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修复,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
女性在一生中有三次机会可以调整自己的体型,那就是初产期、产后、更年期,而较重要的就是产后这个阶段,据调查,女性体内的荷尔蒙等雌性激素能使经历过生育这一过程的女性寿命增加十年。
这个时期,女人的身体就好像一个打开的大门,可以把长期以来积累的多余的积水和毒素(这也是产后发胖的主要原因)排除体外,然后通过正确的补养改善身体状况,使你的身体更 健康 。
但是,如果这期间没有好好地调养,将为您的身体留下隐患。所以,这段时间,也被喻为女人的第二次生命。
产后恢复,这4点很重要
1.要注重每个细节,月子期间也是重要恢复期。
为了减少分娩失血,产妇的身体会有一些变化,让体内的血液在生产前后处于高凝状态,这本来是身体自我保护的极致,如果长时间卧床 容易导致血栓,不仅不利于恶露排出,影响肠胃蠕动,加重便秘等。
如果分娩顺利,产后24小时可以随意活动,当然产后运动开始的时间也是因人而异,一般顺产在产后2、3天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产后训练;而剖腹产根据恢复情况,大概在7天左右也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恢复训练;
所以,月子期间并不是每天躺着和坐着,也需要适度的运动,比如适度的散步、呼吸训练、简单的关节活动训练、肌肉训练都是可行的, 并且运动带来更多的多巴胺,还能帮助缓解焦虑,抵抗产后抑郁。
2.母乳喂养是真的可以“减肥”。
为了维持母乳的供应,我们每天要燃烧大约500卡路里,也就是说你只需要躺着/坐着,给孩子喂养的功夫,就顺便把热量消耗了。
并且母乳喂养的过程还能刺激整个胸腺,无疑是打通乳腺最佳选择,预防人到中年,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乳腺方面的疾病。
所以,敞开怀抱,尽可能多建立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增加沟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减肥,能母乳就尽量母乳吧。
3.产后必不可少的盆底肌修复
盆底肌的位置,就是我们踩自行车时,和座椅连接的那一片区域的位置;
需要澄清的一个误区: 产后阴道松弛,无论顺产或剖腹产都会出现阴道松弛; 因为在孕中后期,人体会分泌松弛素来扩大骨盆周边韧带,以便宝宝入盆,很多妈妈孕晚期都会出现耻骨分离的疼痛,随着宝宝的长大,盆底肌也会不断接受巨大的压力,拉长,甚至失去弹性。
美国数据显示,约有38%女性在产后盆底肌受损两个月内出现至少一次尿失禁。
甚至还有一些产后后遗症:漏尿、尿失禁、肛门失禁、会阴痛(特别是顺产是有产道撕裂或侧切的产后妈妈)、骨盆疼痛。
而盆底肌的训练方法有很多,其中享誉国际的 “凯格尔运动” 就是锻炼骨盆底肌非常好的运动方法。可以下载个手机G动跟着锻炼,上面有专业的动作指导,坚持每天训练,4---6周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改善盆底肌松弛产后漏尿等问题。
4.骨盆修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骨盆的结构以及在孕期和生产中它发生的变化。
现代女性,由于劳动量减少,交通工具发达,连步行时间也越来越少,导致骨盆周边的肌肉以及韧带过紧或过度松弛,怀孕之后这种问题加剧,分娩之后会发现骨盆松弛到达一个新的巅峰状态。 骨盆松弛通常给产后妈妈带来的症状:体形走样、腰痛、肩酸、内脏或子宫下垂、小便失禁等问题。
以上问题都和骨盆周边肌肉以及韧带的张力息息相关,它们(比如骨盆底肌、腹肌、臀肌等)的平衡决定了骨盆是否稳定,骨盆一旦松弛,就会发生错位,影响身体骨盆周边不同部位的疼痛,进而影响到周边部分的不适。
一般来说,在产后1-2个月,身体就会恢复到相对正常的位置,但是骨盆的状态并不会自动恢复到产前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在产后进行骨盆的保养、修复、护理以及锻炼,促使骨盆修复
5.腹直肌分离修复
腹直肌通常指的是我们经常听到的8块腹肌的位置。
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妈妈普遍面临的问题,由于女性妊娠时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腹直肌是图中腹部的几块肌肉,具有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的作用。一般产后腹直肌分离在1.5~2cm属于正常的范围,超过2cm就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
腹直肌分离度自测
仰卧位,屈膝脚踩地,抬起上半身, 将手指轻轻按在肚脐区域(可以先放两指),然后慢慢抬起头,将下巴拉到胸前。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腹直肌收缩,手指会有被夹住的感觉。在肚脐下方和肚脐上方重复同样的步骤,因为在不同部位分离度可能不同。
腹直肌分离的训练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传统的仰卧起坐可能会让情况更糟。因为仰卧起坐的目标肌肉更侧重腹直肌,但在怀孕后,这些肌肉之间的结缔组织被拉伸已经向两边分开,如果分离比较严重,常做仰卧起坐会加重分离,加重结缔组织的拉伸,使它变得更薄弱。
所以,锻炼不能南辕北辙,分娩后便开始训练效果是最好的,不过强度不宜过大,所以不同时期的训练,强度、难易度、动作幅度都不一样。希望每位妈妈都可以 抓住产后黄金修复期 ,尽快恢复孕前体型和最佳状态。
在网上有很多有关一下下的规定,看的确实好确实,不得不承认,一下下真的是一种大学问,有技术专业的更为辅助你能更为安全性合理。大家看来一下下一下下的应当依照如何的次序!
一、心理状态修补
母亲经历了疼痛的生孩子以后,雌性激素忽然降低、身体疲乏,刚转换转换照顾孩子,自身的时间大大减少。此外也是有某些心理问题无法得到立即的缓解等缘故,年轻母亲经常会为一点儿一些不称心如意而觉得憋屈、乃至默默流泪。
孕妇生完孩子应该有1个安安静静、舒服、日常生活疗养的自然环境疗养。老公和亲人要多亲人饮食搭配、感情上的适用,精神实质上的抚摸,尤其是老公在这里期要多投入些,给奉献造就1个心情愉快、融入奉献人体修复的自然环境,顺利地渡过月子期,也是一家人的幸福快乐。
二、产后骨盆修复
妈妈们在经历了10个月的怀孕期以后盆骨都是会不一样水平的产生变化(选择顺产的母亲更甚)而盆骨的转变也会直接影响到腰、髋。很多会发生腰疼、胯增加,小腹大、产生增加发扁、身型走形、孕妇臀、大肚腩、大粗腿、妇科病不断发病,腰酸腿软、脊椎弯曲、盆底肌松弛,夫妇性生活不协调、盆骨失衡产生坐立不安等状况。
孕妇分娩后女士的盆骨会松散,会给人体产生显著的转变。盆骨下孔增加,这会让产生平扁髋关向里侧倾斜,产生增加盆骨越来越松驰,腹部弯折比较严重膝关节下列的脚部歪曲,变为o型血腿形变的盆骨让腹部肌肉越来越松驰,人体骨骼越来越松散。据调查,在我国己婚已育的女士,接近一大半都是有不一样水平的盆体知觉障碍。
主要是生理机能的修复,如盆底肌的情况,大部分女性漏尿现象都是盆底肌松弛导致,也许年轻的时候不觉得,年龄大了问题就出来了,所以产后修复要趁早,1-3年都有雨效,前半年是黄金期。其次检查腹直肌分离情况,大于1.5指不建议做卷腹类动作,还有耻骨联合疼痛等问题,产后42天以后尊医嘱可以开始进行锻炼,有训练基础的产后就可以进行呼吸训练了。
我们一般说到产后恢复想到的 首先是身体的恢复 ,其实说到产后恢复主要还是两个方面,一个是 身体的恢复 ,一个是 心理的恢复 。
身体恢复
这个主要是通过 医院的专业检查 ,不知道大家 产后42 天去医院检查没有 。当时我是出院时给了一堆资料,里面有一张检查卡,医生还嘱托一定要去检查。所以42天时孩子爸在家带孩子,我自己去医院检查的。我想说检查过程还是 有点痛苦的 ,因为是阴超。主要检查了 子宫恢复情况,还有盆底肌的恢复情况 ,我们可以根据检查结果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恢复情况。
心理恢复
产后恢复,从外表是帮助宝妈水肿消除恢复身材,内在是帮助产妇修复膈肌 腹直肌 腹横肌 盆底肌 骨骼(脚踝 膝盖 骨盆 腰椎 胸椎 颈椎等) 建立核心。还有些产后抑郁的妈妈们,在做产后恢复的同时,抑郁也会有很好的改善。
产后体质调理、产后瘦身塑形、产后产道恢复、产后胸部保养、修复妊辰纹和疤痕
产后恢复主要包含产后减肥瘦身、体质调理、胸部保养、改善妊娠纹、皮肤特护、子宫恢复等恢复。
总结得很全的,很适合我现在看
产后恢复,对于新妈妈来说,它和对宝宝成长的关注一样重要。产后恢复的本质不仅是身材的婀娜,体态的优雅,更重要是生理功能的恢复,体能、运动能、生殖能力、性能力等,都恢复到产前孕前的最好状态。★产后恢复究竟要恢复什么?★
1、骨骼关节系统恢复
十月怀胎,宝宝的重量使得妈妈腰椎前凸变大、骨盆前倾以及腹直肌白线分离等,这些都是从少女变成大妈的重要一步,进而分娩时耻骨分离,使得整个骨盆变形,髋关节移位,形成“大屁股”的骨架,大妈的形态显露无遗。
骨骼关节系统的恢复就是要恢复原来的形态,把骨盆和腰椎在通往大妈的路上拽回来。只有少数的人会随着产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而重新恢复回来,相反地,大部分是需要人为恢复的。
2、肌肉失衡改善
肌肉失衡对于健身私教并不陌生,这些肌肉群的失衡多数因腰椎骨盆髋关节的改变以及盆底下坠而致,加上腹直肌分离,腹部肌肉松弛无力,产后还像有个孕肚,但可以改善,但是别指望只通过肌群失衡的康复训练完全改变“大屁股”的大妈体态,还要加上产后恢复师专业的理疗恢复,才能告别“大屁股”,“大肚子”!
3、产后体质调理
产后气血津伤,不能正常运动,体循环下降,影响身体代谢,身体容易受五邪侵袭,导致寒湿淤积体内,会有一些头痛、关节痛、腰痛,提不起力等症状。产后妈妈尽早做体质调理,受益一生。
4、子宫复旧
分娩可能造成子宫易位甚至脱垂,这种更常见在少运动、体能较弱的妈妈中。子宫复旧不良的产后妈妈,容易导致恶露不绝,甚至引发一些妇科疾病。子宫没恢复好的妈妈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做子宫复旧。
5、盆底恢复
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容易出现产后性生活不快、漏尿、子宫脱垂等症状,如果受损的盆底肌肉不及时恢复,在女性进入更年期时,随着整个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漏尿、子宫脱垂等现象会更加严重。
6、体貌、身材恢复
产后体貌包括面部美容、以及疤痕修复、妊娠纹修复等;
水桶腰、大象腿、梨形臀、蝴蝶袖这些产后身材问题,都可以通过坚持健身或身材管理解决。
7、心理健康
从妻子到母亲,新的家庭成员诞生,必然给新妈妈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去适应一个角色的转换,去承受分娩后身体复原的不适,去承担照顾宝宝的辛苦,有些妈妈还要面临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挑战。调整好的心态,战胜产后抑郁,是每个母亲要追求的心理健康。
8、乳房保养
孕前一直对自己的罩杯耿耿于怀的妈妈,产后可能会“狡黠”地偷笑,但是笑得太早了,这种貌似增大的意外之喜仅仅是脂肪的堆积,甚至出现下垂的状况,通过力量训练或胸部护理才会给您富有弹性的圆满罩杯。
产妇在生产过后,并没有解除危险,有于产后身体虚弱,有很多的产妇在产褥期仍会出现各种的疾病,如产后恶露不下,产后头痛,产后发热,产后尿频,尿急,尿不尽,产后自汗盗汗,产后乳腺炎症等等。如果产妇的身体有异常的话,应及早治疗,以免耽误病情。那么产褥期常见症状及处理有哪些?
产褥期常见症状及处理?排尿异常
产后产妇尿量增多,医生常常告诉产妇要尽早自解小便。一般在产后4小时让产妇小便。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黏膜充血水肿、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而尿潴留使膀胱肿大,妨碍子宫收缩从而会引起产后出血,还易引起膀胱炎。
因此,产后产妇要及时排尿。
产妇若出现排尿困难,应该首先解除产妇的思想顾虑,鼓励坐起来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或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口周围诱导排尿也可在下腹正中放置热水袋,刺激膀胱肌肉收缩,或用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及阴陵泉穴,或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1毫克,兴奋膀胱逼尿肌促其排尿。如果上述方法无效时,给予导尿管导尿,也可留置导尿管1~2天。
排便异常
如果产前灌肠者,产妇产后2~3天才解大便,若产前未灌肠者,产妇可能1~2天就解大便。因产后产妇卧床时间比较长,吃蔬菜较少,所以常常出现便秘。一旦在产后超过3天未解大便,应注意便秘的出现。
当产妇出现便秘后,粪便在肠道里停留时间长,水分被肠管吸收,大便干燥、坚硬、产妇排便异常困难,严重的可引起肛裂、痔疮,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再加上分娩时会阴裂伤造成的疼痛,使产妇对大便有一种恐惧感,使产妇不愿解大便,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因此产后首先要预防便秘的出现。对产前有便秘的产妇,应鼓励及早下床活动,做缩肛运动,每天坚持1~2次,每次10分钟左右多喝水,可以在每天清晨起床后把香油蜂蜜调和用开水冲服,同时多吃蔬菜和水果等纤维素多的食物,并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以形成条件反射。
如果2~3天未解大便,出现便秘,可以用开塞露塞肛或肥皂水灌肠。
如产前服过蓖麻油炒鸡蛋的产妇,可能产后出现腹泻,一天可泻5~6次,这种情况不是因为饮食不好造成的,也不要紧张,可服用一些有收敛作用的药物,如易蒙停、次碳酸铋等,但大多数产妇不需服药,1~2天后会自行好转。
产后发热
在产褥期,妇女的体温绝大多数在正常范围内,但遇有产程延长或过度疲劳的产妇,体温可在产后24小时内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产后3~4日因乳房血管淋巴极度充盈也可发热,一般不超过38℃,多在产后24小时内降至正常,这些不属于病态。如果产后24小时内体温超过38℃,或持续不恢复正常,多系感染引起。国外有人报道,产后24小时内体温达到或超过38℃者,以后出现临床感染的占93%。因此,产后发热的产妇应及时请医生检查,鉴别发热是否系感染引起。
产褥感染指的是产后生殖道的感染,是常见的“月子病”,也是产妇分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妇女的阴道内、宫颈内寄生着大量的细菌,但多数不致病。产后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妊娠后期性交,不注意卫生,尤其是胎膜早破,阴道和宫颈内的细菌即可通过胎膜破裂口侵入产妇宫腔引起感染。分娩时及分娩前多次阴道操作,产道损伤以及产妇贫血,产后营养不良,产后不注意会阴部卫生等都是导致产褥感染的原因。
细菌侵入后,按细菌毒力的强弱和机体抵抗力的不同,病情的轻重和发展也有所不同。轻者会阴、阴道、宫颈伤口感染,如会阴侧切口感染,局部出现红肿、化脓,压痛明显,拆线后刀口裂开。如果细菌由胎盘剥离面侵入,则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层的炎症。大量细菌向外扩散,可以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腹膜炎、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等。多数产妇在分娩后48小时出现发烧,伴有下腹隐痛,恶露有臭味、量多,严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烧、全腹部压痛反跳痛,不及时治疗可以引起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产褥感染应以预防为主。加强孕期卫生,妊娠末期避免性交及盆浴,接生时避免过多和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及肛诊,产褥期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产后早期下床活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产后发烧时,应及时请医生检查,查出原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不可滥用抗生素。
产褥感染的产妇应取半卧位,能活动者可以经常坐起,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同时也可使炎性渗出液局限于盆腔最低处,减少炎症的扩散。
产后出汗多
产后出汗多,主要是皮肤的排泄功能旺盛,将妊娠期间积聚在体内的水分,通过皮肤大部分排泄出体外,所以产后出汗多不是病态,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担心。另外,产后许多产妇喝红糖水、热汤、热粥较多也是产后出汗的原因之一。一般在产后头1~3天较为明显,于产后1周左右则自行好转。
产后出汗多,虽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要加强护理。首先,室内温度不要过高,要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其次产妇穿盖要合适,不要穿戴过多,盖的被子不要过厚。出汗多时用毛巾随时擦干。有条件的话,每晚洗淋浴,没有条件,可以每晚用温水擦洗。但要注意不要受凉,产妇的内衣裤要及时更换。
有人认为,产妇产后怕见风,要捂着,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要门窗紧闭,穿厚衣,戴厚帽,实际上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容易使产妇产后中暑、虚脱,给易出汗的产妇“火上浇油”,应该避免这些不良习惯。
产褥期常见疾病的防护?产褥期常见疾病:
1、并发病症
产褥期并发症有贫血、乳汁不足、乳腺炎、子宫炎、筋骨疼痛、腰酸、腹泻、头痛、便秘等。
2、产褥热
一些产妇生完孩子会出现发烧的情况,临床上把这种发生在产后1-10天的发烧就称为产褥热。产褥热感染严重的话将影响产妇健康,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
3、子宫脱垂
产后出现小腹下坠或腰疼也是常见的情况,这是因为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在分娩后变松弛,导致子宫位置发生改变,子宫沿阴道方向往下移动,造成了子宫脱垂。
4、产褥期恶露不尽
恶露是指产后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从阴道排出的现象,产褥期是恶露的主要发生期。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一般持续4~6周,总量为250ml~500ml。如超出上述时间还有较多恶露排出,称之为产后恶露不尽。
(1)血性恶露:阴道排出大量血液,伴随小血块,也有少数胎膜和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恶露:含大量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少量血液并且带有细菌。
(3)白色恶露: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和细菌等。
恶露不尽最要注意,也是最易发生的是晚期产后出血,甚至大出血休克,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在产褥期出现恶露不尽的话最好到医院做B超、血常规等检查。
护理常识:
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
女性分娩后,身体消耗很大,一定要卧床休息,这个时候就不要想着照顾孩子,以自己的身体为重,孩子交给家人照顾,自己专心休息,加速身体的恢复。
保证充足的水分
有些人认为坐月子不宜多喝水,这是错误的观念,体内缺水不利于排尿,排尿其实就是排毒。排尿少病毒就无法排出从而引发感染,因此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左右的水。
保持清洁卫生
产褥期恶露比较多且异味重,要勤换卫生棉,用温水冲洗会阴部,注意不要用盆浴,减少感染发生。
保护伤口不受感染
妈妈产后不要急于淋浴,因为刚分娩伤口需要时间恢复,一般7-10天之后再淋浴,过早淋浴会导致伤口感染。
增加营养
妈妈分娩时出血过多,身体需要,加强营养是必须的,但是要适度,可以帮助身体恢复,降低产褥期感染的发生。
禁止性生活
产后42天内禁止性生活,42天复查后,如身体复原才可进行适当性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