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其性温,味酸涩,有生津、止渴、敛肺、涩肠、安蛔虫等功效, 乌梅丸是《伤寒论》中治疗厥阴病的方剂,听起来颇有诗意江南的意蕴,此方起初只是用于治疗蛔厥、久利疾病的,后世医家将其应用范围扩大,凡上热下寒所导致的头痛、心烦、口干咽燥、腹痛、下痢、呕吐、手足厥冷等疾病均可应用。此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极为适合。
患者王女士, 45岁,主诉头痛20余年,复发并加重1月余。以后枕部及左侧耳后上方为重,有时头顶也痛,不伴头晕呕吐及耳鸣。胃脘痞满,全腹部有凉感。素有早晨醒来即急于大便病史,大便不成形,轻则1天1次,严重时早饭前后仍需大便。习惯晚睡,睡眠不深。月经一般提前3-5天,经色暗黑,量中等。
西医诊断:神经性头痛,慢性肠炎。
治法:清肝化瘀,温脾散寒,补气养血。
处方:乌梅汤原方 , 乌梅, 黄连,黄柏,红参(先煎),干姜, 桂枝, 制附片(先煎),细辛, 当归, 川椒 ,7剂。
半月后二诊,自诉服药1周后, 自觉仅头后枕部仍有轻痛,腹部仅在凉食时不适,大便仍然晨泻,因晨泻太久且中药味道着实太难喝,故未及时复诊。舌质仍暗,舌苔薄白,脉沉细。厥阴肝经热象减轻,脾胃虚寒仍在,减量清热药物,加助补益脾肾,理气涩肠之品。处方:乌梅, 葛根,川芎,赤芍,牡丹皮,黄连, 炒黄柏,红参,干姜, 制附片(先煎),吴茱萸,桂枝, 细辛,当归, 川椒,炒白术,煨肉豆蔻,炒山药,炒薏苡仁,炙甘草。14剂,后告知,头痛消失,晨泻大减轻,注意饮食时不晨泻。
此方中,乌梅丸重用酸敛之乌梅, 并用醋浸制, 同味相求, 增强其酸性, 酸入肝, 生津液, 益肝阴, 止烦渴, 涩肠止利; 蜀椒、细辛味辛而麻辣, 通阳舒肝, 散寒破阴; 附子、桂枝、干姜温阳、温通、温化以制寒;黄连、黄柏苦寒以泄肝胃之郁热;人参补气以健脾, 培土以制肝;当归补血养肝, 且与乌梅相配, 养肝阴补肝体,参归同用, 气血双补;用米饭、白蜜之品捣丸, 又可养胃。诸药寒温并用, 清上温下, 调补气血阴阳,同时又具有辛开苦降之意, 故用治上热下寒, 寒热错杂之证。
该患者因工作原因,情志不舒,肝郁化热,肝木旺必伤脾阳, 阳伤则肠寒,肠寒则下利;加之久利后,情志不畅, 肝阴暗耗, 久郁易化火。一方面气郁化火,上扰清空,头部经脉不通,而致枕部、耳上及颠顶疼痛;另一方面,郁火乘犯脾胃,致使中焦脾胃升降失常,胃虚肠寒,而下利日久不愈。 最后形成上热下寒,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之证。若单治上热则下寒益甚, 但治下寒则上热不去, 所以当上下同治, 寒热并施, 最为恰当。
患者久病,气血阴阳已虚, 所以又当兼顾正气,调补气血阴阳,这与乌梅丸的组方特点不谋而合,故以乌梅汤治之,7剂而头痛大减。再加葛根,川芎,赤芍,牡丹皮活血通脉以愈头枕之遗痛,加炒白术、煨肉豆蔻、炒山药、炒薏苡仁助健脾涩肠以止泻,炙甘草以助补益虚损之用,最后头痛消失,晨泻减轻,饮食生活将息调节以图根愈。
乌梅丸的功能是驱虫。
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黄褐色的水丸或棕黑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苦,酸(水丸);味微甜、苦、酸(大蜜丸)。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
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记载:“方中乌梅酸温安蛔,涩肠止痢,为君药。花椒、细辛性味辛温,辛可伏蛔,温能袪寒并用,共为臣药。附子、干姜、桂枝温脏袪寒;人参、当归养气血,共为佐药。去放全方共奏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
扩展资料:
乌梅丸方最早治蛔厥证的是1800多年前的东汉名医张仲景,他创制了这首驱蛔良方,并记载在《伤寒杂病论》里。现在使用的乌梅丸,沿用其处方和功用,只是制造方法与从前的有差别。乌梅丸目前有大蜜丸和水丸两个规格。
云南制售乌梅丸较早。有明确记载的是,昆明开设的几家老字号药铺,如清代咸丰丁巳年(1857)开设的福林堂、清光绪十八年(1893)开设的寅生堂中药铺等,都制售过乌梅丸。代代相传,生产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梅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