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疣?有何特点?答:疣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浅表的良性赘生物,因其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
发于手背、手指、头皮等处者,称千日疮、疣目、枯筋箭或瘊子,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称扁瘊,发于胸背部有脐窝的赘疣,称鼠乳,发于足跖部者,称跖疣,发于颈周围及眼睑部位,呈细软
丝状突起者,称丝状疣或线瘊。2、疣是如何发生的?答:疣的发生多是由于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肝旺血燥,筋气不荣,肌肤不润,外伤、磨擦致局部气血凝滞而成。3、疣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临床诊断本病还需要什么辅助检查?答:疣有多种临床表现,具体如下:疣目:相当于西医的寻常疣,多发于儿童及青年,最初为一个针头大至绿豆大的疣状赘生物,呈半球形或多角形,突出表面,色灰白或污黄,表面蓬松枯摘,状如花蕊,粗糙而坚硬。以后体积渐次增大,发展成乳头状赘生物,此为原发性损害,称母疣。此后由于自身接种,数目增多,一般为二三个,多则十余个至数十个不等,有时可呈群集状。好发于手背、手指,也可见于头面部。病程慢性,有自然消退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因搔抓、碰撞、磨擦破伤而易出血。扁瘊:相当于西医的扁平疣,多发于青年男女,故又称青年扁平疣,皮损为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针头、米粒到黄豆大小,呈淡红色、褐色或正常皮肤颜色。数目很多,散在分布,或簇集成群,有的互相融合,常因搔抓沿表皮剥蚀处发生而形成,一串新的损害。好发于颜面部和手背。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感,有时可自行消退,但也可复发。鼠乳:相当于西医的传染性软疣,多见于儿童,皮损为半球形丘疹,米粒到黄豆、豌豆大小;中央有脐凹,表面有蜡样光泽,挑破顶端可挤压出白色乳样物质;数目不定,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呈散在性或簇集性分布,但不相互融合。好发于躯干和面部。有轻度传染性,愈后不留疤痕,可自行消失。跖疣:相当于西医的掌跖疣,发生在手掌、足底或指(趾)间,皮损为角化性丘疹,中央稍凹,外周有稍带黄色高起的角质环,除去表面角质后,或见疏松的白色乳头状角质物,掐或挑破后易出血,数目多时可融合成片。有明显的压痛,用手挤压则疼痛加剧。常在外伤部位发生,足部多汗者易生本病。丝状疣:中年妇女较多见,多生于颈项或眼险部位,皮损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呈褐色或淡红色,可自行脱落,不久又可长出新的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辅助检查:皮损活检或脱落细胞标本中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或在活检中用抗原或核酸检测显示有病毒。4、疣如何治疗?答:疣的治疗以清热解毒散结为主,并配合适当外治疗法,具体如下:辨证论治:疣目:风热血燥证:疣目结节如豆,坚硬粗糙,大小不一,高出皮肤,色黄或红,舌红,苔薄,脉弦数;治疗以养血活血、清热解毒为主,方药选用治瘊方加减:磁石、龙齿、代赭石、生牡蛎、桃仁、山兹姑、白芍、地骨皮、黄柏、板蓝根、夏枯草等。湿热血瘀证:疣目结节疏松,色灰或褐,大小不一,高出皮肤,舌黯红,苔薄,脉细;治疗以清化湿热、活血化瘀为主,方药选用
马齿苋合剂加减:马齿苋、大青叶、紫草、败酱草、桃仁、红花、赤芍、薏苡仁、冬瓜仁等。扁瘊:风热蕴结证:皮疹淡红,数目较多,或微痒,或不痒,病程短,伴口干不欲饮,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治疗以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为主,方药选用马齿苋合剂加减:马齿苋、大青叶、紫草、败酱草、赤芍、木贼草、郁金、浙贝母、板蓝根等。热瘀互结证:病程较长,皮疹较硬,大小不一,其色黄褐或黯红,不痒不痛,舌红或黯红,苔薄白,脉沉弦;治疗以活血化瘀、清热散结为主,方药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当归、川芎、生黄芪、板蓝根、紫草、马齿苋、浙贝母、薏苡仁等。外治方法:各种疣均可选用木贼草、板蓝根、马齿苋、香附、苦参、白鲜皮、薏苡仁等,煎汤趁热洗涤患处,每天2-3次,可使部分皮疹脱落。也可用内服方的第二煎汁外洗,以海螵蛸蘸药汁轻轻擦洗疣体使之微红为度,每天2-3次。还可用千金散、乌梅肉外敷贴患处。局部还可用电灼、手术等措施。5、疣如何预防与调护?答:扁瘊忌搔抓,抓破后损害加重,应避免磨擦和撞击,以防出血;生于甲下者,疼痛异常,宜早治;跖疣应避免挤压;鼠乳应保持局部清洁,抓破后可自身接种,并应避免继发感染。
你说的猴子叫母瘊子也叫疣。
半路上长的,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母瘊子1立方厘米需要尽快治疗了,建议尽快CO2激光切除或者电刀切除,这样的效果最迅速和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