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刚刚开始练习瑜伽的亲们,
来留言,
问我说......
“我全身都硬邦邦的,
是不是不适合练瑜伽啊”?!
首先跟大家说说
肌肉弹性下降
肌肉僵硬容易造成持续紧张,也会慢慢的演变为肌肉痉挛,虽然这种痉挛程度很轻,可能仅仅有一种肌肉发紧的感觉,但始终得不到放松的肌肉将因此丧失弹性,这简直是要了各位亲的命,永远18岁的我们,皮肤也要永远水水嫩嫩,吹弹可破!
影响身体灵活性
肌肉如果过度僵硬,那么不仅收缩能力会下降,肌肉伸展性也会大受影响。收缩能力下降表现为,为了完成运动,肌肉不得不更加吃力地收缩,自然就感觉体式特费劲,难以完成。而肌肉伸展性不足,就会影响动作幅度。也就是说,大家在练习瑜伽过程中迈不开腿,不仅跟力量不足有关,往往跟身体的柔韧性差也有很大关系。这些都会使得瑜伽练习的灵活性大打折扣。
不利于消除疲劳
无论是瑜伽练习,还是生活中的工作和运动,都会产生疲劳感。肌肉僵硬会使得局部压力增高,导致局部炎症因子、代谢废物排出不及时,使得疲劳恢复速度变慢,身体总带着疲劳进行下一次练习,这样就容易引发疲劳积累而带来的伤痛。
那么身体僵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心理的僵硬
早上拥挤的充满着男性荷尔蒙气息的地铁、加不完的班、还不完的信用卡、就是不结束的的应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我们性格脾气变得暴躁,让我们越来越焦虑和抑郁,这些都会麻痹大脑,增加心理的负面积累。大脑不能平静,又怎么能摈除身体的僵硬呢?
气血经络不通
阿育吠陀中谈到,人体体内有三大生命能量dosha。上半身能量为Kapha,中部(腹腔和胸腔)为Pitta,下部为Vata。我们要始终保持这3大能量的均衡,如果能量失衡,气血和经络就会不通畅,往往就会体现在僵硬上。可能你已经有足够的柔韧和拉伸,但仍然无法舒适的做好前屈和后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哦~
僵硬的人
到底适不适合练习瑜伽呢?
身体越僵硬的人
越容易练好瑜伽。
“僵硬”,更容易认知自我
“艺动瑜伽老师”曾说:“你可以从力量中找到柔软度,但是你无法从柔软度中找到力量。”翻译一下就是,硬能变软,软不能变硬。
恭喜你已经具备了变成大师的先决条件啦~
僵硬的人,在不断学习新的瑜伽动作的过程中,身体各处的关节和肌肉,甚至是头脑的波动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僵硬的人会不断的体会觉知,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让身心灵真正达到和谐统一,让他们更容易找到高阶习练的真确方式。而这些感受只有真正练习过瑜伽并坚持下来的人才有体会,抓紧吧练起来吧,小伙伴们~
“僵硬”,可以保护自己不易受伤。
在瑜伽练习中,很多柔软的美眉们经常一脸懵逼的发现,身体一些地方莫名其妙的出现淤青,但是并没有磕碰到......其实这是因为柔软的人觉知性略差,在做某些深入体式时拉伤了却没有感觉。
还有一些力量体式,因为关节的松散不稳定无法控制好肌肉,找不到自己的坚持尺度而受伤。
反而僵硬的人一旦动作有点儿过度,神经触觉就会马上报警: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就可以尽快的作出调整,找到适合自身强度的体式,并渐渐找到身体适应的方式。
所以呢
如果大家身体有“僵硬感”,表示身体可能存在着肌肉弹性下降的问题,“僵硬”也会影响身体灵活性、不利于消除疲劳,但是,身体越僵硬的人也越容易练好瑜伽。
第一,更容易认知自我。
如果你天生柔软,在做前屈或者深度扭转时,就会发现轻轻松松做到最深入的程度,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感受和觉知;然后僵硬的人,每深入一度,各处的关节和肌肉,乃至头脑的波动都会大有不同。
所以僵硬的人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的体会觉知,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让身心灵真正达到和谐统一。而这些进步的历练,让他们更容易找到高阶习练的准确方式。
第二,保护自己不易受伤。
就像我们开头说到的场景。在瑜伽练习中,很多柔软的人因为难找到觉知,在某些深入体式时拉伤了都体会不到,几天后看到皮肤的淤青还摸不着头脑;而某些力量体式时,因为关节的松散不稳定,无法控制好肌肉,找不到自己的坚持尺度而受伤。
但僵硬的人一旦身体有一点过度,神经触觉会马上报警:酸,麻,胀,痛等等,提醒自己注意核查体式的准确性和强度。并且在不同的报警信号中逐渐找到身体适应的方式。
你以为僵硬的只有你的身体?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僵硬而恐惧瑜伽,但其实“僵硬”的并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
第一,心理的僵硬。
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过载的社交,性格脾气暴躁,焦虑和抑郁,爱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都会麻痹大脑,增加心理的负面积累。大脑不能平静,又怎么能摈除身体的僵硬呢?
第二,气血经络不通。
僵硬会带来哪些问题?
瑜伽不是柔术更不是杂技,我们从不强调练习者的身体需要多么柔软,但柔韧是在练习瑜伽过程中取得的一项收获。
第一,肌肉弹性下降。
肌肉僵硬容易造成持续紧张,也会逐渐演变为肌肉痉挛,虽然这种痉挛程度很轻,可能仅仅有肌肉发紧的感觉,但始终得不到放松的肌肉将因此丧失弹性。而当我们认真地做完拉伸和柔韧性练习,甚至享受一次推拿后,由于缓解了肌肉紧张,身体会倍感轻松。
第二,影响身体灵活性。
肌肉如果过度僵硬,那么不仅收缩能力会下降,肌肉伸展性更是大受影响。收缩能力下降表现为为了完成运动,肌肉不得不更加吃力地收缩,自然就感觉体式特费劲;而肌肉伸展性不足,那么就会影响动作幅度,也就是说迈不开腿不仅跟力量不足有关,往往跟身体柔韧性差也有关系。这些都会使得瑜伽练习灵活性大打折扣。
第三,不利于消除疲劳
无论是瑜伽练习,还是生活中的工作和运动,都会带来疲累。肌肉僵硬会使得局部压力增高,导致局部炎症因子、代谢废物排出不及时,使得疲劳恢复速度的变慢,身体总带着疲劳进行下一次练习,这样就容易引发疲劳积累而带来的伤痛。
所以,我们说僵硬是瑜伽之宝。我们不但要利用僵硬的优势,更要找到僵硬和柔韧的平衡。
每天练习这7个体式,告别身体僵硬!
01
下犬 式
1:双手打开略大于肩宽,双膝跪地与肩同宽,脚尖点地,手臂撑起上半身离地,上身与双手臂、双腿呈90度。
2:脚掌往后踩地、臀部向后推高,人与地面呈现大三角形,整个背脊到尾椎骨往天空处延伸为下犬式,至少保持5个呼吸。
02
单腿 下犬 式
1:单腿下犬式是下犬式的变体,所以从下犬式开始,双脚并拢保持两个大拇指靠紧。左脚跟保持接触地板,抬起右腿形成单腿下犬式,然后弯曲膝盖。
2:尽力让右腿的脚跟靠近臀部,将膝盖尽量向上拉伸。抬起头向左看,伸展弯曲脊椎。尽可能的让脚和头靠拢。保持5个呼吸,然后放松,换另外一条腿同样练习。
03
侧三 角伸 展式
1:双脚开立两肩宽度,左脚尖指向左侧,右脚尖稍内扣,屈左膝呈九十度角,左手掌落于左脚外侧,手指撑地。
2:右手举起向身体左上方伸展,面部右转,目视远方,保持5个呼吸,换到另一侧做同样练习。
04
反战 士式
1:从侧角式扭转,吸气身体回正。呼气,左手往后撑到左小腿上方。吸气,右手往头顶方向延展,拉伸身体右侧。
2:保持右髋下沉,右膝盖曲膝九十度,保持5个呼吸,换到另一侧做同样练习。
05
舞王 式
1:从站立开始,中心来到左腿,弯曲右膝盖,右手往后专注脚背。
2:吸气,右腿向上向后抬高,拉胸腔向上。左手向上或者向前延展,保持5个呼吸。
06
单腿 鸽王 式
1:把双手放在前方的地面上,弯曲右膝,向上抬右脚贴近头部。右腿从膝盖到脚踝与地面保持垂直。绷紧右大腿肌肉。呼气时,左臂举过头顶,用左手抓住右脚。
2:呼气,右手抓住右脚,把头抵在右脚上,保持5个呼吸,换到另一侧做同样练习。
07
弓式
1:俯卧垫面,调整下呼吸。屈膝,双臂向后伸展,左手抓住左脚踝,右手抓住右脚踝。
2:吸气,抬双膝离地,拉动双腿向上离地,同时带动胸部离地,胸腔上提,双肩后展,双臂用力,双脚后蹬。抬头,尽可能后仰。
3:抬腿时,双膝不要并拢。当腿部完全伸展时,再把左右大腿、膝盖和脚踝尽量靠拢,保持5个呼吸。
so~只要坚持锻炼,一定会变成那个自己期待的最美腻的样子滴,买个瑜伽垫,开始你的瑜伽之旅吧!
自从我选择了跑步作为主要锻炼方式之后,便开始“博览群书”,凡是涉及运动方面的书籍,我都孜孜不倦地阅读。
当然,其中内容也不乏有相互冲突的地方,我自然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说,这样大量的学习之后还是受益匪浅的。
尤其,我近日看的一本书——《骨骼跑步法》,极大地改变了我对跑步的一些原有概念,并且也是第一次听到利用骨骼特点来训练跑步能力的做法。
关于跑步的方法,众说纷纭。通常人们认为跑步这项运动的关键在于肌肉,但这本书的观点是, 跑步的关键在于骨骼 ,应该学会用骨骼跑步。
何为骨骼跑步法?即符合跑者自身骨骼结构且不勉强自己的合理跑步法。这个说法听上去似乎有些宽泛,具体的意思就是, 大腿根部的髋关节是跑步时蹬摆的关键,而并非是腿部肌肉 。
因此,理想的跑姿就是根据骨骼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具体分为:摆荡型、扭转型、活塞型。
在如何判别自己适合哪种跑姿方面,书中给出了极为详尽的方法。一种是 检查身体法 ,即通过测量上身与下肢的长度,根据上身与下肢的长度不同,确定跑姿的不同。
具体测量办法是,分别测量脖子至大腿根部、大腿根部至脚踝内侧正中间位置的长度,即为上身与下肢的长度。
另一种是 试跑法 ,就是利用跑姿尝试法来判断自己适合哪种跑姿。
基于三种不同的跑姿,也会有三种不同的摆臂方式、不同的着地方式以及不同的下肢动作。因此,我也理解了日常跑步过程中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跑姿。
原以为有些看上去略显奇异的姿势,其实是符合骨骼跑步法的。例如,两条小腿略向外撇,看上去有些内八字的腿型,这其实是摆荡型跑姿的动作。
书中也明确指出,无论是前脚掌着地,还是脚后跟着地,或是全脚掌着地,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正是针对不同的跑姿而自然产生的着地方式。
我按照书中的两种方法判断之后,基本确定我应该属于适合活塞型跑姿的人。结合目前我已形成的跑姿,似乎也正好符合了活塞型跑姿的特点。
这倒有点大道至简的味道,说明身体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方式,这也更加说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正如书中所说, 没有正确的跑姿,只有适合的跑姿。
书中还提到一个很新颖的概念——原生速度。即仅用鼻子呼吸,节奏是四步一吸四步一呼,只需要跑400米,就可以测试出你的原生速度,当你呼吸困难几乎要张开嘴巴呼吸时,这时的速度就是你目前的原生速度。
书中详尽的介绍了如何利用原生速度的训练法来完成10公里跑、16公里跑、直至全马。并将其称之为细胞分裂训练法。
以10公里跑为例,在以原生速度跑时,中途可以休息,以1~3分钟为宜。但重要的一点是,在休息时不要走路,需要完全静止站立,放松肌肉,使血液充分循环,在体能恢复以后,就可以以原生速度再次跑步了。这样的训练,一周一次足矣。
跑一次全马,应该是我跑步生涯的第一个目标。而这本书中针对如何跑完全马,也有它独特的说法。
首先,它推荐波浪跑的方式,而不赞成一直匀速跑。也就是说,在自己不擅长的路段不必刻意努力,也不必在自己擅长的路段刻意控制步速,这样就可以减少能量消耗,使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然而针对活塞型跑姿的人来说,由于这种跑姿的人不擅长做出灵活的动作,却擅长维持步速,因此它推荐保持原生速度,只需增加跑步距离,采用步速跑法来训练就可以了。
书中还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到常见损伤的精准解决方案,也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骨骼拉伸。
骨骼拉伸,也就是进行骨骼再教育,纠正骨骼歪斜,通过骨骼拉伸来消除疼痛。而骨骼拉伸的关键在于拉长肌肉,而不是肌腱,骨骼本身是无法拉伸的。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让我对跑步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骨骼结构不同,对运动方式的喜好不同,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仅以我对此书的一点心得分享给跑友,惟愿能有所裨益,足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