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组是在40到49岁。
在中国按照年龄划分可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为29岁以下,中青年组30到39岁,中年组是在40到49岁,中老年组50岁以上。
中年人的心理能力发展始终处于动态过程,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所以心理成熟的标准很难界定,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和思维,组织自己的生活,决定并调整一生的目标和道路,则不必依赖长辈的训诫和保护。目标和道路的决定绝非臆造,而是以符合社会进步和民族利益的个人抱负为前提,依条件而灵活地选择时机和决定方向。
2、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能进行逻辑思维和作出理智的判断,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绪趋于稳定,有能力延缓对刺激的反应,能在大多数场合下按照客观情境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4、处世待人的社会行为趋于干练豁达。能适应环境和把握环境。能接受批评和意见,并按正确意见调整自己的行为。
5、自我意识明确,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才能和所处社会地位,并以此为立足点,决定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6、意志坚强。对既定目标,勇往直前,遇困难、遭挫折、均不气馁、不退缩,有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容忍耐受能力。当既定目标失去实现的客观可能性时,能理智地调整目标并选择实现目标的通途。
中年人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历史背景的条件下,以中年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一代中年人,在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为了实现自己历史使命,他们不畏艰辛、任劳任怨,希望振兴中华、富国强民。
这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激励着他们奋发图强,夜以继日地劳动在各自岗位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中年人的精神支柱并形成了最美好的心理状态,造就了他们的献身精神。
我国很多人认为,过了45岁就是中年,而在英国大部分人则认为55岁才是中年。世卫组织根据人均寿命,制定了年龄段的划分标准,0—17岁是未成年人,18岁—44岁是青年人,45岁—59岁是中年人,60—74岁是老年前期,75岁以上是老年人。所以在现行标准下,中年人是指45岁—59岁的人。
为什么会把45岁作为中年和青年的分水岭呢?其实这主要是根据心理尤其是身体状况来划分的。
到了45岁,人活了大半辈子,可以说已经成熟了,心理上会和年轻的时候发生不少的变化。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可以看出40多岁的人的心理变化,而现代人比古代人老得慢,所以以45岁作为心态变化的标准是合理的。
其实心态还是其次,之所以把45岁作为中年年龄的划分标准,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到了45岁,身体容易出问题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会逐渐退化,本身身体就容易出现问题,若年轻的时候没有注意好好保养身体,这个时候身体就更容易出现问题。有数据表明,45岁是各种问题,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问题的高爆发期,人体的各项机能在45岁之后,衰退的会更加明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