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那些症状提示您可能患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呢?
以下这些症状提示您可能患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首先,颅神经和颈神经症状: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扭转等。
其次,脑干延髓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者双侧肢体乏力,患者可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偏瘫和四肢瘫,四肢感觉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等。
再者,小脑症状:患者此时会出现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手指不灵活,走路跑偏及眼球震颤等。
还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在用力或者咳嗽时明显可出现头疼,呕吐,眼底水肿及视力下降等脑积水表现的。
最后,脊髓空洞症表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在伴有脊髓空洞时表现为分离性,节段性感觉障碍。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此必须引起大家的注意,了解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相关症状有利于患者在患病早期自我发现疾病,保证能够早日得到治疗。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建议及时前往相关专科医院(脊柱)神经外科就诊。(脊柱)神经外科在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中有着其他科室难以企及的优势,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
正在忙于打随访电话的小倩,突然接到护士长的电话,说有病人家属把电话打到了主任那里,把小倩给“投诉”了。
小倩一头雾水,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没有做什么呀?要说,有什么,就是刚才有个家属接到电话后,我刚说我是哪里,他就用极其反感的语气说:给你说了不让你们打了,不让你们打了,你们还打。
这莫名的指责,让小倩一脸的委屈。事先也没有打过这个家属的电话啊?如果真的打通过,这个电话就不会出现在待随访人的名单里,一定是在已随访人员的名单里了。这怎么还没等我开口就把人给得罪了呢?不管什么原因,当时被指责了的小倩,还是赶快道了歉,匆忙的挂了电话。
后来从主任那里得知,这个病人回家后病情每况愈下,在经过短时间的家庭护理后,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小倩打这个电话的时候,正是中秋节的前一天,也许在这样的时刻,家属不愿提及这伤心之事。恰好这个家属又是主任的间接熟人,就把这个事情给主任说了。于是,就有了接下来所谓的“投诉”事件。
这件事情对我们的触动很大,后来想想,如果家属真心想投诉,找到医院的投诉电话并不难,也幸亏,他只是跟我们的主任说了说。这也给我们以后的随访工作敲响了警钟,让我们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不得不认真反思,怎么样进行随访,才能够得到家属认同,才不会让他们感到不安与不悦,才能够让病人从中受益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1.不在节假日的时候进行随访:节假日期间,人们都放假休息在家,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图的就是一个高兴。在他们欢聚着美好时光的同时,如果进行随访,难免会遭到他们的反感。治疗效果好的病人家属,可能会在百忙之中,暂时放下美好的畅想,来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耐心听取你所讲的康复知识及注意事项。一旦遇到治疗效果不在家属的预期目标之内的,再或者亲人已经故去的,在这个团聚的时刻,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会倍增,那种痛苦的心情不是可以用“理解”所能解释的了的。他们不愿意提及那些伤心往事,不愿承认亲人已经故去的事实。随访电话的接通,残酷的把他们拉回到了现实,给本来还处在悲痛中的家属雪上加霜,使他们的痛苦进一步增加。这时候,家属就会把那无处发泄的悲痛,把对命运不公的抱怨,有意无意的流露出来,于是,那些反感的言语一连串的脱口而出,任凭电话那头的你拿着听筒,呆呆的,好久好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所以,节假日不进行随访。
2.病情危重,放弃治疗的病人,不再进行随访:随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跟踪病人回家后康复的情况,针对病人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对病人进行康复指导,提醒按时复查,让病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就诊。如果病人已经死亡,就失去了再次跟踪随访的意义。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危重及死亡病人出院登记本,专门登记出院时已经死亡,或者临近死亡放弃治疗的病人,随访时作为参考,不再对这些病人进行随访,以避免随访过程中家属表现的不满。
3. 要以关切的语言进行交流:随访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要用关切的语气跟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交流过程要做到认真倾听,适时作出回答。电话接通后,要先询问病人康复的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具体指导。不要上去就问,你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这生硬的问题,让人觉得你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不是为了关心病人的病情,促进病人的康复而进行的随访。要把你的关心用有效沟通的方式传达给病人,使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你的那份真诚,同时对他们的肯定及时作出反应。
4.必要时,要进行多次连续跟踪随访:有效连续的跟踪随访,不仅能化解医患之间潜在的矛盾,还能够直观的了解疾病的转归,为疾病的康复指导提供依据。曾经我随访过的一个"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病人,回家后头痛的特别厉害,家属的情绪比较激动,对咨询医生所给出的答案也不太满意,我们交流的时候他说:一定会去北京的医院做鉴定,看头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给她说:先不要着急,现在出院的时间还短,还是康复的最佳时机,晚上要休息好,别想太多的事情,保持一个好的心理状态,按时吃医生给你开的药物,说不定过几天能有些好转呢。家属听了这些,情绪稍微稳定了点。我默默的记下了他的联系方式,在五天后又进行了一次随访。
如果说第一次打电话是为了完成工作,那么这次的电话纯粹是出于对病人的关心,这次交谈,明显感觉家属的语气缓和了很多,对我的关心特意表示了感谢,最重要的是:病人头痛比以前有了减轻,也知道了他们没有去北京做什么鉴定。
后来又跟踪随访了两次,最后一次电话接通的时候,病人头痛的症状已经明显好转,家属也已经没有意见了。
5.适时安慰:虽然我们建立了危重及死亡病人登记本,但对于脑出血或者脑外伤术后昏迷状态下出院,且出院时病情比较稳定的病人,还是无法预期他们回家后疾病的最终转归。随访时,万一遇到病人已经去世的,一定要对家属进行安慰,要说句节哀,让他们再次触及伤心之事时感到一丝丝的温暖,让他们感觉医院对于病人来说,不只是冷冰冰的手术刀,还有人情在。
随访,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着无限挑战的工作。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电话接通后,线的那头,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对方会说出什么样的犀利之语,会问出什么样的专业问题,这些问题你是否可以驾驭,是否熟悉这方面的知识,是否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你所掌握的有效的传达给对方。所以,在这么多的不确定中,慢慢有了危机感,有了学习掌握更多知识的动力。这动力来自于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更好的完成工作所赋予的职责。为了有一个好的随访效果,我们将要做的更多。
我想问,不被家属反感的随访,你做到了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