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要在春、秋两季打,最好是3、4月和9、10月,因为这段时间温度正合适,不冷不热,耳朵不容易发炎,夏天会出很多汗,洗发洗澡量大大增加,水碰到伤口的机会也变多,发炎几率也大一些。冬天天气较冷,耳朵有伤口就容易生冻疮,导致耳朵红肿难以愈合。其实打耳洞的季节只是外在因素,只要选择正确的穿耳方法,以及做好防发炎护理,不管什么季节打,都有可以做到耳洞不发炎、好得快。(打耳洞前几个星期里不易碰水,洗头洗澡要注意,最好每天消炎)。
酒精或双氧水是要必备的,每天要清洁消毒耳洞,耳钉千万不要摘,只擦耳洞前后缝隙就可以了(耳塞不要戴太紧,前后要留点缝隙,透气易于护理),清洁消毒后最好涂一点药膏(红霉素或百多邦),用消毒后的牙签挑一点涂在耳洞前后的缝隙里就可以了,然后把耳钉前后推拉一下,左右转动,保证药水浸到耳洞里面去。注意洗完澡以后一定要消毒,或者起码用卫生棉球把水吸干净,否则很容易就发炎了。
打耳洞就是为了在耳朵上挂耳环塞耳坠、耳玎等之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亦然或更甚。考古学家在北京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就已发现用贝壳做的项链,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初期,消费资料十分匮乏,人类生活十分艰苦,依然不忘装扮自己。这时虽然还没有发现耳环、耳玎、耳坠等耳饰,但估计耳饰的出现也不会太晚。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蔚县古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枚铜质耳环,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耳环实物,它的形制非常简单,仅仅用一根较粗的铜丝弯曲而成。这个遗址的年代,相当于历史上的夏朝,距今约有4000多年。因此估计中国人打耳洞戴耳饰应该比此略早,大约在4000多年至5000千年前,也就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古人也是很早就戴耳饰了。《山海经 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又《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又:《说文》:“珥,瑱也”( 瑱:音tian去声,以玉塞耳)。“珥”作动词用意思是“贯耳”,就是穿耳朵。“玉珥”就是玉制的耳钉。这些文献记载说明了我国古代不管是“东海之渚”还是“北海之渚儋耳之国”的居民都打耳洞戴耳饰。而且耳饰的形状也丰富多彩,有玉制的耳玎(玉珥),也有玉或金属制作的蛇形耳坠。
因为越来越多的男生发现打了耳洞以后很好看。
打耳洞的男生越来越多这正常啊,就好像女生想要打耳钉一样,男生也有想要好看的权利。所谓的男女平等,指的就是男生也像女生一样有自己的权利选择他们想要的外表。如果女生可以化妆打耳钉,那么男生也可以。他们也是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子。
首先,我们的审美观点在变化,过去我们认为只有女性才可以打耳洞,戴耳饰,彰显温柔美丽的女性气质,好看的耳饰总能把目光吸引过来。
而现在,男生打耳洞也变得比较普遍了,一开始会觉得很奇怪,甚至觉得这个男神娘娘的,但是当见过越来越多的男生这么做之后,其实觉得还蛮好看的,也很独特很有个性,特别是高颜值男生戴耳钉很迷人。
其次,这是一种跟风。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两个男生打耳洞,戴耳钉,那我们会觉得这两个人就是另类,就是奇葩。
但是当越来越多男生跟风以后,逐渐形成一种文化,后来也就不足为怪了,男生之间也是喜欢跟风的,看别人打耳洞很炫酷的样子,也要自己试一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跟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这是一种个性化。有些男生喜欢打耳洞,而有些人还是传统的观点拒绝打耳洞。打耳洞的男生普遍都是追求个性、时尚的,就是想和别人不一样,制造个性化特征。打扮自己为的是取悦自己,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这又是一种个性化的在外在表现。
对于男生打耳洞,我持中立的态度,其实大家有争议的点在于违反了传统,那么其实,我们思想观念里应该推陈出新,打破传统,试着接受现代化气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