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虫子叫草蛉,昆虫纲,脉翅目,草蛉科。体细长,长约10毫米,绿色。复眼有金色闪光。翅阔,透明。常飞翔于草木间,在树叶上或其它平滑的光洁表面产卵。卵黄色,有丝状长柄,称“优昙华”。
防虫病害:
草蛉能捕食、消灭害虫,如粉虱、红蜘蛛、棉蚜、菜蚜、烟蚜、麦蚜、豆蚜、桃蚜、苹果蚜、红花蚜等多种蚜虫,另外该种还喜欢吃很多种害虫的卵,诸如棉铃虫、地老虎、银纹夜蛾、甘兰组蛾、麦蛾和小造桥虫等的卵,都在其食物范围之内。
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人们用人工饲养的方式大量的繁殖草蛉,去捕捉害虫。
草蛉虫。草蛉虫又名草蜻蛉,幼虫叫蚜狮。草蛉是一种捕食性昆虫,可能在木头、玻璃、铝合金窗户等任何地方产卵。
我国常见的有大草蛉、丽草蛉(小草蛉)、中华草蛉(中华通草蛉)、叶色草蛉、亚非草蛉等。
除少数种类外,大部分的卵有一条长长的丝柄,柄基部固定在植物的枝条、叶片、树皮等上面,而卵则高悬于丝柄的端部。
草蛉成虫和幼虫的捕食能力都很强,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和多种昆虫卵,也捕食蛾类幼虫。
如在棉铃虫产卵盛期,每亩棉田放出草蛉卵3万至5万粒,从卵里孵出的草蛉幼虫就能捕食害虫,四天后效果就很显著。
夏天常见的绿色飞虫通常为草蛉。又叫草蜻蛉,幼虫叫蚜狮,是一种捕食性昆虫,可能在木头、玻璃、铝合金窗户等任何地方产卵。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由于草蛉能够有效大量地捕食多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因此人们广泛地开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灭害虫的工作。草蛉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南向北热带种类递减,北方种类明显增多,并且北方种类有明显地向南扩散的趋势。在东部季风环流区,主要分布着热带种类、古北区与东洋区的过渡种类;在西北干旱区,以古北区种类为主。在青藏高原地区存在着一些特殊类群,如多阶草蛉等。
草蛉的成虫羽化后,必须补充营养方可产卵,主要取食花粉、花蜜和多种虫卵。人工饲养时,若食料不足,或密度过大时,成虫有取食自产卵的习性,在饥饿时大草蛉成虫会咬食同种其他成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