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拿碗的姿势是正确的

怎么拿碗的姿势是正确的,第1张

碗要用龙含珠的姿势,四指托碗底,母指扣碗边,不可让指甲伸进碗里。

拇指、食指、中指尽量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就是拿起盖碗的时候,用食指第一指间关节抵住盖碗,拇指和中指抵住盖碗边沿两端,这三个点尽量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才能稳拿住盖碗的同时还防止烫手。

扩展资料

1、端碗时,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2、端碗时不要手心朝上端碗。因为乞丐乞讨时,就是手心朝上托碗;而我们平时吃饭则是用手端碗。因此,这种吃饭的姿势,是需要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注意专的。

3、吃面条、泡馍、饺子等大点的碗最好不要端着,大碗端着很不雅观,自己也很累。值得注意的是,放在桌子上的大碗,在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属嘴凑到碗边去吃,而要用筷子或勺子取食,然后送到嘴里。

吃饭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下面一起来看看吃饭端碗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礼仪知识 。

吃饭端碗礼仪须知

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吃饭时的餐桌礼仪

随着中西饮食 文化 的不断交流,中餐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还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而这种看似最平常不过的中式餐饮,用餐时的礼仪却是有一番讲究的。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 中餐上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务员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脸。在上虾、蟹、鸡等菜肴前,服务员会送上一只小水盂,其中飘着柠檬片或花瓣,作洗……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 饮食礼仪 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孟光接了梁鸿案”那样的日子,但也还是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这里仅举几例,权作参考: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然后入座: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 “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上菜: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后是饭菜。有规格的宴席,热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窝席里的燕窝,海参宴里的海参,鱼翅宴里的鱼翅,应该先上,即所谓最贵的热菜先上。再辅以溜炒烧扒。

宴席里的大致顺序是:

(茶)-在酒家里,因为要等待,所以先来清口茶。但不是必须的。因为古人喝茶多是单独的。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饭)-如果还没吃饱

水果-爽口,消腻

此顺序非一成不变,如水果有时可以算在冷盘里上,点心可以算在热菜里上。

较浓的汤菜,应该按热菜上贵重的汤菜如燕窝等要为热菜中的头道。

至于季节的考虑,则还有冬重红烧,红焖,红扒和沙锅,火锅等夏则清蒸,白汁,清炒,凉拌为主。此外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也应考虑。

酒楼和家宴,各种菜品的分量也要不同:

大宴讲究一成至两成冷菜三成热炒,四成大菜。

家宴就可以将大菜减少,冷菜增加。

至于盛器,可谓历史久矣,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又云:“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所以盛器在这个讲究饮食文化,又盛产陶瓷美器的地方,自然加倍讲究。

一般要备大中小平盘(碟),大盘热菜,中盘冷拼,或灵活选择,小盘点心,小吃。

还要有深盆盛油大汤多之物,大汤碗盛汤。外加碗筷。大食具如火锅,烤炉之类还有水具,茶具,酒具。

至于盛器的选取,质地要好,当然名窑古董或各地名瓷都可上桌。色彩搭配要合理。

根据所盛菜肴的颜色,性质,质地,名称,选取不同质地,形状,颜色,花纹的盛器。

切忌中西混杂,土洋不分,不伦不类。

如一品丸子,要用雍容华贵的黄底细文福盘如清蒸鱼要用白瓷或青瓷鱼盘,红烧干烧鱼则用色彩浓烈的厚重的鱼盘。色彩清亮的凉菜冷拼,则宜用对称的细底纹小碎花圆盘。

宴席不可无酒,纯粹的中餐,应该避免啤酒,欧洲葡萄酒(当然中亚的可以,如波斯葡萄酒,过似乎没人能尝得到)。所以中餐,最好配备高度名酒(其实高度烈性酒只是近代才有),但似乎中低度的宴酒(30度左右),各种黄酒,米酒比较男女老幼皆宜。

古代的酒度数低,酒具也较为庞大,随着白酒度数于明清逐渐增高,酒具也越来越小。但均以瓷为主。敬酒则要适度,古人饮酒要行酒令,现已近绝迹。应当重新推广开来,尤其是家宴上,省得有粗人强行劝酒,我凡遇到此种粗人,立刻酒量大涨,定将此等劣人喝倒,省得为害宴席,至今还频频得手,因为真正高人酒仙是不会劝人喝酒的,此等强拉硬劝之徒,多不会有超过1斤7,8两的酒量,所以大可将此种人除掉而后安。

宴席环境,最好完全中式,进门两盏迎客宫灯。绕过落地屏风,落座于红木八仙桌旁,手执象牙箸,听着丝竹软曲,空气中游移着丝丝檀香。透过窗棂木格,和窗外的修竹柳荫,只见湖光山色。美哉其极!

所以厅里宜摆几盆花木盆景,造成春意袭人,百花迎宾的气氛四围墙上,张悬书法字画,灯光音响要尽量保持中国特色。 

至于正规的宴席,作为店家,应该大概按如下次序招待

迎宾——列队,引导至席,接挂衣帽,引至座位,递香巾净手,上茶,(敬烟——不可取,中国古人不吸烟的,属舶来品)入席进餐——上茶点,冷盘,斟宴酒,介绍,开餐,上菜,续酒水,撤盘。

餐毕——递香巾净手,上清口茶。递账单送客

至于国宴,现在用分席制,四(热)菜一汤,外加冷菜,甜点,果品,冷饮。酒水为白酒茅台,黄酒绍兴加饭酒,青岛啤酒,还有矿泉水。

国宴更重排场,如辉煌的大厅,或如钓鱼台的亭台水榭。间或有乐队伴奏,讲坛。国宴每席上必有一立体的冷盘 雕刻 ,摆盘。

至于想要了解明清官府大家或街巷市井宴席酒桌旧制,当重读红楼梦,金瓶梅,和众多的明清小说。

小小一桌席,说凝结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一点不为过。

开始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劝菜家里用餐时,如果把筷子竖插在盛有食品的碗或者盆子上,往往会受到家里老人的阻止或呵斥,这是为什么?原来用筷礼仪中有这条忌讳。中国从很古的时候起,就有以食品祭祖的风俗,祭祖时,考虑到死人和活人不一样,活人用筷子进食很方便,而死人已脱离躯壳,只有灵魂飘游在冥界,不再能自如地使用筷子,所以,祭品的碗盆上面才竖插筷子,而平常生活中如果将筷子竖插在碗或盆上,就算是犯了忌讳。

在饮食方面,莆仙人用筷的民俗忌讳也特别多。禁忌用筷子头叩打婴儿和小孩的头部面部等,以防误伤。如把筷子平放碗口,叫“碗口筷”,宴请宾客时这么做等于在下逐客令。莆仙沿海渔民饭后也忌把筷放在碗口,而是把手中的筷子在碗上绕了几绕,再放下筷子,说这是怕船搁浅,筷子绕了几绕,表示渔船绕过了暗礁和浅滩,然后停泊就安稳可靠了。用饭前,把一双筷子直插在饭中俗称“死人筷”,只有在给死者上供品祭拜时才这么做。使用的筷子一长一短谓之“短命筷”,民间俗信“孕妇若使用长短筷,生下的孩子会跛脚”。平时忌用筷子敲碗盒。此谓“讨饭筷”,因乞丐讨饭时常敲碗盆伴有哀求声。挟菜时,忌汤汁淌滴餐桌,这种情形状如流泪,故称“泪筷”挟了菜又放下,谓之“半途筷”挑精拣肥乱翻菜肴俗称“乱筷”。办丧事进餐时,使用的筷子必须是白色的,如用红色筷则是对死者大不敬,但也有例外,如死者有了五代孙的,用红筷吃丧席,则表示这位老人有福气,俗称“吃福”。到人家做客用餐,或进饭馆用餐,吃完筷子不宜搁在碗口上,也不用洗碗筷,一般由主人或店主洗。餐桌上摆放筷子要放在碗的右边,筷子头朝座位,而祭礼时摆筷,则要将筷子头朝神位,忌倒过来放。莆仙民间还有一忌,那就是什么时候才能动筷。入坐筵席后,要看坐在首席位上的人什么时候动筷, 其它 人才能动筷,这也是一种尊老敬贤的做法。席间,掉落筷子会被视为不吉利,可易换一双,不要俯身去捡。特别是喜筵或正月餐饭时,不慎碰落了筷子,宜说声“快乐”(与筷落同音)或“快快乐乐”以取回好兆头。

中国汉族饮食禁忌,流行于全国各地。

中国人习惯用筷子吃饭,筷子一般用右手执拿,俗以为拿筷子的位置要适中,忌讳拿得过高或过低。因为从手拿筷子的位置可以占卜出未来孩子找对象离家是远还是近,筷子拿得过高,对象必定离家远,拿得过低,对象必定离家近。有些家长怕孩子离自己太远,而有些父母则希望孩子能远走高飞,不要没出息死守在自己身边,这样便对孩子拿筷子的位置各有所忌讳了。民间还忌讳吃饭前用筷子敲空碗。俗以为这是“穷气”,因为旧时乞丐要饭时才这样当当地敲。把筷子插在盛好的米饭上也是不允许的。据说这是丧葬时敬鬼神的方式,容易让人想到死人,是不吉利的。山东一带又忌讳把筷子横担在碗上,说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 传说 明代之前有把筷子担在碗上的风俗,后来明太祖斥责说这是恶模样,于是便逐渐成为一种禁忌。

河南郸城民间对吃饭用筷有八忌:一忌舔筷二忌迷筷,拿不定主意,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乱游寻三忌移筷,刚吃过一个菜接着又吃另一个菜,中间不停顿,不配饭,四忌粘筷,用粘了饭的筷子去夹菜五忌插筷,把筷子插在饭莱上六忌跨菜,别人夹菜时,跨过去夹另一菜七忌掏莱,用筷子在菜中间扒弄着吃八忌剔筷,用筷子剔牙。这些禁忌大都是与卫生、谦让、礼貌有关。

另有些讲究的人家,酒杯碗筷的放置都有规矩,不许乱放。有“杯不出栏,筷不出缘”的说法。筷子要放在杯子的一侧,以妨快(筷)分开之嫌,筷子要一般齐,怕联想到“三长工短”的恶语。

日本料理的用筷礼仪

1、取筷子时要以左手托住

拿筷子的第一步骤,即是拿取的 方法 。实际上接触筷子的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但无名指和小指也需紧靠中指。首先以右手拿住横放的筷子中央部,再以右手从下托住,并将右手滑向筷子向右端,然后,手掌反转朝上,移向筷子中央位置。当拇指移至中央上方时,应紧拿住,接着放开左手。

2、卫生筷应上下分开

一般待客时多使用卫生筷,不过,较正式的料理店所使用的,则是木纹清晰的杉筷等高极品。要拉开卫生筷时,首先需以前述正确的取筷方法,横拿住筷子,再双手上下逐渐拉开卫生筷的动作也不可太过夸张。还有,除了极简陋的筷子外,拉开后磨擦筷尖,可说是相当不好的习惯。

3、手中有碗时筷子的拿法

吃日本料理时,大多是手中端着碗进食。假如手里已拿着筷子,再以同一手取碗或放下碗,虽没违反礼节,但手中没有筷子,能伸直全部指头去取碗,姿势会更为优雅。如果手中已有碗,拿取筷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当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或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夹住筷子左端,然后右手反转拿住。

千万别忘了,每次要拿碗时,一定要先放下手中的筷子。也许各位觉得这很麻烦,但只要习惯也就成自然了。

中国人用餐排坐的讲究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 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防止误坐了主人位子,你一定要等主人邀请之后再入席,懂礼貌的你当然也应该等长辈们落座之后,再坐下几天前你收到朋友的 邀请函 ,邀请你周末参加他的生日宴会,是一次中餐聚会。6点,你准时赴约,客人们也都到齐了。中餐讲的是热闹,所以一般都用圆桌,这和西方的长形餐桌不一样,主人的身份不容易通过位置来辨认,为了防止误坐了主人位子,你一定要等主人邀请之后再入席,懂礼貌的你当然也应该等长辈们落座之后,再坐下

中餐的食物一般都放在圆盘转桌上,方便大家取菜。一道菜肴上桌,也许它正好在你面前,那你也不必太拘泥,可以先夹一筷在自己碗里。而如果上来的菜不在你面前,你可千万不能抡起圆盘转桌就转到自己面前,或者起身跨过半张桌子去取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驰名世界, 中餐礼仪 当然也声名远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文化正向多元化发展,西风东移的现象也日渐看涨,中餐中的很多古老礼节早已消失殆尽,但作为礼仪之邦,决不能只为了口腹之欲,而忽略了起码的礼貌,我们应该维系优雅的用餐礼节,这除了体现个人的素养之外,更能提升中餐的品质与内涵。那么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对中餐礼仪温故而知新

几天前你收到朋友的邀请函,邀请你周末参加他的生日宴会,是一次中餐聚会。6点,你准时赴约,客人们也都到齐了。中餐讲的是热闹,所以一般都用圆桌,这和西方的长形餐桌不一样,主人的身份不容易通过位置来辨认,为了食物,这样不但妨碍了其他客人用餐,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要急,主人会按顺序一一分配给在座各位的。当然你也不能太客气了,偶尔主动转动圆盘转桌也是必要的,这也是你表现出对菜肴的满意。中国人吃饭图的就是热闹,客人吃的高兴了,主人当然有面子。因为餐桌上餐具、食物比较多,所以转动圆盘转桌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周围是不是有碗筷杯子,否则很容易出现击倒一排多米诺骨牌的尴尬场面。还有,圆盘转桌一般要按照顺时针转,而且要看清楚有没有其他客人正在夹菜,否则别人以为你要抢他的菜呢。中餐料理,色香味各异,最好一次夹一种菜,并且等吃完后再夹另一道,千万别在碗里堆太多食物,这样不但混淆了你的味觉,也会给人吃相不雅观的坏印象。

当遇到汤菜等一些要用到公筷母勺的菜肴时,一定要记得放下自己的筷子或汤勺,改用公筷母勺来取菜,如果你想给主人或者长辈夹菜,也一定要用公筷母勺,这不但符合中餐礼仪,还有公共卫生的礼节在里面哦。

筷子是中餐中最具有中国色彩,也是最讲究的餐具。筷子是作为用餐工具的,所以千万不能拿在手里把玩或者敲打碗碟,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菜肴用筷子不容易夹住,可以用勺子来辅助一下,这样,汤汤水水的不会到处乱流,滚圆的一个丸子也不会蹦得满桌跑。夹好的菜,最好在自己面前的接碟中过渡一下,这样,你的吃相看起来不会太急切。如果遇到别人也来夹菜,要谦让,避免“筷子打架”。还有啊,千万不要在一个菜里用筷子刨地三尺,这样不但不卫生,其他客人也会很反感。筷子的礼仪和文化实在太博大精深了,我在以后的节目中会专门讲到筷子的文化。如果你吃完了,应该把筷子恢复原状,放回筷座上。

在西方的餐桌上当然找不到牙签,而在中餐餐桌上,一般都会备有牙签,其实最礼貌的应该不要在餐桌上剔牙,但实在需要的话,一定要用餐巾或者手遮挡一下。我想这一点不用说你也应该是这样做的了。中餐如果没有茶,那就称不上是一道正宗的中餐了。如果你正好离茶壶最近,那你就应该担起斟茶的责任,先从最年长者开始,依次排列下来,最后才轮到自己。而如果是别人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不习惯的话,也一定要用语言或者手势来表达你的谢意。

同食共餐,能很好的增进感情,而吃中国菜则为此提供了一条捷径。一道菜大家吃,我为你盛菜,你劝我喝酒,大家其乐融融,这是中餐的气氛。但是在用餐过程中也要讲究一定的礼仪,不能高兴过了头,要不就乱作一团了,在和谐融洽、井然有序中享受团聚的热闹,这是中餐的文化。如果你看过红楼梦,或其它明清小说,一定对里面繁复的用餐礼仪记忆尤深,小小一桌席,可以说凝结了中华千百年的文化积淀。现代用餐虽然用不着这些繁文缛节,但必要的礼仪还是少不了的。相信,只要我们多一些尊重和细心,中餐的礼仪文化一定能流传千古,而我们的用餐心情也会更加愉快和谐。

相关 文章 :

1. 学生就餐礼仪

2. 吃饭礼仪常识

3. 餐桌上吃饭的礼仪

4. 中式用餐礼仪

5. 用餐基本礼仪

6. 中小学生就餐礼仪须知

7. 关于中美餐桌礼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8107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2023-06-19

随机推荐

  • 美肤宝花养素颜系列怎么样

    美肤宝花养素颜水质地滑润,上脸触感水润如丝,滋润保湿的同时还可以软化肌肤角质,让肌肤恢复白净透亮,细腻弹滑的质感。美肤宝花养素颜精华液质地丝滑质地,上脸易涂抹易推开,不会搓泥,吸收快,可以有效改善肌肤循环,增强肌肤活力,明亮素颜美肌指日可待

    2023-12-14
    17400
  • 倩碧2号水有酒精和无酒精的区别,是护肤专用的酒精吗

    倩碧2号水有瓶子有两种不同的颜色,这两种不同的颜色中分别有含酒精版本和不含酒精版本,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小编会给大家介绍相关的说明。倩碧2号水有无酒精的区别倩碧2号水分为明肌净透水(又称温和洁肤水)和保湿洁肤水两种。明肌净透2号水是紫

    2023-12-14
    22800
  • 什么乳液保湿效果好

    下面对常见知名的几款乳液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对比一下:第一款:珂润美白乳液优点:配方基本没有很大的槽点,普通敏感肌不过敏。两个提取物成分从成分分析功效来看,非常合适那类不能使用猛药美白的敏感皮人群,功效可能比猛药慢,但是使用起来皮肤稳定性会相对

    2023-12-14
    22600
  • 要军训了,大家有好用的防晒霜推荐吗

    好用的防晒霜有:近江兄弟小熊防晒、欧珀莱烈日防晒、ORBIS清爽隔离、安耐晒金瓶、ALLIE高效矿物保湿防晒。1、近江兄弟小熊防晒:近江兄弟小熊防晒物化结合,涂改液质地,成膜速度比较快,有轻微泛白,蓝色款上脸有清凉感,成膜后干爽不黏腻,适合

    2023-12-14
    25700
  • 请问一下云南哪个牌子的按摩精油较好谢谢!!!

    问得好!云南精油,首选肯定是百草童话,你去昆明有卖本土精油的地方逛一逛,基本生产厂家都是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比如,云南红药的古云草精油,七彩云南的植物圣典品牌,万芳得,香欣源精油等等,百草童话是西草的自有品牌,昆明地区 14家专柜,百

    2023-12-14
    16000
  • 大牌护肤品有哪些牌子

    品牌护肤品排名前五的品牌:雅诗兰黛、蓝海之谜LAMER、兰蔻兰蔻、香奈儿香奈儿、SK-II。雅诗兰黛作为全球最大的护肤、化妆品和香水公司之一,雅诗兰黛与其创始人同名。以其领先的技术和卓越的疗效,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曾被誉为“

    2023-12-14
    14800
  • 求推荐一款平价的卸妆水。

    作为学生党,我当然用了不少卸妆油啊,话说我刚开始用的是卸妆水,当然对于每一个爱化妆的妹子,终极选择一般都是卸妆油或者卸妆膏,因为卸妆水真的拉扯皮肤还卸不干净,我也用了不少款卸妆油,下面就以我的感受给你推荐五款好用平价卸妆油:RNW卸妆油AK

    2023-12-14
    17100
  • 化妆品功效以及分析

    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常见的评价方法为体外试验和人体试验两类,体外试验包括理化分析法、生物化学方法、细胞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化妆品保湿功效的体外评价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法、细胞生物法(包括三维重组皮

    2023-12-14
    14900
  • 化妆品能经常换牌子用吗

    如果你现在用的护肤品没有让你的肌肤感觉不适,就不需要经常更换。反而是不一定要坚持用某个品牌的功鼎哆刮馨钙鹅水珐惊一系列产品。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做些选择,比如化妆水可以选高丝的补水效果好的,乳液可以选资生堂的美白产品,眼霜可以用雅诗兰黛的等等

    2023-12-13
    146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