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便血主要指儿童肛门所排出的大便中存在带血的现象,包括大便带血或全为便血。可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导致的便血,前者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排柏油样便后者主要表现为黑便或便血,色鲜红、暗红或果酱样,可混有黏液、脓液,急性大出血时亦可伴有呕血。
便血的病因将其分为:全身性疾病、消化道疾病、肛周疾病和其他疾病。
全身性疾病:过敏性紫癜(HSP):
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免疫复合物作用于全身多系统的小血管引起广泛的变态反应性小血管炎症,通常发生于病毒感染后,体格检查可见皮肤紫癜性皮疹,HSP累及胃肠道者可出现便血并伴有明显腹痛,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大量鲜红色血便或黑便。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
HUS是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三联征为特点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少尿、无尿或尿血,HUS累及胃肠道者可出现HUS结肠炎,通常在3 10d后出现血性腹泻,伴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
消化道疾病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引起的便血多为间歇性,出血量较少,常表现为慢性无痛性便血,色鲜红,一般不与粪便相混,位于结肠近端的息肉便血可呈现暗红色,与粪便相混。结直肠息肉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儿童,但多见于3 5岁的幼年。
过敏性结肠炎(allergiccolitis,AC)
儿童AC最常见于对牛奶或大豆蛋白的炎症反应,患儿可出现腹泻、大便隐血或肉眼可见的便血。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
IBD是慢性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约25%患者发生于儿童期和青春期。UC病程多在4 6周以上,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多伴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其便血量的多少与病情的轻重相关。CD的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少数患儿可表现为便血。
肠套叠是肠段进入相邻肠管的内陷,以儿童最多见,其中又以2岁以下者居多。临床常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果酱样血便、腹部腊肠样包块。肠套叠便血多于发病后6 12h出现,以黏液胶冻状果酱样血便为特点,由于套叠时肠系膜被嵌在肠壁间,造成血液循环障碍,黏膜渗血与肠黏液混合形成暗红色胶冻样液体。
先天性肠扭转不良
先天性肠扭转不良是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肠旋转和肠道固定失败,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发生扭曲,进而引起肠扭转或肠梗阻。该病通常发生在狭窄的肠系膜周围,是儿童外科急症之一。由于肠系膜血管扭曲,导致肠管缺血,其典型症状是阵发性腹痛和间歇性呕吐,亦可出现腹部膨隆、便血或腹膜炎,随着肠管逐渐坏死,可能会出现腹壁红斑,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临床上约20%的病例存在黑粪症或鲜红色血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
NEC也是需紧急手术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是由于通过未成熟肠上皮的细菌移位引起的相对肠缺血和肠道感染,NEC的风险因素包括细菌定植、配方喂养、肠缺血和早产。患儿可能出现隐匿性或活动性大出血,在临床失代偿的情况下,亦可出现腹胀,呕吐或腹泻,回肠、盲肠和右结肠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disease,HD)
HD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为1/(5000 10000),男/女占比约4 1,最常见于胎粪延迟的新生儿,临床可表现为血性腹泻且常伴有中毒症状、嗜睡或发热,其并发症包括HD相关性肠炎,便血可能危及生命,应及时行抗感染、补液和结肠灌洗等治疗,病情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肛周疾病肛裂
肛裂是儿童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年龄较小儿童无法准确表达痛苦,可能会表现为哭闹不安、拱背或肌肉紧张等。肛裂引起的出血,血液通常不混合在大便内,而在粪便的表面观察到,或尿布、卫生纸上可见鲜红色血丝,肛门检查时,肛周皮肤可见裂缝,截石位6点、12点尤为常见。
痔疮
痔疮在儿童中较为罕见,临床可表现为肛内肿物脱出、便血或肛门瘙痒,其便血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合,多呈间歇性,排便时手纸染血、滴血或射血。
其他疾病吞咽母体血、术后吻合口溃疡等。
儿童便血是什么原因?
儿童便血的常见原因有:肛裂、痔疮、肠息肉、胃肠道憩室、肠套叠、肠道血管瘤(先天畸形)、急性坏死性肠炎、痢疾、血液系统疾病等,需及时就诊查找病因。
4.急性肠套叠:为儿童常见急腹症,也可出现便血。多见于3岁内小儿,尤其4-10月龄婴儿。症状主要是便血,呈果酱样大便,同时因腹痛而阵发性哭闹。
5.急性坏死性肠炎:常于夏秋季发病,可有不洁饮食史,发病急骤,表现为便血、急性腹痛,多由脐周或上中腹开始,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痛并阵发加剧。
6.痢疾:症状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7.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可伴牙龈出血,鼻衄等其它系统出现表现。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赵丽斯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不太好下定论,通常来讲有时因躁火,热气重,宝宝尚小,最好咨询儿科
颜色鲜红是下消化道,暗红是上消化道,能看见血看看孩子是不是干燥,排便时划伤肛门所致。
有可能肠道有问题,去医院看看吧
严重的话,可能肠套叠,直肠炎。看看宝宝情况怎么样,精神不好的话,建议大便送检。
应该病毒感染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宝宝是否健康除了看精神、食欲外,还可以从其大便来观察。正常的宝宝大便是一天3次左右,呈金黄色软状,偶有伴少量奶瓣。那么,宝宝大便有泡沫和 宝宝大便滴血怎么回事 ?
宝宝大便滴血怎么回事宝宝大便出血,听起来就让人害怕。家里的宝宝如果大便出血,父母们更是担心不已。一般来讲,偶尔大便伴有血色物,不会危及到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是宝宝如果经常大便出血,就要去医院观察,有必要可以化验一下排泄物,提前做好准备。宝宝大便滴血有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引起的:
1、梅克尔憩室:这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是由于发育异常而在肠壁上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两岁以内小儿。便血特点为突然大量血便,先黑后红。
2、肛裂:肛裂是指肛门口边缘的裂伤,多见于两岁左右的婴幼儿。便血特点炎肛门有点滴鲜血,同时们有排便痛,当孩子解大便时就会哭闹不安,大便干硬。肛裂若处理不当,则可诱发肛瘘。
3、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坏死性肠炎便血特点为赤豆汤、洗肉水样,腥臭味,同时伴有高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出现休克。
4、急性肠套叠:肠套叠是婴儿时期最觉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两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婴儿。便血特点为果酱样大便。
病儿会因腹痛引起阵发性哭闹、呕吐。肠套叠早期的病儿,多采用空气灌肠,进行复位治疗,如果病情到晚期,只能通过手术治疗。
5、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小儿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同见于3-6岁儿童。便血便血特点为排便终了时出现鲜血,量少,不与粪便混杂。
息肉通常长在肠壁的粘膜上,好像一个带蒂的肉疙瘩,通常如黄豆或蚕豆大小。如果息肉不止一个(多发性),则应进行手术治疗。憩室位于回肠末段,因可能含有异们的胃动膜或胰腺组织,所以会发生溃疡出血。若出血最多,可引起休克,反复便血可导致贫血。
宝宝便血的分类1、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可分为:
潜血:少许消化道出血,肉眼看不到或不能分辨,需通过化验才能判定。
少量便血:仅仅从肛门排少许血便,或内裤沾染少量血便。
大量便血:短期内大量便血,24小时内出血超过全身总血容量的15%~25%。
2、根据出血颜色可分为:
新鲜血便:颜色鲜红多数为接近肛门部位出血和急性大量出血。
陈旧血便:颜色暗红混有血凝块,多为距离肛门较远部位的肠道出血。
果酱样血便:颜色暗红混有黏液,是典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血便。
黑便:为小肠或胃的缓慢出血。
3、根据出血原因可分为:
全身性疾病:如出血性疾病、感染、过敏性紫癜、维生素K缺乏等。
肠道自身疾病:小肠:急性肠套叠、肠梗阻等。结肠: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肛门:肛裂、内、外痔疮等。
精彩推荐: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 婴儿打嗝怎么办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溶血性黄疸能吃母乳吗宝宝拉肚子屁股红怎么办 新生儿能睡摇篮吗 怎样选择宝宝按摩油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