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师为什么要一味的布置作业呢?本人老师,愿意为你分享我的看法。
第一: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在校真学不完。
现在的教材提倡孩子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也就是说,老师只要讲了3+2=5.学生就必须掌握,3+()=5,5-()=3,以及一些语言描述的题。如吃了三个苹果,还剩2个,一共有多少个?等等。大人看起来来很简单,但对于小孩子来讲,每一个题好像都是新的,都需要一个重新的思考过程。
到了高年级,这个举一反三的范围会更广阔的,题也会更难,类型也会更多。每一个类型老师不讲孩子们不练可能都不会。
目前的教育,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过去多太多了,所以真的需要大量的练习去巩固。
第二:为了成绩的提高。
这个是最终目的,也是唯一的目的。
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老师目前最关注的就是成绩。但大量的事实证明,多写多练确实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成绩。
一个生字不会写,写十遍不会,20遍肯定会了吧;
一个类型题不会,同样类型的天天练,总能学会吧。
不论是弹钢琴打乒乓球都有一个慢慢熟练的过程,学习也是如此,做的多了,自然会发生质的变化。
多做题一定程度上真的能提高成绩。
第三:上级的考评,同行的竞争。
现在各学校领导对老师考评的最主要依据就是成绩,老师不能不重视呀。
同级各老师之间,明争暗斗也很厉害,你做两张,别的老师可能就做3张,都想超越别人,但大家能力都差不多,怎么超越,只有在作业上pk了。
总之,教育发展到今天,学生课业负担如此的重,真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老师也没办法,一方面上级用成绩压老师,一方面又嫌布置作业多。可目前的考试制度,提高成绩有捷径吗?
谁有捷径?不写作业成绩还能很好,传授一下,全国的老师和学生都借鉴学习一下,有吗?
现在的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学校及以上部门组织的检测(以前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从题主的问题中,我看出题主的怨气来。说实话,我对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也是很反感,特别是哪些单纯为了作业而作业的布置!不过我身为老师,理解老师的苦衷,布置作业的确是迫于无奈!
素质教育喊的震天响,应试教育搞的踏踏实实,这就是当今教育的现状!作为一个老师,谁愿意自己所教的科目在学生考试中居于末位呢?领导约谈,大会小会点名批评,而且评优树先、晋级无缘,甚至在县管校聘的今天会落聘呢?何况家长、 社会 都会对你指指点点,嗤之以鼻!每一名老师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上进心,谁能甘居末位而不自羞呢?所以为了学生有优秀的考试成绩,就出现了,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的现状,“水多泡倒墙”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布置作业是老师的职责,但一味的布置,没有选择的布置以及重复的布置作业,是对学生没有好处,反而令学生生厌的做法!结果就是使学生厌学,以至于逃学!布置作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不是老师随便信口雌黄。布置作业首先应该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有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发展有指导意义,这样的作业布置,才是最重要的,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能锻炼学生思维,增长学生才干!
可是,而今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唯升学率、唯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这种现状不改变,想杜绝老师一味布置作业的现象,是难以改变的!
多谢邀请。
在座的各位看官,可能大多数都不是从事教师这个行业,我本身也不是。虽然我们都没有教过学生,但是很多人家里都有正在上学的孩子。其实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让我们来做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拿出很高明的手段来教好学生?
有吗?有吗?
我可以很遗憾的说,其实好多人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真正有计谋,有手段的老师或者是家长其实也不多。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在对教育这个领域里,没有更好的建树之前,采用传统的方式教育学生,也无可厚非。绝大多数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学生都是在书山题海中过来的,那么写作业也就成了一种简单粗暴,然而有效的方式。
我的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写作业写到了凌晨一点,据事后的了解,当晚很多孩子写作业都写哭了。我本人在当时也是十分的不理解,为何一个小学生作业量如此之大?
但是随着孩子逐渐的成长,好多家长都发现,光靠完成作业来达到成绩的提升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各种习题集,课外补习班蜂拥而至。为了让孩子的成绩不被别人落下,家长的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基本上是操碎了心。
老师的心情其实也是一样的,但是老师却只能在课堂上严加管理,课余时间就有点鞭长莫及了。为了孩子们在课后的时间也能被高效利用,布置作业就成为一种最主要的方法方式了。
因此我觉得作为家长,不能责怪老师作业留得太多,如何引导孩子高效快速的完成作业,才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各位看官意下如何?
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 勤能补拙 ”。
这两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懂,传统教育中老师布置作业也是基于这种理念而来的。刚学到的知识点需要趁热打铁做题熟悉,学过的内容需要回过头来巩固,未学的内容需要预习一下,一门课至少三项作业,三门课就9项作业,如果报了课外班,课外班也是有作业的。面对这种情况,每天一堆作业要做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题主说到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显然老师布置作业的量是远远高出我们上面提出的三项基本内容了,超出练习复习预习的基本范畴,老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大量刷题,俗称题海战术。作为应试教育大国,某水中学更是靠题海战术闻名全国。作为一名30多岁还在备考的老阿姨,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对课本上的内容熟练掌握,题海战术真的只是浪费时间。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牢牢掌握那个“宗”,题目随便变一变都会让你在似曾相识却又似是而非的困境中徘徊半天。题海战术的真正奥义是那些对课本内容滚瓜烂熟的高手们查漏补缺的一种手段罢了,很多人根本达不到这个段位,只是在浪费时间。
作为家长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简单说下个人浅显的认识啊。
一、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对小一些的孩子,每学期一开学,拿到新书以后,家长先翻看一下,对孩子这学期要学习哪些科目,大概是什么内容,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等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在平时家长就可以灵活的现场教学,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相关的引导,帮助孩子理解性的学习,减轻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负担。
比如:孩子开始学习生物了,你杀鱼的时候就可以把他叫来,一起来一堂生动的解剖学课,你要是愿意,烹饪课也可以一起给他上了;如果你中学的知识还没忘完,烹饪的同时你还可以告诉他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味精的主要提鲜成分是谷氨酸钠,人们常用的生理盐水是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为什么要用这个浓度呢,因为……只要你有心,课本上的知识点在生活中都可以揪的出来。
二、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送孩子去学校上学,会希望他考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好的出路。虽然国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考试成绩依然是大学录取的首要标准。大专和本科是一个质变,普通本科和985、211又是一个质变,本科和硕士、硕士和博士,就就业出路而言又不可同日而语。
三、正确看待做作业的问题。练习复习预习,必须要做,薄弱环节,要加强巩固。在孩子基本知识还没掌握透之前,老师布置大量习题,建议先别做题,留出时间把知识点吃透,相比于做题多,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更有效率。家长也要有能力识别,要对不适当的方法勇于说“不”。
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学生要想学好知识,只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肯定需要做作业来巩固、提高和记忆了,这就是老师布置作业的根本原因!
当然,现在有些老师可能布置的作业有些多,比如小学里抄写式作业比较多。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学习了一个生字,要把它学会记住能写会用,你不留作业让学生抄写几遍组几个词,试问他(她)会主动去想办法解决吗?所以老师留作业也是迫不得已!
可能在现实中,个别老师布置的作业量过多难度过大,以致于学生半夜还在写作业,这确实是不合理。《义务教育法》有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其它年级课外作业时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课外作业时量每天不超过2小时,高中课外作业时量每天不超过3小时。不得布置超越课程标准的作业,不得布置由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某些老师布置的作业可能超标了。
老师布置作业是什么心理呢?就是想让学生学好知识,考出好成绩,皆大欢喜!
很明显这是一种把痛苦建立在别人身上的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
其实我们的老师应该能察觉得到,只要你有足够的细心,每天一味地安排很多作业,孩子们是有心里情绪的,只是他们作为学生,也不好怎么说,哎,就忍气吞声的做吧,反正老师都安排了,不做吧,又可能会被……,对于老师的套路,孩子们是知道的。
其实我觉得,孩子们在学校,首要任务肯定是学习,作为我们的老师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小学低段,中段,甚至是高段的学生都还找不到学习的方法,一天的学习很是混乱。
老师在安排作业时,不要123456等全部都做,我们可以采取分层的形式,比如基础很好的孩子,基础题可以不用做了,做点提高或拔高思维的题。而我们基础不扎实的孩子就可以先做些基础的,慢慢再拔高。总之,方法总比困难很多,要我们的老师不断去优化和创新,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应该是教书育人的本分,望徒成龙的的心理。课堂认真,课外练习巩固,除了极个别天赋异禀的学生之外,更多的学生都是要经过反复的练习达到熟练和技巧的程度,家庭作业就是练习和检验的重要方式,因为这是单独完成,没有监督,也没有指导的情况之下?
如果是小学,老师真没必要布置许多作业,除了给自己增加批改负担之外,真不知道有什么用,当然家长批改的除外。小学老师的绩效工资跟考试成绩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也没有升学压力,如果家长们认为老师作业多可以去校长那或教体局匿名举报。
已经搞不懂老师的心理了。一味地布置作业,都是给家长布置的,如果没有家长辅导,绝大部分孩子的作业都完不成。而家长们的水平各不同,大部分家长都给孩子报课外班,甚至请家教。感觉,现在的老师的责任心严重不如以前,怕担责任,又想要升学率。
希望教育部能找到老师和家长的一个平衡点,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完善。
首先来说:为什么现在的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
1.老师一味的布置作业可能是为了学生着想,认为题海战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为了防止学生课下玩耍,比如看电视、打 游戏 。毕竟玩耍过后知识可能记得不牢固
就我个人观点说:老师的题海战术有一定效果,但是效果不是最好的。
1.题海战术优点:把所有简单的题目都会做了;常用知识点学会了;知道哪些题目是难点了。
2.题海战术缺点:没有时间心思去深入学习,把知识理解,融会贯通。
因此,老师最好前期题海战术,中期深入分析难题讲解,后期多练习实战。
幼儿园乃至小学,都经常有手工作业,从中国国情来看,这事儿确实挺难为家长。昨天看到一个段子,说学校让家长跟学生一起做个房子模型,家长实在不会,就去寿衣店买了个烧纸钱时用的那种房子。但且慢,这都是学校的错吗?我觉得不全是。
其实做手工的初衷是好的,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确实极差,外国小学生经常回家做个小板凳,我们的孩子做个折纸都困难。也不必强调孩子会不会,从不会到会,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即使做了还是不会,也无妨,因为它是个亲子过程。
但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孩子动手能力差还真有先天缺陷。首先,大多数中国家庭都很难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手工环境,其实欧美孩子练动手能力,主要场地就是自家车库。美国有车库经济一说,别说孩子做手工了,就连微软、IBM、谷歌这样的品牌,都在车库中萌芽诞生。一个孩子只有从小就鼓捣各种玩意儿,才具备基本的动手能力,靠进了学校再“补课”,难度很大。别说我们的孩子了,就连家长的动手能力都不行(甚至比孩子还要差),手工当然会是沉重的负担。
网友二:
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幼师的工作,就像小学老师明知道有学生抄作业但是仍然要留作业一样。
另一方面,一定会有的家长是让孩子参与完成的。换句话说,不能因为有差生就剥夺了好学生做作业的权利。
老师留手工作业旨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家长帮忙也是希望孩子多得到父母的陪伴。老师的初衷都是对孩子有好处的,怎能因为没人做就放弃呢。
其实,这是一个心态问题。如果总是盯着不做作业的学生,那么老师每天都是怨声载道的。如果总是盯着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就会非常有成就感。
网友三:
你可以选择亲子作业的。就是老师布置点作业,孩子不会做,你跟孩子一起做,让孩子坐力所能及点事情,而不是全部由你代劳。
我家孩子三岁时候,幼儿园要求做灯笼,自选材,不限制。
我就用鞋盒做了一个海绵宝宝的灯笼。我画好,然后让孩子上色。等孩子画好,我再补一下,最后我做好手脚安装上去,就好啦!
还有上半年时候,老师要求画伞面,很小都纸伞那种。因为孩子不怎么喜欢画画,所以我就直接拿绿色画了草地,让孩子自己拿棉签沾各种颜色点在草地上。
当然,如果你为了面子,老师为了面子,一定要最好的作品,那只能是家长代劳了。但是,这样的老师真的很失职,家长很痛苦。好在,目前没遇到这样的老师。
如果是孩子觉得自己都做不好,或者不做要求家长做,那就要家长慢慢引导了。
力所能及,亲子配合,孩子还是很愿意一起跟家长完工的。对亲子感情来说,也是更加亲近啊!
网友四:
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这位题主说明明知道孩子不会,都是家长代劳,我想可能题主每天自己做手工,孩子也不参与,确实觉得没什么意义,纯粹是折腾家长。也许,这位爸爸或妈妈没有看到手工作业的意义。
1.手工作业给家长和孩子一段亲子时光。孩子还小,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对孩子的影响还比较大。在手工作业过程里,也是父母了解孩子,培养亲子关系的一个过程。
2.手工作业无好坏,是爸爸妈妈在评价。无论作业是怎样的,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也是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3.手工作业,考验父母的耐心和对孩子的引导。
网友五:
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小学等学校,给学生布置作业往往是超出学生能力范围以内的,这个时候往往都需要家长来辅导甚至家长代笔、代劳,这种情况下,其实比拼的是家长,相当于在上学期间就已经开始进行了拼爹的一个过程。
我有时候甚至想,这可能是幼儿园以及小学校,有意而为之的,它可以通过这种作业去挖掘或者说观察到每一个学生背后的家长和家庭的基本情况,比如说受教育程度、职业,还有家庭经济财政情况等等,这些学校想通过这些作业,去衡量家长的这方面信息,从而也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一样的这个区别对待,这是很有可能性的。
但事实上这种情况过犹不及的话,那么无疑是给家长增添无数的负担,家长却敢怒不敢言。就比如说最近,我就帮助我家的小朋友,做的了三四份关于安全知识的竞赛问卷。这个我就很难理解,给学生做,给小孩子做安全知识普及,我们可以接受,可是为什么学生的父母都要一人做一份呢?
而且事实上很多安全知识,都是跟汽车驾驶有关的,那试想,如果这个家长的父母是在农村,那么这种信息他去哪里获取呢?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去了解这些安全知识,甚至说学习的这些知识,对这些家长来说本身也是无用之地的。可见有时候,这样的教育创新或改革,走到最后,事实上也在成为教育的另外一种弊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