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不打人不咬人呢?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孩子会选择打人或者咬人。
孩子在出生的早期都是用手和口来感知世界的,对外界的事物他们会用手去摸,用嘴咬的方式来感知。
养育过孩子的家长都知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会经历“口欲期”的,这个时期一方面因为孩子长牙的不适,另一方面他们需要用口来感知外界。他们会把能碰到,能够的到的东西都放在嘴巴里,经常有孩子到了三四岁还吃手的情况。就是因为孩子在婴儿时期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而孩子咬人,也是孩子口欲期没得到满足的表现。
所以,很多的育儿专家,育儿理念都提议让家长不要错过婴儿的这一敏感期——口欲期。在口欲期到来的时候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而且放任他,满足他。让他(她)很好的度过这一时期。
如何让孩子很好的度过口欲期?一般孩子的口欲期在6个月左右,这时候小婴儿由于长牙,会把能够的到的东西放嘴里。我们只需要将孩子经常入口的东西清洗干净,保证孩子的手脚干净。随他(她)怎么吃都行,家长不必大惊小怪的。
有些小孩咬人一方面是因为口欲期没得到满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在长牙期间不舒服,也会出现咬人的现象。小孩第一次咬人的时候大人要即使制止,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对的,他以后就不会咬人了。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可爱,刚开始咬你一下也没觉得多疼,还喜笑颜开的到处夸赞自己孩子都会咬人了。这样会造成孩子以为咬人是一件逗你开心的事的错觉,他就会肆无忌惮的咬人。
所以说,孩子咬人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的制止是关键。不要等问题严重了你家孩子都变成讨厌鬼了再去纠正。
关于孩子“打人”怎么办呢?像两岁以内的特别小的孩子是不懂得“打”的含义的,他们刚开始跟别的小朋友表示友好可能会用手拍他一下,大人就会觉得是打。
我们不要强化孩子打的这个动作,可以告诉孩子,打小朋友会疼的,我们可以用手摸他,然后教他怎么摸。这样孩子就会知道,打招呼要用摸的。
还有一些家长,孩子有一点不听话就用武力解决问题,也容易造成孩子以暴制暴的性格。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机智的解决问题,不要一言不合就动手,小孩子都看在眼里,学着呢!
关于孩子打人咬人的行为,家长要积极的帮助孩子更正,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在更正的时候也不要超之过急,以免自己孩子变成不受欢迎的熊孩子。
可能很多家长都有类似困惑:宝宝一发脾气就喜欢打人、咬人,甚至无缘无故在家长胳膊上、手上咬一口,这到底是为什么
孩子为什么会打人、咬人
1想表达自己想法:许多婴幼儿语言发育不完善,,但是已经有了自己想法与要求。有时候家长不能立刻察觉孩子要求,或者领会错孩子意思,孩子由于急切想要表达但又表达不清,就通过肢体动作发泄出来。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仔细观察、询问孩子要求,并且反复告诉孩子要说出来,不可以打人或是咬人
2模仿大人动作
家长和周围人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对象,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约束自己行为。特别是对待孩子时,如果孩子做了错事,不能简单粗暴训斥,更不能动手打孩子。如果家长喜欢对孩子动手,那么孩子也会模仿家长动作,对小朋友动手
3孩子牙龈痒
咬人行为多发生在年龄较小孩子身上,特别是即将长牙和正在长牙孩子。。在长牙过程中,孩子牙龈非常不舒服,纵向找东西咬一咬。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磨牙物品,比如牙胶。同时要注意保持磨牙物品卫生,这样就可以缓解孩子因长牙所造成不适
4缺乏安全感:很多看似暴力孩子,其实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他们内心情感越是不能获得满足,就越需要通过这些行为来安慰自己内心。所以,家长千万不能用批评、训斥手段,而是平时要更多表达对孩子爱。通过语言以及肢体动作,多多拥抱孩子,轻轻抚摸孩子,亲吻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爱和温暖
怎么帮助孩子改掉打人、咬人习惯
第一时间控制住事态发展:坚定告诉孩子不能打人、不能咬人。如果孩子情绪非常激动,立即从他身后环着双臂抱紧他,待孩子情绪逐渐稳定后,试着带他一起安慰被他伤到的人,并让他向对方道歉。最好能对刚才发生事情做一些补救,甚至让孩子一起帮助处理伤者伤口。如果孩子情绪许久不能平复,先代替孩子向被他伤到人及其家人致歉,然后带着他离开现场,找个安静地方接着交流,
了解孩子攻击行为原因:通过快速观察、耐心询问、冷静分析,来推测孩子攻击行为发生根本原因。不要怒气冲冲质问孩子,因为孩子当时可能回答不上来也不愿意回答,那样只会引发你与孩子之间冲突。搂紧孩子,明确表达你对他行为背后原因表示理解
告诉孩子攻击行为后果:告诉孩子被打和被咬都会很痛,但千万不可以以暴制暴。培养孩子共情能力确实需要漫长过程,但若对孩子实施肉体惩罚,无形中也是在告诉他下次他也可以这样做。要客观帮助孩子分析攻击行为可能导致后果,但不要给宝宝制造罪恶感
教孩子正确表达感情
教会孩子如何在不伤害他人前提下抒发自己情绪,比如喜欢对方就拉一拉手,要拉着宝宝小手示范动作:比如不高兴或不愿意就大声说不,要陪宝宝一起喊出来;比如遇到处理不了情况就找大人帮忙……要尽可能把每种情景都向宝宝演示足够详细
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尽量通过调整周围环境、改变大人情绪及行为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另外,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合摔打或啃咬玩具,带孩子做一些他喜欢事来尽情释放压力。比如带孩子到外面游玩,面对空旷地方尽情呐喊,引导他们在合理时间、合理地点进行压力宣泄
不要过多评价孩子行为:过度关注反而会起到强化作用,所以,平时避免让孩子过多听到大家对他打人咬人行为谈论,也不要因此给孩子冠上小霸王之类绰号。更多关注孩子细微变化,当他有打人咬人倾向时,要及时干预并制止。如果宝宝4到5岁以后还是有明显且持续攻击行为,可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父母要注意自己平时言语行为:有时候大人对孩子一些亲昵行为也会让孩子误会。比如,父母逗孩子,去轻轻咬孩子小手、小胳膊、小脚丫,会让孩子误解这样行为是招人喜欢;或者孩子打你一下,你逗着玩还回去,一来一往孩子就会觉得好玩,不觉得这是被禁止、不允许行为
有的孩子出生之后因为家庭的环境,根本就不懂得怎样和别人沟通,所以说对小朋友就会有一种攻击的行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和小朋友接触的时候,总是会发生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说推人咬人打人吐口水抓人,这些都是属于攻击的行为,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不好的影响,家长还是要及时的管教。千万不能让孩子形成这种习惯,一旦进入幼儿园之后,自己的孩子还是非常让老师头疼的。
不赞成的态度首先孩子有这种行为的时候,肯定要及时的帮助孩子改掉这样的坏习惯。因为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这种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害,但是家长不能发表责备或者是批评孩子,应该正确的和孩子进行沟通。比如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和别人一起争玩具,或者是打对方一巴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还是要严厉地给孩子讲道理。
注意事项当我们在教育孩子不好的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接近孩子,而且还要让孩子注视着自己的眼睛,用特别严厉的表情要告诉孩子,这种不好的行为是非常不对的。不过在这个期间父母也要控制好个人的情绪,不要去轻视孩子,责骂孩子,打骂孩子或者是进行挖苦孩子。这样就有可能会让孩子形成逆反的心理,或者是叛逆的行为,有可能孩子在这种情形下就会变本加厉。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除了打骂和吼叫好像就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其实打骂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一定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式。倾听孩子的心理想法,要语重心长的告诉孩子,打人是很不对的做法,有可能还会伤害到自己。要告诉孩子这其中的道理,相信孩子还是会明白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