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精液为乳白色蛋清样,如因节欲时间过久而未射精时可呈淡黄色。新排出的精液有特殊的腥味,具有高度的粘稠性,呈胶冻状,离体后30分钟可完全自行液化呈流体状。一次射精的精液为2~6毫升,少于0.5毫升者为精液过少。每毫升精液中含精子1~2亿,过于频繁的射精可减少精液量和精子数量。若把精子按一定比例放在特定的营养液中观察,正常精子活动持续时间不应少于3小时,排出体外的精子在37℃时,约经8小时就失去生命力。正常精液中活动良好的精子约占85~90%,无活动力或死精子不能多于10~15%。如果精子过少或活动力太低,或畸形精子和死精子比例太大,则受精就会明显降低,甚至造成不育。正常精液呈弱碱性,pH值在7.5左右,若pH值低于7.2或高于7.8者都属于不正常。
精液排出接触空气后呈凝胶状,20~30分钟后液化,这种液态变凝胶、凝胶又液化的转变过程,与精液中所特有的酶体系统有关。如果这一酶体系统异常,就会发生精液不凝固或不液化等病理现象。
正常射精过程有一定的顺序,在射出的第一部分里有精子、副睾液、尿道球腺的分泌物和前列腺液;射出的第二部分主要为精囊腺的分泌物。所以,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的精子数多且有较好的运动和生命活力。射精过程的这种规律顺序是由于排精管道和各附属腺上的平滑肌的收缩顺序不同而引起的。如果射精过程中肌肉收缩的正常顺序发生紊乱,射精顺序也就发生紊乱,将导致射精异常性不育
精子是什么由精子细胞成为精子的过程叫精子形成,也称为精子变态。这一过程极为复杂,主要是细胞核和细胞器发生急剧变化。细胞核中核蛋白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染色质致密化,核的体积缩小。在有些动物中鱼精蛋白取代了核中的组蛋白。高尔基器、中心粒和线粒体变化也很大。由一系列小泡所组成的高尔基器,其中有些小泡中产生顶体前颗粒。小泡不断扩大合并成较大液泡,覆盖于核的前端,并进一步演变为帽状顶体。顶体前颗粒也汇集成较大的、显示粘多糖反应的顶体颗粒。中心粒在高尔基器变化的同时一分为二并相互移开,近端中心粒位于核后端的凹陷中,远端中心粒形成鞭毛的轴丝,以后消失。线粒体则重新分布,围绕着轴丝形成螺旋。这种运动与线粒体周围的肌动蛋白纤维有关。在这些变化的同时,大部分细胞质聚集到颈部,仅通过一细柄与精子相连。这时精子的尾部已从后端长出,当此细柄断开时,精子即与细胞质(称为残体)脱离进入到曲细精管的管腔中。
人类男性的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精子由睾丸产生,精浆由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分泌产生。精液是一种有机混合物,精浆里含有果糖和蛋白质,是精子的营养物质,另外还含有前列腺素和一些酶类物质。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