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疫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二、乙肝疫苗,是防止乙肝发生的,常用的是基因重组乙肝疫苗;
三、脊髓灰质炎混合疫苗,包括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
四、百白破三联制剂;
五、麻风疫苗;
六、麻腮风疫苗;
七、乙脑疫苗;
八、流行性脑脊髓炎,流脑疫苗。
这些是规定的国家的一类疫苗,还有特殊临时情况,政府应急让人能接种的疫苗都属于一类疫苗。
1、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2、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3、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4、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6、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7、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8、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9、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10、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1、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12、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13、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14、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15、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16岁:精白破(第二次)。
扩展资料
预防
注射疫苗多数时候是一种可以激起个体自然防御机制的医疗行为,以预防未来可能得到的疾病,这种疫苗注射特称为预防接种。
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小儿麻痹、B型流感嗜血杆菌、乙型肝炎、结核(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效果仍未获得学界一致认同,因此美国、比利时和荷兰都未采用此疫苗。)、痳疹、德国麻疹、腮腺炎,都是目前最常见的疫苗种类。
由于需要以疫苗防范的疾病非常多,因此为简化繁复的注射程序,有些实验室致力发展多效疫苗,而目前已经使用的至少有“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Di-Te-Per)以及“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MMR)。
由于并非所有疫苗都可同时施打,因此新生儿需接受的疫苗种类仍相当繁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疫苗注射
我国根据财政状况和防病规划,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免费接种。用于儿童常规免疫接种、补充免疫和应急接种。
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主要用于常规免疫没有覆盖的人群接种。
第一类疫苗
1、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
2、市卫生计生委统一采购分送
目前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的第一类疫苗,如卡介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减毒疫苗。
第二类疫苗
二类疫苗有3种购销模式。
1、市疾控中心统一购入,分送各区县疾控中心,再送接种门诊
2、区县疾控中心购入,再分送各接种门诊
3、接种门诊直接购入,但这种情况非常少。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与一类疫苗同类的精制品或进口品属自费疫苗范畴,主要包括狂犬疫苗、狂犬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肺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成人麻风腮疫苗、流脑A+C疫苗等。如此次长春疫苗事件涉及疫苗均为第二类疫苗。
分别是什么
按其性质划分,可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组分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等按剂型划分,可分为液体疫苗、冻干疫苗按成分划分,可分为普通疫苗、提纯疫苗按品种划分,可分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按含吸附剂划分,可分为吸附疫苗、非吸附疫苗按使用方法划分,可分为注射用、划痕用、口服用、喷雾用等。
虽然疫苗的分类方法很多,但常用的分类方法还是依据疫苗性质来划分。
疫苗一类和二类的区分与重要性无关
很多家长不了解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是如何划分的,认为第一类疫苗比第二类疫苗更重要、更有效、更安全。其实不然。
一类和二类的区分不单单是以疾病的危害性作为标准,更不是以疫苗的接种效果或者安全性来区分。其中有的二类疫苗预防的疾病,危害也更大。例如,流感因其病毒基因易变异,年年季节流行,是世界卫生组织开展全球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监测的唯一传染病。再如,肺炎球菌性疾病及疟疾是世卫组织高度优先推荐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某种疫苗是纳入一类疫苗还是二类疫苗是结合疾病发病率、传播因素、流行强度及危害程度,经济水平及政府承受能力、疫苗生产因素等因素综合确定的。第一类疫苗与第二类疫苗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会有更多二类疫苗将会被纳入一类疫苗的范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