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固定肠管的腹膜的一部分。生在躯体左右两侧的腹膜在肠的背侧和腹侧相合,分别形成背侧肠系膜和腹侧肠系膜。后者大部分消失,背侧肠系膜尚存,将肠连结于脊柱。因此肠系膜是两层腹膜愈合而成的,所以薄而韧。通往肠的血管、神经多数分布于其上,伴随肠管的分化、延长、迂曲,而肠系膜的形态也趋于复杂化。在哺乳类,只有小肠狭义的肠系膜,在大肠和直肠部分。各自称为大肠系膜(meso-colon)、直肠系膜(mesorectum)。胃的胄系膜(mesogaster)形成称为大网膜和小网膜的皱壁而伸展着。同样把卵巢与脊柱相连的系膜称为卵巢系膜,把睾丸与脊柱相连的系膜称为睾丸系膜,但后者在睾丸从腹腔内下降于阴囊后就不明显了。
2 位置
腹膜的一部分,包在小肠和大肠的外面,把肠连接在腹腔的后壁上。
系膜的名词解释: 系膜又称肾小球系膜,血管球毛细血管的支持成分。血管球依赖系膜悬挂在肾小囊内,在血管极部分为球外系膜区,毛细血管之间为球内系膜区。其面积随年龄增加,新生儿占肾小体切面 积6.2%,老年时增加到10.4%。内有与基膜相似的网状基质及系膜细胞,系膜细胞内含PAS阳性物质,有明显的高尔基复合体、核蛋白体、内质网及少量的溶酶体和吞噬体,突起中有 较多的微管和微丝。关于系膜的功能目前认为:
1.有吞噬能力,清除异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维护滤过膜通透性;
2.收缩作用微丝由肌动球蛋白组成,细胞上有血管紧张素受体, 调节血管球血流量;
3.参与基膜更新;
4.含有与球旁细胞类似颗粒,可能功能类同;
5.产生基质和纤维,起支持作用。
直肠上端在第三骶椎平面,上接乙状结肠,在齿线处与肛管相连。长约12一15cm。直肠上端的大小似结肠,其下端扩大成直肠壶腹,是粪便排出前的暂存部位,最下端变细接肛管。直肠在盆腔内的位置与骶椎腹面关系密切,与骶椎有相同的曲度。直肠在额状面有向左、右方向凸出的弯曲,当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必须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直肠上l/3前面和两侧面有腹膜覆盖;中1/3前面有腹膜,并向前反折形成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下1/3全部位于腹膜外,故直肠为腹腔内外各半的肠道。直肠无真正系膜,但其上后方,腹膜常包绕直肠上血管和蜂窝组织,因此,有人称为直肠系膜。在两侧有侧韧带将直肠固定于骨盆侧壁。直肠壶腹部粘膜有上、中、下3个皱襞,内含环肌纤维,称直肠瓣。中瓣常与腹膜反折平面相对。但直肠瓣数目可有变异,最多可达5个。直肠膨胀时直肠瓣消失,直肠瓣有阻止粪便排出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