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ST段改变的含义包括ST抬高、压低、延长和缩短。关于ST段一般只讨论压低,也称ST下降。ST段压低大致可分为ST斜上型压低、斜下型压低和水平型压低三种类型:目前,公认ST段压低程度以0.5毫米为界限。当ST段呈水平型和斜下型压低30.5毫米,往往被看作多数具有病理性意义,较多见于以心肌缺血为代表的冠心病,也可发生于心肌病、高血压、洋地黄等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运动员心脏和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当心电图ST段改变呈水平型和斜下型压低<0.5毫米时被看作多数具有可疑病理性意义。当ST段呈斜上型压低30.5毫米通常认为无确切病理性意义。当ST段呈斜上型压低<0.5毫米时通常认为对于心脏本身无病理性意义,后两者较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其他情绪激动、心动过速等具有交感神经兴奋倾向的患者或正常人,尤其多见于正常年轻人(尤其女性年轻人)和更年期妇女。这种心电图ST段改变被看作是一种非特异性改变。非特异性ST改变的特点除了呈斜上型下降外,较常出现在II、III和aVF三个导联上,但有时也可出现在其他导联。
由此可见,心电图ST段改变可能导致病理性的疾病,可能是非病理性的。而具体是哪种类型则要根据ST段改变的具体方式而定。
心电图的ST—T改变,是冠心病的标志性变化,因为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其管腔变窄、阻塞或功能改变而痉挛(血管紧张,不自然地收缩),两者均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以,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在心电图上就出现ST—T改变。心电图的ST—T变化,不是冠心病所独有,非缺血性心脏病或其他原因也能引起,如继发性或非特异性的心脏病都可致心电图ST—T变。继发性的可由左心室肥厚劳损、束支传导阻滞、应激综合征等引起,其中,以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多见非特异性的主要是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心脏本身的疾患和电解质紊乱、药物的毒性作用所致另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ST—T改变的常见原因,但它的变化在服用心得安,使心率减慢,心肌耗氧下降后,会很快恢复正常,而冠心病则不可能。“殊途”所致的心电图ST—T变,其形态不尽相同,冠心病ST段一般为多导联普遍下降,程度>0.05MV,呈三种形态特征:(1)水平形下降,T波双向(2)下斜形下降,T波倒置(3)弓形下降,“箭头样”T波,称之为冠状T,对诊断心肌供血不足很有价值。其他原因所致的除ST—T不同外,心电图上其他波的形状、时限、振幅亦各有区别,并且均伴相应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试验室结果,因此鉴别不难。
心电图的ST—T改变,是冠心病的标志性变化,因为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其管腔变窄、阻塞;或功能改变而痉挛(血管紧张,不自然地收缩),两者均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以,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在心电图上就出现ST—T改变。心电图的ST—T变化,不是冠心病所独有,非缺血性心脏病或其他原因也能引起,如继发性或非特异性的心脏病都可致心电图ST—T变。继发性的可由左心室肥厚劳损、束支传导阻滞、应激综合征等引起,其中,以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多见;非特异性的主要是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心脏本身的疾患和电解质紊乱、药物的毒性作用所致;另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ST—T改变的常见原因,但它的变化在服用心得安,使心率减慢,心肌耗氧下降后,会很快恢复正常,而冠心病则不可能。
“殊途”所致的心电图ST—T变,其形态不尽相同,冠心病ST段一般为多导联普遍下降,程度>0.05MV,呈三种形态特征:(1)水平形下降,T波双向(2)下斜形下降,T波倒置;(3)弓形下降,“箭头样”T波,称之为冠状T,对诊断心肌供血不足很有价值。其他原因所致的除ST—T不同外,心电图上其他波的形状、时限、振幅亦各有区别,并且均伴相应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试验室结果,因此鉴别不难。
在门诊中,经常有病人自诉胸闷、心慌,而给予心电图检查,常发现“ST-T”改变,它往往带给人们忧虑、不安和惊恐。这并不奇怪。因为,当医生密切给合临床进行评价时,ST-T改变是诊断心绞痛、心肌缺血的重要指标。在诊断心脏的危急重症——急性心肌梗塞时,结合同时存在的典型的临床表现或肯定的心肌酶谱改变,则ST-T改变更具有决定意义。于是,心电图ST-T改变和冠心病密切相连在一起,人们谈虎色变。但是,心电图ST-T改变并不等于是患上了冠心病。ST-T改变本身并不具有诊断的特异性,影响ST—T改变的疾病与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包括:检查技术上的原因,如心电基线不稳,上下飘移;呼吸与进餐的影响;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的影响;电解质影响,如血钾过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状态的压抑与焦虑;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左心室肥厚、二尖瓣脱垂、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肌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还应注意的是,健康人中也可有出现ST—T改变。据专家们研究,正常人中有ST段异常的约占10~30%,T波改变者约占15~20%,尤以女性更为多见。因此,评价ST—T改变,不结合病人的临床情况,不排除多种因素的影响是绝对错误的。
另外,还要看ST—T改变的形态特征。当你观察ST—T改变时,应仔细注意形态学特征。因为,不同形态的ST—T改变意义各不相同。就缺血性ST段而言,医生重视的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并对压低的程度也有严格要求,如常规心电图要求压低等于或大于0.5亳米;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心电图要求压低等于1毫米。上斜型ST段压低则不能诊断为缺血。举心绞痛的诊断为例,一个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如果伴随着胸痛发作而出现上述ST段压低及T波改变,并随着胸痛的消失而消失的话,则诊断价值很高;要是ST-T改变与运动试验诱发的完全一致,则心绞痛的诊断基本确立。在急性心肌梗塞时,心电图的ST改变呈现背向上型抬高,如果是凹面向上型抬高则意义不大,说到T波改变,一般认为,当T波出现倒置变化,特别是其深度达2亳米以上时,才具有诊断价值,如果是轻度T波双相或低平,则难以肯定其临床意义。
因此,当心电图出现ST-T改变时,不应认为自己就是患上了冠心病,而应认真听取医生的意见,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