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区出现肿块且逐渐增大,呈椭圆形隆起,表面光滑,触之柔软有弹性,边界不清,体位移动试验阳性,有
时有搏动感并能听到血管杂音。血管瘤腔内的血液可发生凝固,继而形成血栓,机化后因钙盐沉淀,可触及静脉石或静脉管。血管瘤表面皮肤有改变的占70%左右。其中以草莓状血管瘤多见,其余的皮肤改变有肤色呈蓝紫色、毛细血管扩张等。表面的皮肤
改变与深部的海绵状血管瘤多数不粘连,是孤立的改变。但二者合并发生率相当高,是否有内在联系尚不清楚,有部分腮腺血管瘤,初起时仅为皮肤红斑,以后血管瘤发展侵入深部,直至腮腺,其经过与一般的混合性血管瘤相同。
断并不困难。但当外表皮肤完全正常或仅有淡兰色改变时,需注意与淋巴管瘤鉴别,可作穿刺鉴别,腮腺血管瘤内可吸出鲜血,淋巴管瘤穿刺液为淡黄色清亮液体,有时内含血液成分,但不会凝固。
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肿瘤性疾病。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由于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血管瘤,最常见的有草莓状血管瘤、葡萄酒色斑等。
2、由于血管畸形所导致的血管瘤,包括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部、躯干或者胸腹部,表现为血管囊性扩张,内部形成血窦。因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血管瘤(如草莓状血管瘤、葡萄酒色斑等),比因血管畸形导致的血管瘤(如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质地更硬、更韧,往往会造成头面部、躯干、臀部等部位异常肿大,有时会导致形态畸形,个别患者甚至会出现血管瘤破裂出血,引起致命的并发症。
(1)单纯毛细血管瘤表现: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略高出皮肤,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状样肿物,压迫后不褪色也不缩小。(2)杨梅状血管瘤表现:突出皮肤表面,形同草莓样,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甚至可达数厘米,多在1岁以内长至最大限度,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鲜红斑痣,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临床表现:一个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扁平,不突出皮肤,色鲜红或暗红成斑片,压迫后可褪色,一般是头颈部多见,出生时即存在,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者,可自行消退,较大或广泛的病损常终身不间断存在。
(4)海绵状血管瘤表现: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外观呈紫红色,周边浅静脉增多,迂曲、怒张,扪之柔软、具有弹性,挤压时可缩小,但很快又恢复原来体积,少数表面可合并鲜红斑痣,损伤或血管栓塞后,可出现溃疡感染和退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