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口腔科牙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牙病能引起牙痛,常见的有龋齿、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等。症状主要是牙痛,咀嚼困难,遇冷、热、酸、甜或机械性刺激疼痛加重。治疗时要首先查证病因,对症治疗。按摩是治疗牙痛常用的应急方法。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手足阳明经循经入上下齿,当素体热盛,或嗜食肥甘厚味,胃腑有热,胃火上炎,或风热之邪外袭,入内化火,阳明火盛,循经上蒸,损及脉络而致牙痛。或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或热病伤阴,虚火上炎,灼伤齿络,肾虚髓空,牙齿失于濡养等,而出现牙痛。
1、掐揉内庭:
按摩者用拇指指端和其余四指相对,先掐后揉内庭穴36次,以下肢和足部有放射性酸胀感为宜。
2、按揉足三里:
患者取仰卧位,施术者以拇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稍用力按揉20~100次。牙痛原因较多,中医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而手足阳明经脉分别入络上下齿,龈为胃之络,手足阳明经所过,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壮火则必气血搏结于齿龈之间,不通则痛。虚火则必上炎于齿龈之间,不荣则痛。又“合治内腑”,故取胃经之三穴,取其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3、掐按合谷:
患者取坐位,施术者一手持手,令其手掌侧置,桡侧在上,以另一手食指、中指固定腕部,用拇指甲掐穴处,掐揉5~20次。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该经循行路线分别进入上下齿龈,并环绕口唇,因而能主治唇齿疾病,合谷穴为手阳明经“原穴”,其功能善治多种疼痛疾病,根据临床配伍经验,合谷能加强牙痛的治疗效果,临床尤以风火牙痛疗效最佳。
4、掐压内庭: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施术者以拇指甲着力,稍用力在内庭穴上掐3~5次,一般治疗1次,最长3次,上齿为足阳明所主,下齿为手阳明所主,取内庭穴此乃上病下取,或者取同名经,可达循经远刺止痛之意。
5、一指禅推法:
患者仰卧,施术者用一指禅推法自患侧迎香穴开始,经地仓、下关推至颊车穴,每穴各推2分钟,再自颊车经人中环唇推至承浆穴,如此反复操作3~5遍。
掐揉双侧合谷按揉患侧地仓、下关、颊车穴各1~2分钟,拿和掐揉双侧合谷穴各1分钟。用大鱼际揉法或摩法在患侧轻柔操作约3分钟。
埋线针刀治疗牙痛:
治疗:采用“齿五针”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轻症且首次治疗者,可单纯选择牙五针,用埋线针刀进行穴位埋线即可。若患者症状较重且二次治疗者,可在五针套餐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证选穴,采取相关对症及专科治疗。
定点取穴:
蝶腭神经节点:颧弓下缘、下颌骨乙状切迹内、髁突与冠突之间略下方 1-2cm处。
颊车点: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合谷点: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太冲点: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牙痛点:耳垂正前方正中间处,在耳前下颌骨外缘凹陷处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症状,多因牙齿与牙周局部组织疾患所引起。一般可分为火牙痛和虫牙痛两大类,火牙痛又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三种,虫牙痛即去吃牙痛。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所以牙龈肿痛多属胃火应清胃,牙齿松而痛多属虚火应滋肾。
从经络学角度看,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所以下牙痛多取大肠经穴位,上牙痛多取胃经穴位。
针灸治疗取穴:
(1)翳风
治疗风火牙痛。风火牙痛的特点是牙痛遇风发作或加重,遇冷痛减,受热加重,或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根尖周炎初期。
用翳风治风火牙痛是笔者从著名针灸专家彭静山教授《针灸秘验》一书中看到的,用于临床,果然常有针入痛止之效。究其理,翳风属三焦经学,针之可泻三焦之火,又是祛风要穴,针治牙痛可直达病所,所以对风火牙痛有良效。
(2)内庭
治疗胃火牙痛。胃火牙痛的特点是疼痛剧烈,牙龈红肿,可伴有口渴、口臭、尿黄、便秘、舌苔黄腻等胃热症状,多见于冠周炎、化脓性根尖周炎。
内庭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性擅清热。此穴对多数胃火牙痛有效,若胃火较甚,可加刺下关、颊车等穴,如加服清胃散等清热泻火解毒中药,标本兼治,效果更好。同时应嘱禁食辛辣、牛羊肉等性温助火之品。
(3)太溪
治疗虚火牙痛。虚火牙痛的特点是牙齿隐隐作痛,程度较轻,午后与夜间或过性生活后可能加重,牙龈多不红肿,常出现牙齿松动、咬物无力或牙龈出血。可伴有腰酸、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症状。多见于老年人慢性牙周病,但年轻人患虚火牙痛者也时有多见。
不少虚火牙痛是下午5~7点发作或加重,可于发作前针太溪,往往针后牙痛即不再发作,继针数次,可不复发。
(4)大杼
治疗龋齿或虚火牙痛。张善忱老师在讲授《针灸学》时谈到,自己曾患牙痛,先针常用穴位不效,后想到齿为骨之余,而骨会大杼,所以便自己按压大杼穴,结果按之牙痛即止。
大杼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11个穴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以上这几个穴位都是可以治疗各种牙痛,但注意穴位一定要找准,最好在医师照看下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