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他们也有快乐、愤怒和悲伤,孩子们自然会高兴时笑,生气时大喊,悲伤时哭。当孩子说“我讨厌妈妈”时,家长的注意力是否应该从“孩子怎么会说这么伤人的话”转移到“孩子为什么会说他讨厌妈妈”呢?
如果孩子讨厌母亲,该怎么办?1. 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有情绪问题,他们也需要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如果你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发泄自己的情绪,采取“严厉的言辞”的方式,父母可以教育孩子用更温和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2、告诉孩子不能这么说,妈妈会难过。要郑重地告诉孩子:恨不是喜欢的意思,所以说别人别人会难过,尤其是他的妈妈,爱他,听了会很难过!同时与家庭成员达成协议,平时在家说话注意用词,为孩子营造健康文明的语言环境!
3、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相信大家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花时间搬了三次家。想要孩子做得好,就需要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试想,如果孩子总是在一个充满“脏话”的环境中,他的嘴怎么会说好话呢?因此,为了让孩子能正常说话,父母需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4. 问你的孩子他或她为什么这么说。那么妈妈就应该问孩子为什么恨你,因为某事或者某种方式,并且一直耐心的告诉孩子妈妈这样做的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不应该记仇,最容易担心的就是妈妈不爱他们,所以要强调自己多过孩子,多增加陪伴,让孩子直接对你说点什么!
5. 以温和的方式教你的孩子。当孩子出现说“尖酸刻薄”的现象时,家长不要过于激动。有的家长会因为这样,对孩子又打又骂。其实,对孩子的教育不是靠“猛”,而是靠“理性”。不管孩子说这些话的心理原因是什么,首先,家长的态度应该是温和的。这种时候,父母不得不让孩子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对“苛刻的话”失去兴趣,才会很少说这种话。
为什么孩子讨厌妈妈?一 模仿。当孩子的环境中有人这么说时,孩子只是在模仿。这个阶段孩子的理解力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身边有大人经常说这句话,或者一句随口的咒语,可能会被孩子模仿,成为他有意的话。
二,孩子情绪的表达。在他不开心的时候,母亲批评他或管教他,使孩子产生了叛逆的心理,对母亲说这样的话来表达他对她的不满。
三,孩子觉得有趣。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孩子会“吸收”周围的一些单词。当他们听到有人说“刻薄”的话时,他们会觉得很有趣。显然,他们无法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只是觉得很有趣。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态,他们就会不分场合说出这些“苛刻的话”。
每位父母对于孩子都是格外关注的,孩子有了什么问题,家长希望第一时间把问题解决。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沟通,希望能够通过沟通拉近亲子关系,了解孩子需求。但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这就让很多家长感觉特别为难,因为孩子拒绝沟通等于切断了他们之间联系的一道重要桥梁。
我不想和妈妈聊天,因为她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只会打击我
小敏的妈妈和我抱怨说她的孩子不爱和她说话,除了每天必要的几句话,小敏和她之间几乎都是“沉默”,有的时候她着急了,问几句小敏才会简短地回答一句。
她想通过孩子的朋友圈了解下孩子的想法,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小敏屏蔽了。
每天小敏回家,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她隔着房门能听到小敏和她的朋友在手机上聊得很HIGH,想到女儿对自己的态度,她的心里有些怅然若失。
我刚想安慰她,恰好碰到小敏放学回家,小姑娘走到我身边说:“奶奶好,同学们今天都说我的衣服好看,你觉得呢?你看,胸口这朵花……”
意识到妈妈在旁边,小敏吐了吐舌头,没有说后面的话。
“奶奶觉得小敏你的衣服很漂亮,这个颜色还有图案和你的肤色很配。”我笑着回答她。
“小小的就知道美,你作业完成了吗?这次考试考了第几名?老师上课你有没有在听……”小敏的妈妈balabala说了一堆,我看见小敏的脸色很难看。
后来母子俩离开,我大概明白小敏为什么不愿意和他妈妈沟通了。
三天后,我又遇到了小敏,她似乎有些不开心,她和我并排坐在凉亭里,有些懊恼地说:“我不想和妈妈聊天,因为她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只会打击我。”
说罢,小敏和我谈论了一些事情,小敏离开的时候,我决定告诉小敏的妈妈,她在和女儿沟通的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1:不听女儿说完,直接打断她的话
2:女儿说什么,她没在意,只是说打击女儿的话
3:她没有考虑到女儿是否愿意听
了解了这些问题,想必小敏和她的妈妈应该会渐渐缓和之间的关系。
很多家长无意中做了“话题终结者”,就是犯了小敏妈妈与女儿沟通时出现的错误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聊天,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长无意之中做了“话题终结者”,譬如小敏的妈妈。
其实小敏和妈妈沟通,就是想知道妈妈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小敏的发问者,也是沟通中的话题的掌控者。
先不说妈妈打断她的话对她是否尊敬,就说妈妈话的内容,直接将话题引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并且顺便打击了小敏,这样,妈妈成了沟通中话题的掌控者,直接强势碾压了小敏,这样,小敏又被揭短又失去了话题掌控的主动权,长此以往,小敏自然不愿意和妈妈沟通。
还有些家长,是没了解到孩子的意图就说了一堆,导致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比如孩子和你抱怨语文没考好,你先安慰他,并且围绕“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话题说了一小时,孩子来句:“道理我明白,我就是心里不舒服想说说,你说那么多我觉得很烦。”
家长的话多,也可能是成为“话题终结者”的一个原因。
不想成为话题终结者的父母应该怎样做?
▶多听孩子说,自己适量少说
想要知道孩子想什么,就要多跟孩子交流。但是交流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说一大堆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别打断孩子说话,等他说完
有些家长做事比较武断,有时候孩子没说完,就打断孩子说话,转而开始说自己的观点,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尊敬。要听孩子说完话后,了解他的意思再做回答。
▶沟通过程中,少揭孩子的短,尤其当着外人的面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而有些家长和孩子沟通就爱揭孩子的短,仿佛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可怕的是有的家长喜欢在很多人面前揭孩子的短,看到孩子窘迫的样子,更能宣誓自己“教子有方”。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样只会让孩子拒绝和你说话,以免觉得自己丢人。
作家苏岑说过: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少一点苛责,这样,才可以良好地互动。
从子女的角度来说可能是因为对父母发脾气成本很低,父母不会计较;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则可能是和子女代沟太大,又喜欢指手画脚,令孩子烦躁。
陌生人不理解我们可能会一笑置之,至亲的不理解和某些强迫式行为则会激起更多的反感。关系不好原因永远是双方的,一味责怪子女的人是脑残。
而且养孩子永远比想象的要麻烦,而几乎所有的父母又从来不学习如何面对这些麻烦,导致问题层出不穷的多,解决一如既往靠吼,而一部分愿意学习的家长,学的也是风毛菱角。
一篇推文,一个视频,一则新闻,如果学以致用,他们就会以为自己全会了,如果没用上那就会宣称这些东西一点用都没有。
所以,一切都在于有没有系统的学习解决办法,就像种地一样,现在人种地虽然也是辛苦活,但是跟过去比一定是更便捷、更有效率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