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部位,分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具体位置:上丹田在在两眉间印堂穴;中丹田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分,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有说在脐上神阙,又称祖窍,有说为足掌心之涌泉穴,其说不一。
丹田在何处,说法不一。多数气功家认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叫“泥丸”,在头顶百会穴,有的说在两眉间印堂穴。中丹田叫“绛宫”,在胸部膻中穴。
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还有人认为丹田在脐上,又称祖窍。也有人说巨阙穴为中丹田,又名灵台。下丹田为足掌心之涌泉。其说不一。
练丹田气最简的方法:
1、深吸一口气,尽量将气往下(即丹田位置)压,使小腹用力向外扩张。
2、屏住呼吸三秒左右(随着训练的进阶可逐步加长时间)。
3、上下牙微微闭合,舌尖抵住上齿背发si音,发声的强弱保持一致,目的是控制气息均匀呼出,直到气息用尽、小腹感到胀痛为止。
4、每日早晚各练习四次,若发觉自己已经能够自由控制气息,可改发mi、ma音,进一步加强训练。
按照道教的说法,丹田分为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在两眉之间,中丹田在心脏下方两乳之间,而下丹田则在肚脐下小腹部。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的位置处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线上,并且处于一条直线上。
丹田的位置
所谓的丹田是道教在修炼内丹中精气神的时候所用的术语,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位于一条直线上。丹田并不是穴位,而是指的人体部位。
还有就是在中医看来,丹田指的是针灸穴位名,分别是以百会为中心的上丹田,以肚脐为中心的中丹田以及以会阴为中心的下丹田。
再就是气功家们的说法,上丹田在两眉之间的印堂穴,中丹田在胸部膻中穴,而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包括关元、气海、神阙等穴位。
还有就是佛教里关于丹田位置的说法,上丹田在两眉间,中丹田在心窝,而下丹田则在脐下三寸的位置。
所谓的“气沉丹田”就是一种呼吸配合意识的一种呼吸方法,是用深长的呼吸配合下沉的意念,因此产生了呼进去的气体有种下沉的感觉。
一般现在练瑜伽、静坐或打太极拳的时候,常常会用到气沉丹田的方法。气沉丹田不仅可以强身治病,还能促进胃肠肝活动等功效。
上丹田,从下巴算起,头部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眉之间的印堂穴。)
中丹田,从下阴算起,躯干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乳头的膻中穴)。
下丹田,从脚部算起,身高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脐下三寸的关元穴)
丹田,是道家内丹术丹成呈现之处,炼丹时意守之处。原是道教修炼内丹中的精气神时用的术语,位置处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线上。
扩展资料
上丹田在头部,头部为诸阳之会,凡气虚下陷,头部怕风寒,以及脑贫血、低血压病人,可意守上丹田,但初学气功者,不要马上意守上丹田,以免气机上窜引起头晕;阳盛的病人(如心火上炎、肝阳上亢、高血压)也不要意守上丹田。
中丹田:为膻中所在,为自承浆下十二层楼(指喉管)至黄庭(指人体内中虚空窍,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为阳,有肝胆脾均各自专职,共同耕种心田,故有“我家专种自家田,可育灵苗活万年……灌溉须凭上谷泉(指舌顶上颚,所谓白头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鹊桥),有朝一日功行满,便是蓬莱大罗仙。”
中丹田在胸部,如病人是中气下陷,妇女月经过多,可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闷,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脐下,或有称之为气海,藏命之所,以织女代表肾为阴性。
按道家以织女喻肾,为真阴,在卦为坎;以牛郎喻心,为真阳,在卦为离,阴阳合则为真夫妻,阴阳合则生丹药,所以还有坎离交媾,男女媾精阴阳合而生丹药之喻。心肾交,水火交,龙虎交之类等等,也都是指练功中之术语。图中“水火交炼池”即喻心肾相交之处所。
下丹田,是练功诱导得气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锻炼体液系统,激发体内的能量物质,以调节、充实体液循环,提高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激能性效应。这对人体充实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用。
历代气功家多主张意守下丹田;因为这个部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
《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所以气功家多以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
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丹田词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