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孟婆摆地摊卖汤火了。人们都在好奇孟婆汤,什么东西熬的?真的那么神奇吗?这些问题我还真的听说过,请往下看:
我所知道的孟婆汤
在我很小的时候,本门一个大爹,下山的道士,民间叫做“唱道”。其实就是家有红白事,花几个小钱请去做道家法事的职业,赖以养家糊口。解放后做不成了,他自有办法,原先做道士经历的排场丰富。见得多吃得多,就当民间厨师,很快手艺了得,混得比道士不得差。
夏夜贪凉时,时常听到他们一帮大老爷们款玄。说到过孟婆汤,用哪些材料,怎么熬,以及怎么喝了能不忘记过去。“款玄”是光山古语,意思是无拘无束地谈天说地,啥话都可以说。“款”是说,“玄”是没边没沿。
说是孟婆汤配料有两个关键内容,叫做“酸甜苦辣咸,五味加一草”。其中“五味”材料我给记住了,就是“一草”几十年没搞清楚,具体方剂用量也没记住,毕竟还是个娃娃。
孟婆汤的“五味加一草”
好像俗语里的“五味杂陈”、“五味俱全”,皆由此而来。这五味是:
⒈酸:这个酸味不是醋,是一种植物。当地老话叫“酸黄瓜”,匍匐茎叶类小草,也叫“三月酸”。地方发音“酸”同“三”,就有人写成“三月三”,农历这天是个节日,叫上巳节,民间叫私奔节。这个草结的瓜叫酸黄瓜,很小,一厘米长,比牙签粗一点点,四棱子。青青的黄瓜一样颜色,成熟后手一碰就炸开,小到几乎肉眼看不见的种子,四散飞开。
三月三有点像如今园林绿化用的一种绿植,叫做三叶草,也叫幸运草。这个草本身就酸,有种子的酸黄瓜尤其酸。很多古代药书都有记载,说它“味酸”。我们小时候喜欢用吃酸黄瓜比赛,看谁能耐得住酸,所以记得紧。
⒉甜:这个甜不是糖,也是一种植物。我们叫甜萝卜,外观长得有点像萝卜,叶茎还有萝卜缨子那种“喇味”,不好形容的味道,说辣也辣,说喇还喇,带着甜、苦和草青气。就是根茎有点像白萝卜,只是根粗,不像当地萝卜细细的根。
这家伙很甜,甜到发苦,所以我们小时候去菜地偷瓜,黄瓜菜瓜番茄都可以,就是不偷这个,尽管甜,甜味不好吃。中午看瓜人,多远见着我们这帮小萝卜头,防贼一样盯着不放,就这也能偷到瓜,个个撑得肚儿圆。
⒊苦:还是一种植物。不是黄连,也不是苦瓜,过去光山没有苦瓜,有也没人吃。老辈人说的,祖祖辈辈吃了那多苦,还吃这玩意儿?真是闲得慌。苦味用的是楝树的果实,长得一簇簇的,都大个花生米那大的颗粒。秋天成熟后,由青色变成黄色,冬天也不落,挂在树上花儿一样。有种鸟儿冬天爱吃它,我们叫它楝树八哥,吃下肚,外面的果肉消化了,里面的种子屙得到处都是,春上都能发芽,所以这树繁殖得快,不需要人工种植。
它的种子我们就叫“楝树籽”,非常苦,光山话叫“苦得闹人”,和黄连有得一比。我曾经嚼开一个,闹得恶心三天。
⒋辣:不是辣椒。尽管那时候本土辣椒很辣,叫“急性辣椒”,意思是吃一口就会辣得急眼。这个“急眼”不是挤眼,是辣得发燥发急要发作。那品种如今几近失传了,只听说在湖南还有,岳阳湘阴樟树港辣椒就是,都卖到300元一斤。
孟婆汤的辣味材料,用的也是一种草,叫“辣蓼”。这种草古时候就是食物调味品,在辣椒还没引进之前,当辣味材料用。和辣椒比,不是很辣,但是味道丰富,至今也没被人们抛弃,还是制作米酒酒曲的主要材料。
⒌咸:孟婆汤里的咸味还不是盐,是一种植物,学名叫五倍子。只不过不是根茎块,是种子。秋后种子成熟,自带盐咸味,味道适中,不像食盐那样咸的齁人。
一草就是忘性草。这个才是关键材料,喝了忘记过去。早年小时候听大人们款玄,就在意打听过忘性草是什么草。大爹不高兴话被小孩子打断,挥挥手教训道“小囝听话不说话”!没打听到,只知道草的作用,想着不好,费多大劲背会的课文,这倒好,喝口水就给忘了。
所以就很想知道忘性草是谁,别不注意误喝了,作业都做不成,怎么跟老师交代?后来缠他急眼了,说忘性草你想吃也吃不到,是阴间的草,阳间没得。于是死心了,不再怕误喝。
孟婆汤是怎么熬的
传说中,孟婆汤的场景还真的是郑州万达广场那样,只是孟婆本人我没见过。不是没见过,累生累世都见过一面,只是被她一碗汤给喝忘记了,所以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小女子化妆的模样。真要是这样吓人,还是痛快把汤喝了,赶紧的忘掉她。
当初大人们款玄时,议论过孟婆汤的熬法,其实和我们煎熬中药一模样。想想也是,那五味植物何尝不是一剂方子?可是我只能写出美食领域的内容,不能违规涉及到药、病什么的,这部分内容大家可以查看资料。据说这汤剂的作用,是对喝汤人身体和灵魂的一次洗礼,也可以叫“消毒”,当然已经不是肉身,着重灵魂方面的洗涤。
孟婆汤的意义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说的是人生一辈子,就没好好开心过。你说穷苦人不开心,还情有可原,穷啊,要啥没啥,吃不饱穿不暖,有病没钱看。富有的人怎么也一生不如意呢?锦衣玉食,三房四妾,花天酒地一辈子,快乐死了。
其实富人才不快乐,一辈子难受,钱没谁的多,小妾没谁的漂亮,房子没谁的堂皇。总之,就没开心过,整日里都在烦躁、郁闷和气恼。
孟婆是个很人性化的婆婆,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外婆。她的本事就在于,让你一辈子的快乐与忧愁,成功与失败,得到和失去,只用一碗汤给你清零,一切从头再来。于是,人生有了新的希望,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新的生活在等着我们。
在农村用土方法制作酒曲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最流行,因为农民这时有余粮可以做米酒了,那时我家里每年要做上晒干的酒曲药二十来斤,一斤酒曲药能酿造1佰斤左右的糯米来酿土制米酒,邻居们每到过年前的一个多月都到我家来讨要酒药,那时的洒曲药我们地方话叫白药,因为酒药的颜色本身是白色的,所以我们农村叫白药。
那么做酒曲药的草药是那种呢,这种草药在《本草纲目》里叫小辣蓼,因为辣蓼这种草药分二种,一种是大辣蓼,一种是小辣蓼,二种辣蓼外行人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只是小辣蓼叶子稍微小一点,还有叶子中间的三角形小黑点浓色明显一点,还有用嘴巴咬一下小辣蓼比大辣蓼要辣一点,能分辩出以上特点,那么这就是做酒曲药用的小辣蓼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酒曲药呢,在农村每当夏天一过,小水沟或河塘旁边的小辣蓼都开花快结子时,把这些小辣割起来爆晒3至4天,干了后在墙上挂上一段时间后,把干辣蓼取下来放在大锅用水烧开,把水的颜色烧至深棕红色后,捞起辣蓼渣倒掉,取辣蓼水凉透,后用早稻谷磨成的谷粉放入辣蓼水,加上南瓜花捣乱放入搅拌,后用手不断揉捏成汤圆粉一样的干湿程度,再用手把粉团捏成汤圆一样大小,不过各地做酒曲药的材质有多种,做法也不同,导致酒的口味也各有特色。
那么像汤圆大小的湿谷粉团怎样去变成药呢,首先我们取老白药一斤,也就是老的酒曲药,因为是干的又是圆的,我们把它弄成面粉状,再把汤圆状的湿谷粉团外表一个一个地沾上老酒曲药,再放入用毛竹编织的圆筛席内,不过毛竹筛上必须填上干稻草,把沾上老药的谷粉团放上去,再把毛竹筛端入不通风黑暗的地方,通常在20度左右的温度放上三天三夜,后拿出来看到上面有3至4公分左右长的白色毛已长出来,再拿到太阳底下暴晒,直到晒干为止,那么大功告成酒曲药巳做好。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拉丁名5 英文名6 神曲的别名7 来源8 性味归经9 神曲的功效与主治10 神曲的用法用量11 神曲的化学成分12 《中药大辞典》:神曲 12.1 出处12.2 拼音名12.3 神曲的别名12.4 来源12.5 制法12.6 性状12.7 化学成份12.8 炮制12.9 性味12.10 归经12.11 功能主治12.12 神曲的用法用量12.13 注意12.14 附方12.15 各家论述12.16 摘录 13 参考资料附:1 用到中药神曲的方剂2 用到中药神曲的中成药3 古籍中的神曲* 神曲药品说明书 1 拼音shén qǔ
2 英文参考Massa Medicata Fermentata (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edicated leave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assa medicata fermentat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神曲为中药名,出《药性论》。为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合后,经发酵而形成的曲剂[1]。
4 拉丁名
Massa Medicata Fermentata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medicated leaven (《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神曲的别名六曲、六神曲[2]。
7 来源神曲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工后与面粉或麸皮混和,经发酵而成的曲剂[2]。
8 性味归经神曲味辛、甘,性温;入脾、胃经[2]。
9 神曲的功效与主治神曲具有消食调中,健脾和胃的功效,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2]。
10 神曲的用法用量煎服:6~12g[2]。
11 神曲的化学成分神曲含淀粉酶、酵母菌、挥发油、苷类及B族维生素[2]。
12 《中药大辞典》:神曲12.1 出处《药性论》
12.2 拼音名Shén Qū
12.3 神曲的别名六神曲(《本草便读》)。
12.4 来源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12.5 制法用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各12斤,切碎;赤小豆碾末、杏仁去皮研各6斤,混合拌匀,入麦麸100斤,白面60斤,加水适量,揉成团块,压平后用稻草或麻袋覆盖,使之发酵,至外表长出黄色菌丝时取出,切成约3厘米见方的小块,晒干即成。
另法:用鲜蓼子4.5斤,鲜青蒿、鲜苍耳各1.5斤,洗净切碎,加水浸泡;杏仁去皮研碎,6斤;赤小豆研碎,6斤,加水煮成粥状,混合拌和,入白面150斤,略加清水,反复揉匀,然后压成方块,用麻叶包裹,置温室中经发酵后,切成小块,晒干即成。
12.6 性状呈方形或长方形的块状,宽约3厘米,厚约1厘米,外表土黄色,粗糙;质硬脆易断,断面不平,类白色,可见未被粉碎的褐色残渣及发酵后的空洞。有陈腐气,味苦。以陈久、无虫蛀者佳。
12.7 化学成份神曲中有酵母菌。其成分有挥发油,甙类、脂肪油及维生素B等。
12.8 炮制炒神曲:取麸皮撒匀于热锅内,俟起烟,将神曲倒入,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或不加麸皮,炒至黄色亦可。焦神曲:取神曲置锅内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取出,略喷些清水,放凉。
12.9 性味甘辛,温。
①《珍珠囊》:"辛。"
②《汤液本草》:"气暖,味甘。"
③《滇南本草》:"性平,味甘。"
④《本草纲目》:"甘辛,温,无毒。"
12.10 归经入脾、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
12.11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①《药性论》:"化水谷宿食,症结积滞,健脾暖胃。"
②张元素:"养胃气。治亦白荆。"
③《汤液本草》:"疗脏腑中风气,调中下气,开胃消宿食。主霍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症结及补虚,去冷气,除肠胃中塞,不下食。能治小儿腹坚大如盘,胸中满,胎动不安,或腰痛抢心,下血不止。"
④《本草纲目》:"消食下气,除痰逆霍乱泄痢胀满。闪挫腰痛者,煅过淬酒温服有效,妇人产后欲回乳者,炒研酒服二钱,日二。"
⑤《本草述》:"治伤暑,伤饮食,伤劳倦,疟气痞证,水肿胀满积聚,痰饮咳嗽,呕吐反胃,霍乱,蓄血,心痛,胃脘痛,胁痛,痹痿眩晕,身重,不能食,黄疸。"
⑥《本草再新》:"消瘰疬疽瘤。"
12.12 神曲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研末入丸、散。
12.13 注意《本草经疏》:"脾阴虚,胃火盛者不宜用;能落胎,孕妇宜少食。"
12.14 附方①治脾胃俱虚,不能消化水谷,胸膈痞闷,腹胁时胀,连年累月,食减嗜卧,口苦无味,虚羸少气:乌梅(去核焙干)、干姜(炮)各四两,小麦蘗(炒黄)三两,神曲(捣末炒)六两二钱。上件为末,炼蜜和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米饮下,日二服,不计时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食丸)
②治脾虚不能磨食:神曲四两,白爪三两,人参一两(俱炒),枳实(麸拌炒)五钱,砂仁(炒)四钱。共为末。饴糖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③治时暑暴泻及饮食所伤,胸膈痞闷:神曲(炒)、苍术(米泔浸一宿焙干)各等分。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米饮吞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曲术丸)
④治暴泻:神曲(微炒),吴茱萸(绿色者拣净,泡洗七遍)各一两。上二味为细末,以酸米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空心食前米饮汤下。(《是斋百一选方》孙盈仲·断下丸)
⑤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神曲、芜荑、吴茱萸各等分。熬,生姜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粥饮下三十丸,(《普济方》神曲丸)
⑥治产后冷痢,脐下疞痛:神曲三两(微妙令黄),熟干地黄二两,白术一两半。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二钱,日三、四服。(《太平圣惠方》神曲散)
⑦治食积心痛:陈神曲一块。烧红,淬酒二大碗服之。(《摘元方》)
⑧治产乳运绝,亦治产难:神曲末,水服方寸匕。(《备急千金要方》)
⑨治产后瘀血不运,肚腹胀闷,渐成臌胀:陈久神曲一斤。捣碎,微炒磨为末。每早晚各服三钱,食前砂仁汤调服。亦可治小儿食臌胀。(《本草汇言》)
12.15 各家论述①《本草纲目》:"按倪维德(启微集》云:神曲治目病,生用能发其生气,热用能敛其暴气也。"
②《本草经疏》:"古人用曲,即造酒之曲,其气味甘温,性专消导,行脾胃滞气,散脏腑风冷。神曲乃后人专造,以供药用,力倍于酒曲。"
③《本草正》:"神曲,味甘气平,炒黄入药,善助中焦土脏,健脾暖胃,消食下气,化滞调中,逐痰积,破症瘕,运化水谷,除霍乱胀满呕吐。其气腐,故能除湿热,其性涩,故又止泻痢。疗女人胎动因滞,治小儿腹坚因积。"
④《药品化义》:"神曲,味甘,炒香,香能醒脾,甘能洽胃,以此平胃气,理中焦,用治脾虚难运,霍乱吐逆,寒湿泄泻,妇人胎动抢心,下血不止。若生用力胜,主消米谷食积,痰滞症结,胸满疟痞,小儿腹坚,皆能奏绩。"
⑤《本经逢原》:"神曲,其功专于消化谷麦酒积,陈久者良。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
⑥《本草求真》:"神曲,辛甘气温,其物本于白面、杏仁、赤小豆、青蒿、苍耳、红蓼六味,作饼蒸郁而成,其性六味为一,故能散气调中,温胃化痰,逐水消滞,小儿补脾,医多用此以为调治,盖取辛不甚散,甘不甚壅,温不见燥也。然必合以补脾等药,并施则佳。"
⑦《国药的药理学》:"神曲,是借其发酵作用以促进消化机能,但是在胃酸过多、发酵异常的患者,当绝对避免使用。"
12.16 摘录《*辞典》
13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