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针灸穴位

常用针灸穴位,第1张

针灸 是传统 中医 里的一种 治疗方法 ,对于很多 疾病 有非常突出的治疗效果,那么常用的针灸 穴位 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常用针灸穴位

1. 尺泽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 咳嗽 、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 性病 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 中暑 、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 孔最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5~1寸。

3. 列缺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 自然 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4. 鱼际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

    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6.商阳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 妇 产科 病证。

操作: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8.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 腹痛 , 腹泻 ③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8~1.2寸。

9.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热病③高 血压 ④癫狂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⑥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⑦瘾疹、 湿疹 、瘰疬等皮、 外科 疾患。

操作:直刺0.5~1寸。

10.肩髃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②瘾疹。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肩周炎 宜向肩关节直刺,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

11.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 鼻塞 、鼽衄、口歪等局部病证②胆道蛔虫症。

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12.地仓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角歪斜、流涎、三叉 神经 痛等面局部病证。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13.下关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①牙关不利、三叉 神经痛 、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②耳聋、 耳鸣 、聤耳等耳疾。

操作: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折针。

14.头维

定位:当额角发际上 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操作:平刺0.5~1寸。

15.天枢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①腹痛、腹胀、 便秘 、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 月经不调 、 痛经 等 妇科 疾患。

操作:直刺1~1.5寸。《千金》:孕妇不可灸。

16.梁丘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①急性胃病②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操作:直刺1~1.2寸。

17.犊鼻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又名外膝眼。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搡作:向后内斜刺0.5~1寸。

18.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① 胃痛 、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 保健 要穴。

操作: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19.条口

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①下肢痿痹,转筋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

操作:直刺1~1.5寸。

20.丰隆

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中指)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④下肢痿痹⑤腹胀,便秘。

操作:直刺1~1.5寸。

21.内庭

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②热病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22.公孙

定位: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操作: 直刺0.6~1.2寸。

23.三阴交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 泌尿 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24.地机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主治: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 妇科病 证②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③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操作:直刺1~2寸。

25.阴陵泉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②膝痛。

操作:直刺1~2寸。

26.血海

定位: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证②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 皮肤病 。

操作:直刺1~1.5寸。

27.通里

定位: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①心悸、怔忡等心病②舌强不语,暴喑③腕臂痛。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28.神门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

29.后溪

定位: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②耳聋,目赤③癫狂痫④疟疾。

操作:直刺0.5~1寸。 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30.天宗

定位: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主治: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②气喘。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31.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②齿痛。

操作:张口,直刺1~1.5寸。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

32.攒竹

定位: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主治: ①头痛,眉棱骨痛②眼睑 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目部病证③呃逆。

操作: 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0.5~0.8寸。禁灸。

33.天柱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主治: ①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等痹证②鼻塞 ③癫狂痫④热病。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34.肺俞

定位: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操作: 斜刺0.5~0.8寸。

35.膈俞

定位: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证② 贫血 ③瘾疹,皮肤 瘙痒 ④潮热,盗汗。

操作: 斜刺0.5~0.8寸。

36.胃俞

定位: 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操作: 斜刺0.5~0.8寸。

37.肾俞

定位: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 头晕 、耳鸣、耳聋、腰酸痛等 肾虚 病证②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生殖泌尿系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0.5~1寸。

38.大肠俞

定位: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腰腿痛②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操作: 直刺0.8~1.2寸。

39.次髎

定位: 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主治: 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病证②小便不利③遗精④疝气⑤腰骶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1.5寸。

40.委中

定位: 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遗尿④ 丹毒。

操作: 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41.秩边

定位: 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 ①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小便不利③便秘,痔疾④阴痛。

操作: 直刺1.5~2寸。

42.承山

定位: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

主治: ①腰腿拘急、疼痛②痔疾,便秘。

操作: 直刺1~2寸。不宜做过强的刺激,以免引起腓肠肌痉挛。

43.昆仑

定位: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①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等痛证② 癫痫 ③滞产。

操作: 直刺0.5~0.8寸。孕妇禁用,经期慎用。

44.申脉

定位: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 ①头痛,眩晕②癫狂痫证、失眠等神志疾患③腰腿酸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45.至阴

定位: 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 ①胎位不正,滞产②头痛,目痛③鼻塞,鼻衄。

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46.涌泉

定位: 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主治: ①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疗,及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病患②头痛,头晕,目眩③咯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证④大便难,小便不利⑤奔豚气 ⑥足心热。

操作: 直刺0.5~0.8寸。临床常用灸法或药物贴敷。

47.太溪

定位: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主治: 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

操作: 直刺0.5~0.8寸。

48.照海

定位: 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 ①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④小便频数,癃闭。

操作: 直刺0.5~0.8寸

49.内关

定位: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①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③中风④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⑤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⑥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5~1寸。

50.大陵

定位: 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①心痛,心悸,胸胁满痛②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病证③喜笑悲恐、癫狂痫等神志疾患④臂、手挛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51中冲

定位: 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52.外关

定位: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 ①热病②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③瘰疬④胁肋痛⑤上肢痿痹不遂。

操作: 直刺0.5~1寸。

53.支沟

定位: 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 ①便秘②耳鸣,耳聋③暴喑④瘰疬⑤胁肋疼痛⑥热病。

操作: 直刺0.5~1寸。

54.翳风

定位: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耳鸣、耳聋等耳疾②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等面、口病证⑧瘰疬。

操作: 直刺0.5~1寸。

55.风池

定位: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 ①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② 感冒 、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③颈项强痛。

操作: 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56.肩井

定位: 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 ①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②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③瘰疬。

操作: 直刺0.5~0.8寸。内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57.环跳

定位: 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 ①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②风疹。

操作: 直刺2~3寸。

58.阳陵泉

定位: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 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③小儿惊风。

操作: 直刺1~1.5寸。

59.悬钟

定位: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 ①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②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0.5~0.8寸。

60.行间 荥穴

定位: 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主治: ①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所致的头目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阴中痛、疝气④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⑤胸胁满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61.太冲

定位: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 ①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④癃闭,遗尿⑤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62.期门

定位: 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 ①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②奔豚气③乳痈。

操作: 斜刺或半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63.腰阳关

定位: 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主治: ①腰骶疼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等 男科 病证。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64.命门

定位: 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性病证④小腹冷痛,腹泻。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65.大椎

定位: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①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②骨蒸潮热③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④项强,脊痛⑤风疹, 痤疮 。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

66.百会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 ①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病等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④ 脱肛 、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毁的下陷性病证。

操作: 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灸法壮数不能太多,头顶皮薄)

67.神庭

定位: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 ①癫狂痫、失眠、惊悸②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③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

操作: 平刺0.5~0.8寸。

68.水沟

定位: 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 呼吸 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③闪挫腰痛。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

69.中极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 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 产后 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70.关元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 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②少腹疼痛,疝气③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④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⑤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证⑥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71.气海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 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③小便不利,遗尿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72.神阙

定位: 脐窝中央。

主治: ①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③水肿,小便不利。

操作: 一般不针,多用艾条灸或艾炷隔盐灸法。

73.中脘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中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②黄疸②癫狂,脏躁。

操作: 直刺1~1.5寸。

74.膻中

定位: 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主治: 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②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胸乳病证。

操作: 平刺0.3~0.5寸。

75.四神聪

定位: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主治: ①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证②目疾。

操作: 平刺0.5~0.8寸。

76.印堂

定位: 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主治: ①痴呆、痫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眩晕③鼻衄,鼻渊④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操作: 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77.太阳

定位: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 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

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78.定喘

定位: 在背上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 ① 哮喘 ,咳嗽②肩背痛,落枕。操作: 直刺0.5~0.8寸。

79.夹脊

定位: 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主治: 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操作: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

80.十宣

定位: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主治: ①昏迷②癫痫③高热,咽喉肿痛④手指麻木。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地神穴,上肢部奇穴。位于手拇指与掌交界之横纹中点,左右手各1穴,主治疾病。自缢死(假死),休克等病症。〖刺灸法〗针0.1~0.3寸,得气时酸麻感至指尖。艾炷炙3~7壮。

有的经验说还可以治疗高血压。阳萎早泄,可针灸,艾灸,点穴按压,但是文献中没有这记载,是医生的经验吧

《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凡属实热的病证应泻宜针;凡属虚寒的病证应补宜灸。但又不能完全以补泻来分针灸,而是针亦有补泻,灸亦有补泻,要在方法上运用技巧。

灸疗原则大致如下: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佳;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对症调养

1、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膈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

【支气管哮喘】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三伏天灸大椎穴。

【肺炎】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

【肺化脓症】大椎、肺俞、孔最、足三里。

【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

【肺癌】肺俞、膏盲、中府、孔最、足三里。

【胸膜炎】肩井、风门、至阳、膈俞、肝俞、期门、中脘、支沟、郄门、阳陵泉、外丘。

2、常见症状及杂病

【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

【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腹痛】 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髎、委中、承山。

【脚跟痛】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

【便秘】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

【便血(肠出血)】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休克】百会、神阙、大陵、足三里、人中。

【惊厥】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

【失语】哑门、廉泉、天突、内关、通里、合谷。

【疟疾】大椎、间使、足三里、后溪。

【身体虚弱】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中毒】筑宾灸能下胎毒、药毒。水毒取肾俞,食物中毒取大肠俞。

【输血输液反应】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

【血沉速率快】大椎、阳陵泉、膈俞。

3、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百会(轻灸)、风池、人迎、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

【中风预防】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一次。

2)膝眼灸,灸疗时间稍长,建议60分钟以上。

3)百会、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

4)足三里、绝骨。

以上任选一方。

【动脉硬化】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

【心功能亢进】心俞、膻中、巨阙、郄门、内关、阴郄、神门、足三里。

【冠心病】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

【心律失常】同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俞、脾俞、肾俞、郄门、内关、中脘、足三里。

【无脉症】心俞、曲池、尺泽、内关、通里、太渊、列缺。

4、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膈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

【白血病】膈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

【紫癜】风门、膈俞、中脘、曲池、风市、足三里、筑宾。

【白细胞减少症】大椎、膈俞、脾俞、足三里、关元。

5、消化系统疾病

【口腔炎】颊车、地仓、下关、曲池、合谷、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下牙痛】颊车、大迎、下关、温溜、合谷、三间。

【齿龈痛】手三里、曲池、厥阴俞。

【食管痉挛】膻中、巨阙、中脘、内关、膈俞、至阳、足三里、内廷。

【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

【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

【胃酸过多症】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

【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

【胃扩张】上脘、中脘、气海、至阳、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胃下垂】百会、中脘、大横、气海、胃俞、上巨虚、足三里。

【十二指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胃仓、滑肉门。

【肠绞痛】天枢、神阙(膈盐灸)、气海、大巨、大肠俞、足三里。

【阑尾炎】下脘、气海、大巨、大肠俞、温溜、梁丘、阑尾穴、合谷、上巨虚,急性者宜多灸。

【肠梗阻】中脘、气海、天枢、命门、大肠俞、肾俞、阳池、足三里。

【肠道蛔虫症(蛔厥)急救】膈盐灸神阙数十至百壮。

【胆道蛔虫症】胆俞、日月、期门、阳陵泉。

【胆结石】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右侧穴治疗。

【胆囊炎】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双侧穴位。

【肝脏疾患】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

【黄疸型肝炎】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脾俞。

【肝功能异常】至阳、膈俞、胆俞、中脘、阳陵泉,灸法有良效。

【食欲缺乏、消化不良】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细菌性痢疾】气海、上巨虚、天枢。发热加合谷、曲池;湿重加阴陵泉。据统计,治愈率90%以上。

可酌情配:梁丘、昆仑、足三里、大肠俞、次髎、大椎。

【结肠炎(慢性腹泻、鸡鸣泄)】中脘、天枢、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

【开刀后腹胀】足三里、内廷、公孙。

【结肠炎】天枢、足三里。良效。

【脱岗】百会、命门、次髎、秩边、长强、承山、合谷。

【腹膜炎】中脘、水分、天枢、气海、水道、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

【食管癌】膈俞、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

【胃癌】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筑宾。

【肝硬化】至阳、肝俞、期门、上脘、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原发性肝癌】至阳、肝俞、期门、上脘、水分、阴陵泉、三阴交、丘墟、阳陵泉。

6、神经系统疾病

【中风(脑出血)】病初发艾条灸百会5-10分钟,使血管收缩,足三里、三阴交各用艾灸仪灸20-30分钟,降低血压,防止出血。

【偏瘫(中风后遗症)】

天柱、心俞、肝俞、肾俞、曲池。

上肢瘫:曲池、合谷、臑(nao)俞、手三里、阳池。

下肢瘫:秩边、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三阴交。

【癔症(脏燥病)】

抑郁性(不语)膻中、内关。必要时刺人中。

兴奋性(狂躁):膻中、内关、神门、足三里、太冲。

内服方:甘麦大枣汤加味:小麦30克,大枣10枚,甘草、远志10克,炒枣仁、牡蛎各15克,水煎服,连服数10剂,有良效。

【神经衰弱】百会、风池、大椎、心俞、肝俞、肾俞、中脘、曲池、神门、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失眠】心俞、肾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嗜眠】百会、风池、神门、足三里、太冲。

【精神分裂症】风府、大椎、身柱、心俞、神门、大陵、足三里。

【癫痫】百会、风府、陶道、心俞、肝俞、鸠尾、后溪、间使、太冲、丰隆、身柱,甚效。

【舞蹈病】曲池、手三里、合谷、风池、大椎、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冲。

【三叉神经痛】上支痛:阳白、太阳、悬颅、颊车、列缺、赞竹。中支痛:上关、下关、听会、颧髎、合谷。下支痛:颊车、翳风、大迎、合谷、侠溪。

【咽喉麻痹(吞咽困难)】天突、廉泉、手三里、鱼际、少商、身柱、照海。

【肋间神经痛】膻中、巨阙、期门、章门、膈俞、胆俞、至阳、少海、郄门、阳陵泉、支沟、丘墟、地机。

【桡神经痛】肩髃、曲池、手三里、偏历、合谷、四渎。

【正中神经痛】曲池、郄门、内关、劳宫。

【腰神经痛】肾俞、命门、次髎、十七椎下、委中、太溪。

【股神经痛】环跳、居髎、伏兔、风市、血海、阴陵泉。

【坐骨神经痛】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秩边、殷门、委中、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灸。

【脊髓炎】大椎、大杼、身柱、筋缩、肾俞、阳关、次髎、中极、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穴。

【颜面神经麻痹】太阳、阳白、颊车、地仓、睛明(针)、翳风、听会、风池、合谷、内廷,膈姜灸法效佳。

【尺神经麻痹】少海、支正、通里、神门。

【上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风池、天柱、大椎、肩髃、曲池、合谷、外关、尺泽。

【指间肌萎缩】八邪。

【下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环跳、髀关、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绝骨。

【呼吸肌麻痹】风池、天柱、大椎、肺俞、膈俞、天突、膻中、孔最、内关、足三里。

【膈肌痉挛(呃逆)】膈俞、天突、足三里、三阴交、行间。

【腓肠肌痉挛】委中、合阳、承山。

【多发性神经根炎】夹脊穴每次选4——6点交替施灸,上下肢取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八风、八邪。

7、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急、慢性肾炎】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分、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水泉、太溪。

【肾病综合症】肾俞、命门、太溪、京门,随症选穴。

【肾盂肾炎】三焦俞、肾俞、膀胱俞、京门、中极、关元、飞扬、三阴交、水泉。

【肾结核】脾俞、肾俞、京门、中脘、水分、足三里。

【肾萎缩】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分、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水泉、太溪、关元。

【膀胱结核】膀胱俞、此类、中极、委中、飞扬、水道。

【膀胱炎及尿道炎】肾俞、膀胱俞、次髎、气海、水道、中极、阴陵泉、三阴交、金门。

【遗尿症(夜尿)】肾俞、关元、中极、尺泽、足三里、三阴交。

【尿血】命门、神门、血海、三阴交、水泉。

【尿频、尿失禁】肾俞、关元、大赫、中极、尺泽、三阴交、曲泉。

【尿潴留(癃闭)】三焦俞、足三里、阴陵泉、肾俞、关元、大赫、中极、尺泽、三阴交、曲泉。

【阳痿症】肾俞、命门、次髎、中脘、关元、中极、足三里、太溪。

【遗精、早泄】心俞、肾俞、志室、命门、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缩阳症】急灸关元1小时。

【男性不育症】长灸关元、肾俞、三阴交。精子发育不良可用艾灸仪经常温灸双侧睾丸。

8、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脾俞、三焦俞、膏盲俞、肾俞、中脘、水泉、气海、阳池、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

【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池、风门、肾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

【甲状腺功能减退】风池、风门、肾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长期施灸。

9、运动系统疾病

【肩关节】肩髃、秉风、天宗、肩贞、曲池、条口、肩内陵。

【肘关节】曲池、天井、尺泽、手三里、小海、合谷。

【膝关节】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梁丘。

【踝关节】足三里、昆仑、太溪、解溪、丘墟。

【肩周炎(肩凝症、五十肩、楼肩风)】天髎、臑俞、天宗、秉风、肩髃、曲池、条口、四渎、外关,臂膀不能绕向后背者,针斜刺三角肌的前缘肌中。

【脚气】足三里、解溪、绝骨、三阴交、八邪。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关节附近及局部施灸,为必灸之点。

【落枕】天柱、肩井、落枕穴,灸患侧。

【腕关节综合症】阳池、阳溪、大陵、外关、合谷、曲池、列缺。

10、地方病

【大骨节病】

1)全身治疗:大椎、大杼、肾俞、中脘、足三里。

2)局部治疗:取穴同各种关节炎,局部穴位施灸。

【地方性甲状腺肿】肩井、天柱、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局部治疗。

11、外科及皮肤科疾病

【胸腹手术后疼痛】内关、孔最、合谷、足三里、阳陵泉、梁丘、三阴交、内廷,亦可用背部俞穴。

【手术后头痛】百会、风池、大椎、头维、合谷、太冲、申脉。

【上肢手术后疼痛】大椎、肩髃、曲池、合谷、外关。

【下肢手术后疼痛】肾俞、次髎、环跳、足三里、阳陵泉。

【手术后伤口愈合迟缓和疼痛】隔附子饼局部灸或艾灸仪灸。

【头面疖】灵台、手三里、合谷、养老,局部灸60分钟。

【上肢疖】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疖】足三里、阳陵泉、筑宾,局部。

【乳腺炎(乳痈)】肩井、天宗、膻中、足三里,未溃者隔蒜灸疮头,已溃久不收口隔附子饼灸疮口。

【蜂窝组织炎(痈疽)】肩井、风门、委中,疮头隔蒜灸。

【颈淋巴结核(瘰疬)】百劳、肘尖、少海、支沟、阳辅、手三里、曲池、肩井、孔最、风门。

【丹毒】夺命灸(在肩髃与曲池连线中央的略下附近有硬结状的地方,以手指触诊即得),局部灸。

【冻疮】上肢灸曲池和局部,下肢灸足三里和局部。

【骨结核】大杼、膏盲、大椎、足三里及局部灸。

【下肢溃疡】三阴交隔面饼艾绒掺雄黄施灸,治小腿溃烂久不收口,兼用药粉撒布疮面。

外用方:神效臁疮膏:轻粉、乳香各5克,冰片、没药、松香、樟丹各3克。官粉、红粉、血竭花各2克,银珠1克,以上共研细面。香油调敷。

【腱鞘炎】灸局部。

【痔疮】孔最、二白、次髎、秩边、长强(针)、承山。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阳陵泉、太渊、足三里、冲阳(轻灸)、太冲、中封。

【狂犬咬伤】伤处膈蒜灸,可以解毒。

【蛇咬伤】伤处膈蒜灸,可以解毒。

【蜂蝎蛰伤】局部灸可以止痛。

【鸡眼】在病灶局部的中心艾条灸,以知痛为度,长期施灸可以脱落。

【扭伤】局部和对应点灸(在对侧或病灶最痛点相应处)。

【下颌关节综合症】下关、听会、颊车、手三里、合谷。

【荨麻疹】风门、身柱、肩髃、血海、足三里、阳交。

【湿疹】肩髃、曲池、阴陵泉。

【阴囊湿疹或多汗】肾俞、三阴交、阴陵泉、太冲。

【神经性皮炎】艾掺雄黄灸局部,艾条灸,星状散布,勿过多,多灸良效。

【圆形脱发】局部隔姜灸,肾俞、肝俞、足三里、外关、阳陵泉。

【青年座疮】曲池、合谷、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麻风】小海、手三里、曲池、鱼际、承山、丰隆、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然谷、梁丘、涌泉、公孙。

【一切阴疽流注】灸膈俞及局部,灸后反应风热恶寒,体温略增无妨,此病亦长灸。

【一切痈疽】灵台、膈俞局部灸,在病灶之本经取穴针刺。久不收口者用附子饼局部灸。

【橡皮腿】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三阴交、阴陵泉,局部穴位。

【疝气】大敦、太冲、三阴交。

【一切头面疮】曲池、外关。

【一切皮肤病】膈俞、曲池、血海。

【溺水】隔盐重灸神阙,有回阳之功。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肘劳)】用非化脓灸压痛处,直接灸散开多点,多次灸即愈。

12、妇产科疾病

【子宫位置异常】中脘、气海、阳池、肾俞、气海、三阴交、大敦。

【子宫痉挛】中脘、气海、大巨、次髎、阳池、三阴交、阴陵泉。

【子宫附件炎】中脘、气海、大巨、次髎、阳池、三阴交、阴陵泉、归来。

【月经不调】肝俞、肾俞、次髎、关元、归来、三阴交、太冲,

【痛经】气海、归来、命门、次髎、秩边、中都、地机、三阴交、水泉。

【功能性子宫出血】膈俞、肝俞、脾俞、次髎、血海、隐白、大敦(单灸隐白、大敦或选一穴。)

【绝经期综合症】肾俞、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有良效。

【不孕症】关元、子宫、命门、次髎、肾俞、三阴交、地机、长期施灸。

【子宫脱垂】百会、关元、气海俞、三阴交。

【阴缩:两乳及前阴收缩】神阙、关元、中极、会阴、行间。重灸关元良效。

【乳房痛】肩井、足三里、膻中、天宗。

【乳汁不足】膻中、乳根、中脘、阳池、内关、少泽。

【乳汁过多】足临泣、光明、肩井、天宗、脾俞。

【妊娠呕吐】膈俞、上脘、中脘、阳池、内关。

【胎位不正】产前一个月艾灸仪温和灸至阴穴连续多次,每次30分钟有奇效。艾条灸至阳亦佳。

【预防小产】隔盐灸神阙。

【习惯性流产】关元、肝俞、脾俞、命门,提前施灸、超过流产期。

【临产宫缩异常痛】肾俞、次髎、阴陵泉、公孙。

【难产(滞产)】合谷、支沟、三阴交、至阴。

【胎盘滞留】气海、合谷、三阴交。

【胎死腹中】合谷、三阴交(针)、至阴。

【产后出血】血海、大敦。

【白带多】气海俞、次髎、大巨、关元、中极、地机、三阴交。

【子宫癌】大椎、肾俞、次髎、关元、归来、筑宾、三阴交,要长期直接施灸。

13、儿科疾病

【吐乳】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支气管肺炎】身柱、肺俞、肩井、膻中、曲池、孔最、手三里、太渊、丰隆。

【气管炎】风门、肺俞、尺泽、太渊。

【哮喘】身柱、灵台。

【肺门淋巴结核】风门、身柱、膏盲、灵台、肺俞、中脘、孔最。

【百日咳】风门、身柱、肺俞、尺泽。

内服药方:天冬、麦冬、半夏、杏仁、百部、瓜蒌仁、川贝母各10克,橘红6克,用5——6日良效。

【下痢】天枢、大肠俞、合谷、三阴交。阴交。

【腹泻】身柱、大肠俞、天枢、足三里。

【水泄】大肠俞、水分、天枢、足三里。

【消化不良】肺俞、胃俞、中脘、天枢、内廷。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身柱、大杼、中脘、足三里(少灸),直接灸身柱穴良效。要坚持长灸,能改变儿童体质由弱变强。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急性期:大椎、风门、身柱、命门、曲池、合谷。

上肢麻痹:大椎、曲垣、肩禺、曲池、尺泽、支沟、内关、手三里、合谷。

腹肌麻痹:前面局部施灸,后面在相对部位取背部穴。

下肢麻痹:肾俞、次髎、殷门、秩边、承扶、髀关、伏兔、环跳、足三里、委中、承山、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解溪、昆仑、太溪、太冲。在患侧选穴,适当选穴,交替使用。

【小儿夜啼】身柱、中脘、足三里。

【流涎】脾俞、中脘、合谷。

【新生儿破伤风】然谷、神阙。

【拘偻病】身柱、大杼、肾俞、中脘、上巨虚、绝骨。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角孙,直接灸或艾灸仪灸均可,灸患侧,双侧病灸双侧。每日一次,1——3次痊愈。又:翳风、颊车、角孙、手三里、外关。

【新生儿窒息】神阙、内关。

【尿闭】关元、中极、阴陵泉。

身柱之灸:三伏天灸,可促进儿童发育,治疗感冒、呕乳、消化不良、下痢、百日咳、小儿疳症。宜坚持灸,但不宜取穴过多。

14、五官科疾病

【麦粒肿(目疮)】天柱、风池、身柱、肝俞、阳白、太阳、曲池、合谷、内廷、足临泣,此病频发,可连续施灸。

【结膜炎】心俞、肝俞、瞳子髎、攒竹、曲池、足三里、足临泣,局部用针,远处用灸。

【眼睑炎】风门、身柱、脾俞、曲池、足三里、陷谷,局部穴位放血,远端穴位施灸。

【角膜炎】天柱、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

【眼底出血】风池、肝俞、膈俞、合谷、光明、太冲。

【视网膜炎】风池、肝俞、膈俞、合谷、光明、太冲。

【视力模糊】太阳、风池、天柱、肝俞、合谷、养老、足三里、光明。

【夜盲症】肝俞、合谷、足三里、光明。

【视神经炎及萎缩】睛明、球后、承泣、风池、肝俞、光明、足临泣,局部针,远端灸。

【近视】太阳、阳白、风池、肝俞、足三里、光明。

【上眼睑下垂】陷谷。或三阴交。

【鼻炎】上星、迎香、风池、风门、曲池、手三里、合谷。或肺俞。

【额窦炎】上星、迎香、风池、风门、曲池、手三里、合谷。或肺俞。

【中耳炎】听宫、听会、翳风、肾俞、完骨、少海、中渚、太溪。

【耳鸣】听宫、听会、翳风、肾俞、完骨、少海、中渚、太溪

【耳源性眩晕(梅尼埃征)】风池、肾俞、翳风、听会、间使、足三里。发病时头顶皮麻木不仁,单灸百会穴奇效。

【耳中痛】听会、翳风、太溪、四渎、瘛脉、角孙。

【咽喉炎】大杼、风门、大椎、翳风、人迎、尺泽、列缺、少商(放血),速效。

【腭扁桃体炎】风门、大杼、大椎、尺泽、孔最、列缺、少商(放血)、太溪、照海。

【瘊子】用软面将瘊子围起,多灸自落。

【黑痣】在局部用非化脓灸,多灸自落。

15、早老性痴呆

【早老性痴呆】大椎、肾俞、关元、足三里。从40岁以后即可施灸,有防早衰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8153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0
下一篇2023-06-20

随机推荐

  • 名蔻是个什么品牌为什么产品那么便宜!

    化妆品品牌,公司定价比较低。名蔻是胜梅化妆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该公司是一家具备雄厚的科技实力与完善的管理体制,及引进先进高科研技术建立的企业。胜梅工厂已拥有一支铿锵有力的研发团队(教授级专家顾问、在职医学博士和研究生、医学美容专业本科生及

    2023-12-14
    21900
  • 复活草面膜

    复活草面膜挺不错的。复活草面膜的功效是滋润肌肤、补水保湿、提亮肤色、修复淡斑等。复活草面膜中富含复活草提取物,其温和型适用于不同肌肤类型,泡沫轻柔绵密,洗去面部油脂污垢和毛孔深处堆积的老化角质。舒缓滋润干燥缺水肌肤,提升角质层含水量。让您的

    2023-12-14
    18100
  • 请大家给我介绍一下化妆品的品牌,

    兰蔻 迪奥 香奈儿 都是响当当的品牌化妆品就说个兰蔻吧诞生:1935年祖籍:法国创始人:Armand Petitjean(阿曼达·珀蒂让)。凭借着对香水的天才敏感嗅觉、执着不懈的冒险精神,以及他立志让法国品牌在当时已被美国品牌垄

    2023-12-14
    18000
  • jomalone身体乳底部有D37表示什么

    编号。jomalone翻译成中文是祖玛珑的意思,祖玛珑是设计师JoMalone创立的英国化妆品品牌。属于雅诗兰黛集团。质朴的包装,透露着浓厚的英伦风情。jomalone有很多商品种类,包括香水、沐浴露、身体乳等,身体乳底部有D37表示的是产

    2023-12-14
    18200
  • 3月30日燕郊进京的公交车正常运行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知道现在的工作离不开电脑,而且,平时大家长时间地使用电脑,会造成辐射,长时间使用电脑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会导致眼睛干痒,而且还会造成干燥,大家需要注意这样的情况,那么,经常地使用电脑应该吃哪些食物可以防辐射。电脑辐射的危害

    2023-12-14
    24300
  • 巴黎欧莱雅的护肤品怎么样

    巴黎欧莱雅,巴黎欧莱雅是欧莱雅集团旗下知名度最高、历史最为悠久的三大大众化妆品品牌之一,那么巴黎欧莱雅的护肤品怎么样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巴黎欧莱雅的护肤品怎么样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2023-12-14
    16900
  • 年纪在24岁肤色偏黄,中性皮肤选什么化妆品怎么样

    功效上,这个季节你的情况要注重选择一些美白防晒的护肤品。化妆品可以选择一款贴近你肤色略浅一点的粉底。至于品牌,建议你用一些知名品牌,具体根据你个人的消费能力选择。24岁很年轻,不需要过分追求太昂贵的护肤品,注意补水,兼顾美白,就可以了。皮肤

    2023-12-13
    26100
  • 脸上长白毛是怎么回事

    分类:医疗疾病 >> 五官科问题描述:我有几个朋友脸上都有一根长长的白毛,请问是怎么回事啊?是否影响健康? 解析:听人说,那是长寿毛。呵呵,不知是不是真的 不过我以前朋友的脸上也长得有,没什么大碍。后来

    2023-12-13
    23000
  • 司庆主持稿的参考

    篇一: “ 和谐盛世 双庆献礼”表彰大会暨大型文艺演出主持稿1、大合唱(整齐站位后大幕开,灯光聚)8′ 2、宣布开始(大幕闭,开场音乐起,主持人上场)5′ 王:弹指挥间、沧桑巨变,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又是一年秋

    2023-12-13
    216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