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含淀粉多的药材,如泽泻、山药、葛根、黄芪等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贮存在通风、干燥、凉处,防虫蛀、防潮。
2.对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等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小于30℃,如大于30℃则损失有效成分,贮藏时环境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散失香气或泛油,温度太高易吸湿霉变和虫蛀,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3.对含糖分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炮制后不易干燥,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极易变软发粘,易被污染,应防霉、防虫蛀,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4.种子类药材经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柏子仁、莱菔子、薏苡仁等,应贮藏缸、罐中封闭保管,防虫害及鼠咬。
5.凡酒制饮片,如当归、常山、大黄等,醋制饮片,如芜花、大[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戟、香附、甘遂等均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
6.凡盐炙的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易受潮变软,若温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则盐折出,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
7.经蜜炙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且易被污染,虫蛀、霉变及鼠咬,应贮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养护。
小青龙汤、大承气汤、小柴胡汤、五苓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和温胆汤。
1、小青龙汤
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因其主治太阳表里俱寒,名日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龙兴则云升雨降品物咸亨。
2、大承气汤
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泻下之峻刺,有通便泻热之功。方中以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积滞不去,由于气滞不行,故佐以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四药合用,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对于肠胃燥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3、小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5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
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出自《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根据邪犯少阳,致少阳枢机不利而设,历来被认为是“和法”的代表方。
4、五苓散
茯苓9克、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桂枝6克。
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的名方成药之一。主治水饮停蓄不行引起的水肿、小溲不利、呕吐呃逆等症。
5、逍遥散
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
常用于肝郁血虚脾弱导致的慢性肝炎、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等病症;治疗虚热征象明显的症状时,加用丹皮、炒栀子,名为丹栀逍遥散(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血虚之痛经,加用生地黄或熟地黄,名为黑逍遥散。
6、血府逐瘀汤
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
清代著名中医学家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症之名方。时至今日,已有百年历史,却依然是众医家时常运用的方剂。
对一些中等的药材提取了浓缩。云烟软苁蓉是以苁蓉、淫羊藿、枸杞等多味药物组成的中药配方,采用科学手段浓缩提取药方有效成分施加于卷烟叶组配方中,烟丝色泽油润鲜亮,且香气细腻、余味纯净舒适,其成都因对一些中等的药材提取了浓缩卖25,且大多数地区都是同样的价格,成都一般指成都市,四川省辖地级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为四川省省会。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