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年龄增长、长期劳累,导致骨关节退行性改变、韧带松弛
,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关节的周围形成骨刺,从而引起关节炎。
2.
继发性骨关节病多因关节创伤、发育畸形等导致关节面不平、受力不均而引起本病。
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等有关。
病理组织学改变
1.
病理学:不规则的软骨损害,在负重区域的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2.
组织学:早期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增生、软骨面纵向裂开、结晶沉积,同时存在着软骨修复、骨赘增生晚期出现软骨的彻底破坏,表现为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及软骨下局灶性骨坏死。
3.
生物力学:关节软骨的可伸张性、抗压力、抗剪切力及软骨通透性降低。软骨水分增加,过度肿胀,软骨下骨硬化。
4.
生化改变:蛋白聚糖的含量(浓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变,胶原纤维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质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现异常改变。
有这方面的原因概述:
骨囊肿为骨的瘤样病变,又名孤立性骨囊肿。囊壁为一层纤维包膜,囊内为黄色或褐色液体。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
1.好发于4—20岁,多见于5—15岁儿童。好发于股骨颈、股骨上端和肱骨上端。随着年龄增长,囊肿逐渐向骨干方向移动。
2.一般无明显症状,多数因病理性骨折,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而就诊,X线摄片才发现此病。
3.X线摄片显示长骨干腄端或骨干部位有椭圆形溶骨破坏,边界清楚,其周围可见薄层硬化带,骨皮质可有轻度膨胀变薄。
诊断依据:
1.多见于儿童及少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2.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疼痛和压痛,病理性骨折可为最早症状和体征,或经X线摄片发现病变。
3.X线摄片显示长骨干骺端有椭圆形密度均匀的透明阴影,病变局限,与正常骨质间有明显界线,骨皮质膨胀变薄。
4.病理检查可确诊。
治疗原则:
1.骨囊肿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刮除、植骨,术中需彻底刮除纤维包膜,以防复发。
2.合并病理性骨折者,有时骨囊肿可自行愈合。若骨折 愈合后,仍残留囊肿,则应作手术。
3.对于儿童患者,可试用醋酸甲基强的松龙注入骨囊肿腔内。注射量40—200毫克,按囊肿的大小和儿童的年龄而定。
用药原则:
1.骨囊肿病者以手术刮除植骨术治疗为主。
2.近十多年来国内外有用醋酸甲基强的松龙囊肿腔内注射多次,药量示囊腔大小和儿童年龄而定,一般用40—200mg,2个月1次。
辅助检查:
骨囊肿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摄片,一般可确诊,查血伊红细胞主要与嗜酸性肉芽肿相鉴别有关。住院手术病人,除基本检查外,酌情选用可选检查专案,一般无需特需检查。
疗效评价:
1.治愈:囊腔消失或骨折愈合,骨质修变。伤口愈合。
2.好转:合并病理性骨折,骨折愈合,骨囊肿大部分愈合或囊腔缩小。
专家提示:
骨囊肿是骨的瘤样病变,又称孤立性骨囊肿。经彻底刮除+植骨术后,预后良好。 如合并病理性骨折,应按骨折治疗,骨囊肿可能愈合消失,应定期复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