成分为香豆素类成分。
2.8保肝作用秦皮乙素、秦皮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2.9其他作用研究发现,经甲醇提取后用石油醚再提取后得到的秦皮提取物有望代替碱式氯化铝用作化妆品中的止汗成分,为天然提取物用作止汗剂、避免无机止汗剂的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3秦皮的临床应用
3.1治疗眼疾:
(1)用于治疗肝热或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目:赤肿痛为多种眼部疾患中的一个急性症状。古代文献根据发病原因、症状急重和流行眭,又称“风热眼”、“暴风客热”、“天行赤眼”等。(2)用于治疗肝热或风热引起的目生翳膜:目生翳膜,临床主要指黑睛生翳,俗称黑眼生疮症,是外障眼病中常见而又严重的眼病,其致盲率居外障眼病之首。轻者,影响视力,重者,可致失明。古代文献根据发病原因、症状急重,分属“聚星障”、“凝脂翳”、“花翳白陷”、“混睛障”等范畴,多因外感风热伤及黑睛,或风热外邪人里化热,或素有肝经伏火,内外合邪,以致肝胆火炽,上炎于目,灼伤黑睛所致。
(3)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眼赤烂:眼赤烂,临床主要指眼弦赤烂,又名风弦赤烂;多因脾胃湿热,外感风邪所致。其特点是睑缘红赤溃烂,痒痛时作,类似于现代医学之溃疡性睑缘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秦皮的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收涩明目,临床可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
3.2治疗感染性疾病 :用秦皮12 g结合其他11种中药配成愈溃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检查显示肠黏膜恢复正常)52例,治愈率达76%,总有效率为94%。 王琦教授认为感染性、免疫性等湿热瘀毒内蕴之不育症,选用秦皮最为合适, 临床上常与车前子、丹参等中药配伍使用,可使疗效显著提高,常用量为10 15 g。
3.3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秦皮总香豆素制剂对96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降低血尿酸的效应,其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还用于治疗痛风:秦皮痛风方基本方:其药物组成为如下:秦皮10g 土茯苓30g 萆薢30g 山慈菇20g虎杖10g 车前子10g 防风10g 姜 黄10g牛膝10g 黄 连6g 甘草6。
3.4治疗关节炎.
3.5治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化浊消溃汤赴河北名医李佃贵教授的经验方,由白头翁、黄连、人参、黄芪、秦皮、苦参、地榆、广木香、薏米、当归、白芍、甘草等组成,具有解毒化浊、健脾祛湿之功。化浊消溃汤经过长![J]的临床观察,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3.6对陈旧性骨折的治疗:“八味秦皮丸”对陈旧性骨折疗效明显。
八味秦皮丸(秦皮、针铁矿、草莓、多刺绿绒篙、寒水石(制)、美丽风毛菊、朱砂、人工麝香)是一种用于治疗骨折 , 接骨、骨髓炎 对于陈旧性骨折效果更佳的骨创伤药物。从临床应用观察到该药所消炎其主要作用接骨;八味秦皮丸作为肌松剂 , 能把外脉起到调理气血、并祛风除湿、疏通腠理、解毒消肿的作用。在治疗根性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末梢炎、颈胸腰椎病等因脊椎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所致脊髓神经根压迫 , 即刺激性疼痛方面 , 其临床效果较慢。
疏肝理气的中药?疏肝,指疏调肝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肝气郁结而致胸闷胁胀.嗳气吞酸等症。而凡用以调理气分疾病,能疏畅气机,可使气行通顺的药物,称为理气药。那疏肝理气的中药有哪些呢?
1、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2、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3、青皮,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症瘕积聚;久疟癖块。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4、金铃子,苦寒降泄,能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5、元胡,为大宗常用中药。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理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审视引经药引经,又称“引经报使”,是指某些药物能带引其它药物直达病所而起向导作用。它是在归经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用药经验。善用引经药,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改善疗效。
一、引经药的种类
有关文献记载的引经药分类较乱,认定也不统一,经整理可分为如下两类:一为按十二经记述,如手太阴肺经为桔梗、升麻、葱白、辛夷,手阳明大肠经为白芷、石膏,足太阴脾经为升麻、苍术,足阳明胃经为白芷、石膏、葛根,手少阴心经为细辛、黄连,手太阳小肠经为木通、竹叶,足少阴肾经为肉桂、细辛,足太阳膀胱经为羌活,手厥阴心包络经为柴胡、丹皮,手少阳三焦经为连翘、柴胡,足厥阴肝经为柴胡、川芎、青皮、吴茱萸,足少阳肝经为柴胡、青皮。二为按六经记述,如太阳经用羌活、防风、藁本,阳明经用升麻、葛根、白芷,少阳经用柴胡,太阴经用苍术,少阴经用独活,厥阴经用细辛、川芎、青皮。
二、引经药的功用
关于引经药的功用,前贤有许多精辟论述,而就临床运用来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引药归经脉 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火。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收清热生津之效。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可引导少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等。头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经各异,《丹溪心法》在治疗时即注重引经药的运用,指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二)引药至病所 一些引经药具有明显的作用趋向,可引导它药作用于病所。如补中益气汤,以升麻、柴胡为引,升提下陷之中气。清胃散中也以升麻引诸药清泻胃火。其它如川芎引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达,肉桂引火归元;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下肢痛选牛膝、独活等,均为实践所得,已为医者习用。此外,治疗头痛时,无论外感内伤,常佐用风药,如羌活、蔓荆子、防风等,实亦寓引经之意,李中梓对此解释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阴中之阳,自地升天也,在风寒湿固为正用,即虚与热亦假引经。”
三、运用引经药的注意事项
(一)引经作用,并非不变
炮制可改变药物的性能,如土炒入脾,盐炒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归肺,酒炒上行。引经药的引导作用随炮制不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辨证使用,有的放矢 运用引经药,应以辨证为前提,充分考虑其本身的药性与功能,尽可能功能与导向统一,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如手少阴心经引经药黄连与细辛,清心火时选黄连,通心阳时用细辛。再如痛泻要方中的防风,既能引药入脾,又能散肝郁,舒脾气,胜湿止泻;龙胆泻肝汤之柴胡,既能引药入肝胆,又能舒畅肝胆。
(三)重视功能,不拘引经 临床辨证用药组方,重要的是看药物的基本功能,而非一味强调某药的引经作用。实际上在众多的方剂中,选用药物的依据主要是功能与归经,而选药引经的则为数较少,这就是说,引经的作用是重要的,但并非是必须的。因此,不能过分夸大引经药的作用。
四、引经学说中的疑点
引经概念的提出,是中药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飞跃,实际上有关归经及引经的理论已蕴含了西药受体学的思想。这一学说在发展过程中未能深化与细化,至今还显得过于粗糙,仍处于经验用药的层面上,理论上不能完全合理解释,缺乏严谨性,实践上不能直观量化,缺乏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引经药的条件应是首先对某经具有选择性,其次应具引导力,即既有治疗作用,又有载体功能。而实际对引经药的认定、选取及应用并无一个统一、具体的标准,大都属于个人体会。
(二)作为引经药,应该有与该经有着亲和力的、强于其它药物的物质,否则怎能说明它能引导它药而不为它药所引?而这种特殊物质至今还只是一种推测,并未得到确切的验证。
(三)数药引至一经尚可理解,一药引数经(如柴胡同时为足厥阴、足少阳、手厥阴、手少阳经的引经药)则未免失之牵强,似带有一厢情愿的人为迹象。
(四)若遇数经同病,法当数经同治,而方中药有多种,引经药是只引某药归某经,还是引诸药同归某经?
尽管目前用同位素示踪等先进技术已证实了经络的存在,但引经研究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方面是由于经络所属脏腑具有物质与功能的双重性,引经药的引导定位(或曰受体)很难确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引经药与所引药之间发生的反应难以计数和控制,引经药的导向成分也因而难以测定。
==
引经药一般解释为“引诸药直达病所”, 即将不归该经的药物接引到该经病所的药物。历代医家论述的引经药物甚多,根据其引使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三类:十二经引经药、病证引经药、局部、穴位引经药。其应用在内科杂症中较少,而在外感病和外伤科病中较多。各类引经药又有各自特点。
十二经引经药
此类药为临床所常用,多为治疗外感六经病症各方的主药,如桂枝、白芍、细辛、黄连、石膏、知母等,都是六经辨证中六经主方的主药。其它如羌活、独活、葱白、川芎、青皮等,也是金、元以来医家治疗外感表证常用方剂中的主药。这些引经药既有引药入经之效,又能在方中发挥其主要治疗作用。但在内科杂病中应用这些药物时,多为引经报使之用。
病证引经药
这类药物大多分散记载于本草、医方中,多为临床经验总结。多数病证引经药是对某些病证或某些处方具有特殊作用药物。有些是对某些病证有明显疗效,有些是可增强或扩大某一方剂的作用。这类药物虽然号称引经药,但实际上与临床辨证论治中随证加减药是相似的。由于此类药是从临床中总结出来的,因而比十二经引经药针对性更强、实用性更大。
局部、穴位引经药
其应用多见于外科与伤科病证中,如, “十三味总方”、“少林秘传内外损伤主方”等都是伤科常用方。这些方剂总结的一些局部、穴位引经药受到了临床医家的重视。
一般认为引经药就只起“引经报使”的作用,其实不然,很多引经药都可作为方剂中的主药,既是君药,也是使药。
引经药不像归经理论那样被人重视。因此不是所有的病证和方剂都用引经药,故引经药的临床应用有待深入研究。
==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乾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
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乾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要求温, 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