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
相关肿瘤
肿瘤标志物
相关肿瘤
肿瘤标志物
相关肿瘤
AFP(甲胎蛋白)
肝细胞癌
CEA (癌胚抗原)
常见的癌症
CA125(癌抗原125)
卵巢癌
CA199(糖基抗原)
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
CA153
乳腺癌
CA724
胃癌
CA50
胰腺、结直肠癌
NSE
小细胞癌
PSA
前列腺癌
SCCA
宫颈鳞癌
CA242
胰腺癌、胃癌
CYFRA21-1
肺鳞癌、宫颈癌、食管癌
影像检查,最常见的是X光照相,它成本低廉然,但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CT是更常用的检查手段,此外还有PET/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于早期癌症筛查来说,CT、X片以及超声最为常见,磁共振成像有自身的优势,如在脑部检查时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医生诊断。对于乳腺检查,还有专门的钼靶检查成像。
内镜检查,如检查肠胃的肠镜、胃镜,诊断鼻咽癌的鼻咽镜等,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到人体内丰富的信息:形态、色泽、纹理。如果能发现病变,还可以同时采集某些组织,为进一步做病理活检提供帮助,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其他检查,其他零零散散的检查方法可以归入此类,比如宫颈癌的细胞涂片检查,直肠癌检查的肛门指检,新型的技术还有基因检测,可以发现特定基因片段的突变情况。
上面只是说了早期发现癌症的手段,并非“方法”,因为CT和血检只是检查的工具,不是早期发现的策略。正如问题“在拳击场上如何击倒对手?”回答显然不是“用拳头”,而是“如何使用钩拳,摆拳等拳法配合技巧抓住时机以取得胜利”,同样的,人们最想要明白的是,什么情况下“我去抽血化验?”,什么情况下“我去放射科拍一张CT片?”否则,身体没有任何症状,人们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去做检查呢?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看起来都不太划算。
还有两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一是癌症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多种疾病的集合。因为不同人体器官产生的癌症性质不同,对于同一种病不同人产生的特征也是不同的,所以早期癌症的检测方法应随部位的不同、病人的不同而进行调整,试图用一种手段一劳永逸地发现所有早期癌症,是非常困难的,至少目前看来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二是以上的手段均无法100%确定“得癌”或者“不得癌”,因为医学上有所谓“假阳性”和“假阴性”之说,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癌症的病人,被诊断成癌症了,或者反过来,本来出现了病变却没查出来,这些源于检查手段的局限性。
正是一些检查手段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较高,所以对于一些癌症检测方法带来的整体收益是否有利于病人,还存在一些争议。假阳性是一种“过度诊断”,被误诊为癌症的病人会带来疾病的重压,亲朋好友也会焦虑恐慌,进一步会导致更多的检查,乃至侵袭性的治疗,在《众病之王:癌症传》中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蜘蛛耗尽体力来织出完美的网来捕获空中的苍蝇,如果网的密度增加,虽然捕获苍蝇的可能也会增加,但同样,捕获到空中的垃圾和碎屑的概率也会增加(假阳性),如果把网织得稀松一些,那么会出现一些漏网的苍蝇(假阴性)。
同时,就上面提及的检查手段来说,血液检查的准确性其实不高,因为很多癌症分子可以释放的,我们体内正常的细胞也能释放,所以就算是“肿瘤标志物”也有很高的错误率;对影像检查来说,从CT影像上早期辨别癌症也是相当困难的工作,所以很多肿瘤临床部门往往是多个医生各自提出意见,共同下最后的诊断。国外曾经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乳腺癌早期钼靶检查,并没有使病人的生存时间延长,反而大大了“致乳腺癌”的可能性,大量放射性检查(如CT,PETCT)也对患病儿童的健康很不利,在患病儿童的癌症预后方面,复查频率和剂量有严格的限制。
这样说来,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算早期发现癌症的方法呢?它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特性:
1.时效性。能把控时机,我们刚好能在癌前病变或者局部病灶时就能发现,不会在检查时让我们扑个空,不会让我们发现已经很大或者转移,就是提高医疗实践中的“投入产出比”。一些早期的“体征”,如“长时间”的咳嗽和便血等,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多加注意;女性朋友也可以对乳腺进行自检,可以发现早期的包块等;
2. 准确性。太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是无法接受的,这种方法应有令人满意的准确度,否则会得不偿失;
3. 经济性。时间短,成本低,最好能让我们自己在家里测,国外很多城市已经实现家庭医疗的远程数据分析,以减少交通支出,采集对象可以使用血液,这样采集快速方便,一般影像设备都复杂精密,决定了其检查费用很难降低。希望伴随着基因检测的普及化,相关检测费用会降低。
根据以上的特性,我们可以归纳“早发现”的一些建议:
1. 正是因为血液检查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做动态监测,以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最好将自己之前的检查资料留存,建立自己的健康数据库,这样通过“健康曲线”的走势,我们会发现一些端倪;
2. 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建议做基因检测,了解基因缺陷可能导致的癌症倾向,医学上这叫做“易感基因”。有必要了解自己家里的家族病史,如结直肠癌,现在已经有孕前基因检测,据观察,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患结肠息肉导致的结肠癌,那么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可能性高达50%;家族中姐妹患有乳腺癌,那么其患乳腺癌的几率会加倍;视网膜母细胞瘤大约有90%发生在3岁之前,有家族遗传性,与遗传缺陷有关系;
3. 建立符合经济和时间要求的癌症筛查策略,对此请看下面的表格:
1次/年
<30岁
>30岁
>40岁
>50岁
男 性
直肠指检
痰液细胞学检查(肺癌)
胸部低剂量CT
乙状结肠镜检查
大便潜血试验
前列腺癌筛查(PSA,超声)
女 性
宫颈刮片检查
盆腔检查
B超乳腺检查
直肠指检
钼靶检查结合超声
乙状结肠镜检查
大便潜血试验
当然科研人员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手段,最新出现的一些技术给我们带来新的曙光,如清华大学去年发现的新的肿瘤标志物Hsp90α(热休克蛋白),对于早期肺癌的检测会带来帮助(注意,媒体据此解读成“一滴血”检测癌症是很不准确的)。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最近设计了一个检测早期癌症的原型机,通过特质的生物制剂与人体血液中一种特别的核苷酸序列反应,可以检测一些早期的癌症;美国Google公司著名的前沿创新实验室(GoogleX,曾设计出无人驾驶汽车,Google Class等产品)今年开始了一个新项目,利用纳米粒子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让它无时不刻检测我们的血液,也许不远的将来,人们可以只是戴着一个监测腕带,帮助我们早期发现癌症,提醒我们及时就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说早期发现可以提高癌症的治疗疗效,其实癌症预防是更加睿智的抗癌方法,举例来说,烟草是避免癌症最大可以避免的因素,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无烟草运动”,因为烟草不仅仅与肺癌,还与食管癌、喉癌、口腔癌等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烟草使用每年导致22%的癌症死亡,2004年,全球740癌症死亡者中,有160万为烟草使用导致的,因此要是论效用,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是更加有效地抗癌策略。
问题一:如何检查自己有没有癌症? 每年都要保持身体检查这个习惯吧。有时候身体有异常了就到医院去检查下,就好像鼻咽癌的征兆是这样的:①出血:主要是吸鼻后韧中带血,或鼻出带血鼻涕。开始常为少量血丝,容易被忽视,及至出血量较多时,往往病变已入中、晚期。
②头痛:早期就可有头痛,而且多偏向一侧,呈间歇性;晚期则出现持续性剧烈头痛,容易误认为神经性 偏头痛。
③颈部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颈部出现肿块,无能,质较硬,活动度差,常易误认为淋巴结核或淋巴结炎。
④其他症状:除表现上述某一个或所有症状外,还可出现鼻塞、耳闭、耳鸣、面部麻木、复视、上险下垂等症状。晚期癌肿易向颅内侵犯及骨、肝、肺等远处转移。
目前专门针对术后、放化疗人群助疗促愈、调养康复的高端功能蛋白免疫调养品,疗中宝乳免疫专家,在实践中,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对于 *** 癌细胞的发展,触小肿瘤体积,减轻病人的痛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对比效果患者更是满意。成功帮助过鼻咽癌、乳腺癌、淋巴癌、脑瘤、胃癌、结肠癌、食道癌等。
问题二:癌症检查怎么做 你好!现在癌症种类在我国是很多种的,一般检查方法就是影像学加上实验室抽血检查、加上医生的体格检查等 问题三: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癌症,需要进行什么检查? 最基本的是血常规,尿常规,大胆常规,肿瘤相关抗原,恶性肿特异生长因子,超声,胸片,脑部CT,妇科检查, *** 触诊等.如果经济情况允许,可以做一个PETCT.PET-CT是将PET(功能代谢显像)、CT(解剖结构显像)两个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相融合,实现了PET、CT图像的同机融合。使PET的功能显像与螺旋CT的精细结构显像两种最高档显像技术的优点融于一体,形成优势互补,一次成像既可获得PET图像,又可获得相应部位的CT图像,既可准确地对病灶进行定性,又能准确定位,其诊断性能及临床实用价值更高。如,肺部发现肿块,SUV值>2.5。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极大。
问题四:癌症是怎样被检查出来的,普通体检能查出癌症吗? 癌症的早期检查很火。一个基本的情况是这样的:癌症的治疗,在中晚期阶段,除了少数几种癌症,比如乳腺癌,现在还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所以,一个自然的想法,就是在早期发现,及早治疗。但是,癌症检查,尤其是自体无症状时的早期检查,现在仍是很有争议的领域。主要是因为早期检查的研究难度大,现有方法的准确度低,对被检查者的好处有限。据我所知,一般查出有癌症大多是因以下几种情况:1. 感到有症状,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出来。
2. 因为其它病症去医院检查,结果附带查出来有某种癌症。
3. 常规体检,查出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症。
4. 有针对性的癌症检查,像常规体检一样定期检查,检出异常。
(补充:第 5 种情况是,你是特定癌症的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遗传,长期吸烟,肝炎病毒携带者等,需要定期监查,这种情况另当别论)对于4,没有普适的检查,只有针对具体某种癌症的专门检查,就像@荆外提到的。最常见的,也是被普遍采纳的,有针对乳腺癌的 mammograms,针对宫颈癌的 pap *** ear,针对前列腺癌的 PSA 抗体血检,针对大肠癌的血检和肠镜等。从医学的角度说,当然是有直接症状的问题最严重;无任何异常被发现有癌症,情况最轻。所以一般对于因为有直接症状查出的癌症都无大异议,因为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了,大部分时候是中晚期,都要立即治诊。但对于 2-4,就是自身没有异常感觉的癌症,是争议最大的,争议性由 2 到 4 逐步增大。争议之大,我觉得真得没法给大家一个推荐,只能科普一下,帮你理解问题的复杂性,知道一些关于癌症的基本知识,让你自己作决定。现代人谈癌色变,最轻也是癌啊。但是,癌症不是一个病,而是很多病。就如@jinxi 所说,同是癌症,机理可以很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肿瘤都是不一样的。甲的肺癌和乙的肺癌就可能不一样,它们只是有一样或类似的显型,但致病机理,基因型却可以不一样。即然是不一样,就有可能这些癌症有着不样的病理,不一样的恶性程度。就举前列腺癌为例。现在估计,有六分之一的美国男性会在这一生的某一时刻得上前列腺癌。但是,并不是所有前列腺癌都是恶性的,大部分的此癌症其实发展得很慢。比如通过对越战时牺牲的美国士兵做解剖发现,不少士兵在 30 多岁就有了微小的前列腺癌变。考虑到大部分人到老年才得病,有理由相信这些癌变大部分也可能只是缓慢生长,甚至到死也不为人知。事实上,通过解剖,的确有很多人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得了这癌症,他们的死也的确与它无关。40-60 岁的男性里有 1/3 有前列腺癌,到 85 岁,3/4 的人有前列腺癌。类似的还有乳腺癌。对 80 岁去逝的女性解剖表明,2/3 的人有乳腺癌,但是,只有 4% 的人是死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一样,大部分人是带病生活,其实不知道自己有癌症,也并非死于癌症。对于普通人来说,相信大部分人最终关心的其实是自己能活多久,而不是自己有没有癌症,如果有,癌症能不能被治愈。所以,真正让心担心的,是那些恶性的,致死或立刻影响生活质量的肿瘤。可是,众所周知,越恶性的癌症,发展速度越快,从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癌变到有显著症状,可能只有几个月时间。对这种癌症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口,可能只有几星期,这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等不及什么年度体检的。而体检能检查出的,很可能是发展缓慢的癌症。当然,我们可以相信科学,现在能在癌症真正早期的时候就发现它,在它还没有开始恶化时就防患于未然。不过,以我对这个方向的了解,现在(2011 年)医学能做的还很少。首先,如上面所说,癌症不是多稀罕的东西,很可能你身体里已经有了,因为很多......>>
问题五:想查自己有没有癌症需要查哪些项目 一个是全身检查,一个是针对性检查。全身检查需要做脑部,胸腹部CT,常规血尿便化验,CEA、AFP等指标的监测。通常是做针对性检查,哪里有不舒服,或者直系亲属有相应方面的疾病,可以专门做这方面的详细检查。有些肿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问题六:癌症六项怎么检查 一般做个血液化验就可以了
问题七:怎么检查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 要是家人没得癌症,年龄小于45岁,身体又没有任何症状,不要太过担心,因为癌症发病几率鸡是相当小的。要是你身体的那一部分不舒服那就查那一部分。因为身体出了头发和牙齿基本上所有地方都会长癌,所以没有表现你没法查。
问题八:查癌症怎么查 如果没有不适症状的话,建议最常规检查体检加防癌筛查即可。如果有明显不适症状,可以根据症状具体情况针对某个部位进行针对性局部检查,明确病因。
①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各种常规检验及具有一定特异性的化验。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②体格检查:由于约有75%的癌症发生在身体容易发现的部位。因此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等十分重要,常常能发现相当一部分肿瘤,并能对其性质做出初步的判断。
③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常规透视、拍片、各种造影、各种体层检查;CT、ECT、核磁共振检查;B型超声检查,核医学检查等。
④病理学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检查。
⑤内窥镜检查:食管镜、纤维胃镜及纤维结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等。
⑥放射免疫学检查:如胎甲蛋白测定、癌胚抗原检测,EB病毒抗体检测等。
⑦医用激光诊断。
另外,开展区域性预防癌症普查,也是有较大价值的早期发现途径。通过普查,能够发现早期癌症病人,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