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能力是指为满足个人生活和社会需要所需的日常生活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诊断和评估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重要辅助手段,而幼儿在3-6岁就是形成这种能力的关键时期。专家认为,适应能力是后期智力发展的基础。
一般来说,适应能力强的孩子,性格往往较为外向、积极和坚强,能够较快和较好的适应生活或者人际环境的变化。这样也就能更快的学习到生活经验和知识,也能接受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由于能很快的适应新环境新事物,便不容易惊慌,也自然容易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会让心理发展更健全。于是,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时,就能够更好的调节自己,去解决问题。如果孩子能很快的在新环境中融入小朋友中去,也能够更快更迅速的学习到更多的人际交往经验,知道如何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保持良好的关系。
良好的适应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日后拥有一个顺意的人生,即使进入一个新学校、搬家到了另一个城市、换了一个工作单位、出国念书了,面对和以往完全不同的人和环境,也能够立刻适应,过的非常愉快,就算是在生活上遇到了挫折等难题也能及时进行自我调整,积极应对。
如何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1、多带孩子出门,让孩子面对各种不同的环境。不能让孩子一直待在家里,对于孩子来说他需要不同的环境来成长。
鼓励孩子多去和小朋友们玩、多参加集体活动,孩子生活在集体环境中与别的孩子打交道的时候能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交流,同时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出现矛盾时,不要过多干涉孩子们之间的打闹,让孩子自己学会处理冲突和矛盾。
3、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多让孩子自己独立的做事情,不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还要学着收拾玩具,房间,帮妈妈洗碗,擦桌子,扫地等等。很多父母总是等不及要帮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实际上阻碍了孩子适应能力的发展。
让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生活中并不总是充满鲜花和掌声,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缺点的,当孩子接受自己不是完美的,不是中心时,反而更能让他轻松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集体。
(1)生活适应。所谓生活适应,指幼儿逐步接受现存的社会生活方式,学习自我生存、自我服务,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例如,自己进餐、自己睡觉、自己穿脱衣裤、文明如厕等。例如,当幼儿第一次穿有纽扣的衣服时,他会感到很困难,但是我们成人耐心地等待他,等到他终于成功了,他会很骄傲地走到成人面前与成人一起分享喜悦,社会适应性就是这样逐渐发展起来的。(2)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指幼儿逐步接受外部世界,形成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例如,喜欢上幼儿园、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打招呼、愿意和小朋友共同分享自己的玩具而不是独自占有。当幼儿第一次上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时,就像我们成年人一样都会有些不知所措,但通过学习和前期与人交往的经验渐渐地就会适应环境,这为其以后适应新的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学习适应。学习适应是指幼儿进入群体后,参与群体活动,接受知识熏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对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去学 习,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向老师发问等。当然,在幼儿阶段我们是不提倡留课后作业的,而是提倡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老师上课讲话时,小朋友不要在下面插嘴或者做其他事情,小朋友发言时,也不要打断或者随意讲话等。
幼儿适应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1.与身心发展水平相吻合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独立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情绪的感受、表达、调节和控制能力不断增强,适应能力也将随之增强。例如,我们在幼儿园小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入园不久的幼儿,在妈妈离开后,便嚎啕大哭,鼻涕一把、眼泪一把,那”惨叫”声真可谓撕心裂肺,但是到了中班、大班后,就很难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适应能力也有所增强。
2.从生理反应到心理反应
幼儿面对压力情境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年岁小的幼儿,只会发生生理上的不适,如哭泣、呕吐、肚子疼、胃口欠佳等。稍大些的幼儿就会闹情绪,还会发生各种退化行为,包括吮手指、夜尿、缠着父母等(曾文星,2001)。再大一些的幼儿,则会出现破坏东西、欺负小朋友、反抗成人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幼儿适应环境的方式:
1.积极应对
大班的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小朋友拿出铅笔来练习写数字,小花不小心把铅笔盒掉在地上,笔尖摔断了。她就试着用铅笔刀来削,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成功,便请旁边的桐桐帮忙,桐桐毫不犹豫地接过铅笔和铅笔刀,试了几次,也都削断了,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爸爸也是这样削的,怎么就不断呢?”过了一会儿,桐桐对小花说“还是找老师帮帮忙吧!”在老师的帮助下,小花终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练习写数字了……
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幼儿往往通过协商、合作、建议、寻求帮助等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敢于说“老师,我想上厕所”“我能和你一起玩吗”“帮帮我好吗”之类的话。这类幼儿一般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在压力的情境下改变环境,消除紧张心理,减少行为问题的产生。
2.消极应对
妈妈给天天新买了一个洋娃娃,天天爱不释手,就带着娃娃一起来到幼儿园。班里的“小霸王”小雨看到后,就冲大家嚷道:“天天生小孩了!天天生小孩了!”还趁天天不注意的时候,在娃娃的脸上涂了一层橡皮泥。天天不敢告诉老师,只是抱着娃娃躲在角落里哭。这时,天天的好朋友强强非常气愤地走过来,“狠狠”地推了小雨一下,威胁道:“你再欺负天天我就让我爸爸来揍你,哼……”
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幼儿往往通过自我隔离、行为退缩、被动接受、言语攻击、身体攻击等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例如,小朋友欺负“我”,“我”就“以牙还牙”,小朋友不带“我”玩,“我”就暗自伤心,偷偷抹眼泪。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