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鲜豆皮,湖北武汉人早点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民间极具特色的地方传统名吃。三鲜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或鲜肉、鲜菇和鲜笋)而得名。最初是武汉人逢年过节时特制的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色泽金黄透亮,鲜艳夺目,皮薄软润爽口,滋味鲜美,含有虾、菇、肉香。以其独特风味远近闻名。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以豆皮著名的是位于武汉市中山大道的“老通城”,其制作的豆皮在武汉市市民中有很好的口碑。
>面窝, 是武汉的小吃之一,也是武汉特有的。通常只在早餐时间(武汉人称为“过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面窝创始于清光绪年间。现在还有一些小面窝,用的铁勺内部较小。面窝和热干面一样,也是武汉人爱吃的早点之一,制作简单,遍及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多为摊点经营,或由饮食店兼管,没有代表性店铺。
四季美汤包是湖北武汉著名的小吃,属于苏式汤包。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武汉的四季美汤包是在苏式汤包的传统作法基础上不断改进形成的。这种汤包具有皮薄、汤多、馅嫩、味鲜的武汉风味特色,有虾仁汤包、香菇汤包、蟹黄汤包、鸡茸汤包、什锦汤包等新品种,花样繁多,风味独特。
热干面(Hot dry noodles)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湖北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面条事先八成熟,捞出来再淋上色拉油、上下翻动吹凉备用,吃时开水下锅烫熟即可捞出,淋上芝麻酱、辣萝卜丁,香葱,卤水,盐,酱油即可。其面条纤细爽滑有筋道,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热干面对武汉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小吃,更是一种情怀。
武汉烧梅是武汉著名的特色小吃,因其外形是用非常薄的皮裹着糯米捏成梅花形状而得名。烧梅是由非常薄的面皮裹着香菇碎丁、肉末、糯米等制作而成,里面还放有黑胡椒等,吃起来够鲜嫩,入口瞬间还带有浓郁的胡椒味,高汤浓郁入味,加以每一口的皮薄软嫩,味道着实鲜美。武汉烧梅通常夹着油饼吃,这是武汉人钟爱的“过早”小食。油饼又酥又脆,烧麦又粘又润,混合在一起的口味实在是独特。
欢喜坨又称欢喜团、麻汤圆、麻鸡蛋,为湖北武汉、荆州,沔阳(今仙桃市),天门,江陵等地的特色传统小吃。在武汉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后外脆内软,外焦里嫩,色泽鲜艳,咬一口,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满嘴芝麻香。
糊汤粉,著名武汉传统小吃,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它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其传统意义、历史内涵,丝毫不比羊肉泡馍逊色。一碗飘着鲜美鱼香味儿的糊汤粉,扑面而来的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气息和味道。
糊米酒是武汉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是由精细的糯米粉和酒糟做成的糊汤,有米酒和小小的汤圆,酸酸甜甜,粘而不腻。武汉糊米酒的做法不止一种,各地之间略有差异。比较常见的是将藕粉先用开水调成糊状,在锅里放入红枣、糖桂花和甜酒糟煮开,再将藕粉满满倒入其中搅拌至透明状即可。做好的糊米酒晶莹糯滑,上面撒着几粒糖桂花,还会放上一个鸡蛋。
汽水包,其实就是普通的包子包好后,压扁,下锅煎熟,是武汉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汽水包的做法是用最传统的老面,揪一团擀成圆饼,装上一大坨馅料,捏拢揉搓,再去掉多余的面皮,根据不同的馅料用芝麻做上标记,一个汽水包就做好了。汽水包汽水足,油润光亮,外脆内软,馅料糯鲜,包子皮外头香酥脆口,馅料松软透气,入口酥脆。
鸡冠饺,属于湖北武汉名优风味小吃。色泽金黄,外脆内香。属于小吃菜谱,主要原料是面粉;味道鲜美,制作简单。鸡冠饺顾名思义,形状蛮像鸡冠,是武汉的特色小吃。因其形状如鸡冠而得名,面香酥脆,入口绵软,自家炸制,方便健康。武汉土生土长的鸡冠饺是老面发的,然后打碱。
武汉过早的小吃种类很多,其主要有:油饼包烧麦、豆皮、金包银糍粑面窝、鸡冠饺、糯米包油条、什锦豆腐脑、糊汤粉、油香、热干面、蛋酒,其中蛋酒是一种过早饮料。
武汉小吃
武汉的三鲜豆皮、汤包、热干面、烧麦、牛肉豆丝、煨汤、糊汤粉、面窝并称武汉八大名小吃。
武汉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武汉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
老通城的香豆皮,皮酥米糯直流涎,创办于1931年的老通城有“豆皮大王”之称,曾接待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多位中外政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