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大承气汤、小柴胡汤、五苓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和温胆汤。
1、小青龙汤
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因其主治太阳表里俱寒,名日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龙兴则云升雨降品物咸亨。
2、大承气汤
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泻下之峻刺,有通便泻热之功。方中以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积滞不去,由于气滞不行,故佐以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四药合用,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对于肠胃燥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3、小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5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
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出自《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根据邪犯少阳,致少阳枢机不利而设,历来被认为是“和法”的代表方。
4、五苓散
茯苓9克、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桂枝6克。
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的名方成药之一。主治水饮停蓄不行引起的水肿、小溲不利、呕吐呃逆等症。
5、逍遥散
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
常用于肝郁血虚脾弱导致的慢性肝炎、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等病症;治疗虚热征象明显的症状时,加用丹皮、炒栀子,名为丹栀逍遥散(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血虚之痛经,加用生地黄或熟地黄,名为黑逍遥散。
6、血府逐瘀汤
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
清代著名中医学家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症之名方。时至今日,已有百年历史,却依然是众医家时常运用的方剂。
中药名字寓意好的中药名字:
1、长卿、羽涅、辛夷、青黛、半夏、剪秋、沉香、君迁子、荆芥、枳实。
这是有诗意的中药名,光想到长卿、羽涅这样的名字,脑海里便浮现出一副唯美的画面,这组唯美中药名寓意好且有新意。
2、天冬、木香、丹砂、方海、空青、玉竹、川连、石竹、龙骨、龙葵。
天冬、空青这样的中药名用来作为人名也是不错的选择,天冬是比较冷门的中药,出生于冬季的孩子选这样有诗意的中药名作为名字也不错呢。
3、玳瑁、荆芥、茜草、花楹、茵陈、茯神、茯苓、茴香、南星、芫荽。
这是一组字体较为复杂的中药名,但是寓意很好,而且特别富有诗意。
4、白蔹、石蜜、当归、曲莲、辰砂、广白、竹沥、合欢、决明、麦冬。
5、赤芍、芫花、栀子、苁蓉、芥子、苍术、芜荑、苏子、苏木、苏叶。
6、杜仲、杜衡、杜松、朱砂、忘忧、辛夷、连翘、沉香、青蒿、青黛。
一、贵湘子
二、猖爪竿
三、丧水石
四、不留行
五、灯盏辛
六、天无
七、鹿衔乎
八、蔓刑子
九、惹丝子
十、葶苈子
十一、风化
十二、水安息
十三、寸上珠
十四、丰枫荷
十五、百药
十六、苏合
十七、六肀
十八、甘子
十九、白头打
二十、汉宫秋
二十一、百乎
二十二、西面针
二十三、六只窗
二十四、古山尢
二十五、白不子
二十六、半枝莲
二十七、百里窃
二十八、次呗子
二十九、忍尽藤
三十、一见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