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发麻,胳膊发冷,出汗: 首先说脾主四肢,仅仅提到胳膊发冷,到底是脾阳虚,风寒邪气侵袭四肢气血失和也有可能,出汗到底只脾阳虚的四肢、还是全身阳卫气虚,没说明白不好判。结合补充的“四肢酸软无力,胳膊上举发酸”估计是轻度的拘急,活动不太利索,到底是肝所主筋的问题呢,这是阴伤呢还是阳伤呢。综合看我认为是应当说是阴阳两伤,因为阴液被伤,筋脉不能够滋润,阴液被伤, 筋脉失濡,失去了濡润,所以筋脉出现了轻度的拘急痉挛。当然阳气被伤,经脉失温的时候也可以出现拘急发麻。
在这考虑了几个方面:从风寒邪、卫气虚用药考虑几个方子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桂枝附子汤等,肢气血失和考虑是四逆汤,仅肌肉拘急就赤芍药甘草汤,从脾虚而气血失养考虑温中补虚用小建中汤。
后脑发凉:后脑的部位是太阳经所主,太阳经需要下焦肾阳支持达表抗外邪,应该说还是桂枝附子汤或补肾阳方面考虑,当然温中补虚也可先考虑的。
失眠:所谓阳不潜阴、阳虚阴虚,或者心肾不交,因为没有心神不宁、恶梦等就不推断心火盛或邪火扰心了。
恐惧焦虑:恐伤肾,焦虑,仅仅是肾或肝气不疏到底归入何还不好定。心胆之气伤了,心气虚就会出现心悸,胆气虚就会出现惊惕不宁。
心悸:结合补充的“心内科说有点心肌缺血”。一个心悸连不少西医都会背"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这个证侯,它的基本病机是气血两虚,脉道不充,脉道不能够充盈,就出现了脉结代,气血两虚,心脏失养,则心动悸。二个心悸,是水气向上冲于胸部,这是水气凌心的表现,这种是心脾肾阳虚的病机。单从水气考虑用水寒射肺小青龙汤、肾阳虚真武汤等。三个心悸,主心阳气虚,鼓动无力,但卫阳不足又需拼命鼓动,而里虚失养,考虑小建中汤,温中补虚、益气养血。
综合判断补心阳少不了用桂枝,建议考虑两方面用药:
1、从温中补虚,补心阳脾阳通肾阳。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这张方子,是桂枝汤倍用芍药再加饴糖所组成,桂枝汤倍用芍药再加饴糖所组成(饴糖一般现代比较少,找不到就用麦芽谷芽代替)。从补脾胃开始,再桂枝、生姜通阳助阳,芍药和营益阴,饴糖、大枣、炙甘草补虚考虑。
2、从气血两虚,心脏失养用炙甘草汤。它是阴阳双补,具有通阳复脉,滋阴养血的作用。桂枝、生姜,用辛通的药物来通阳复脉,地黄、阿胶、麦冬、麻仁滋阴养血,人参也益气也滋阴。不过这方子用的是清酒煮。
若脾胃也差考虑先用小建中汤吧,当然有脾胃寒也可用理中汤。
这是盗汗。睡眠中出汗,醒后汗自停的现象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盗汗的种类】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盗汗与治疗】
运用脐疗的方法治疗盗汗,在古今医学文献中介绍的很多,并且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用脐疗的方法治疗盗汗,实践证明疗效确实肯定,尤其是对小儿盗汗症,收效更为满意。下面介绍几则治盗汗的脐疗方:
(1)五砂散: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盗汗,对因肺结核引起盗汗,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2)五味敷剂:五倍子、赤石脂、没食子、煅龙骨、煅牡蛎各20克,辰砂1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于临睡前取药粉1克,用凉开水、食醋各半调匀,敷入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晨去掉。每日一次,3~5天为一疗程。据《陕西中医》1985年第5期介绍,用本方治疗小儿顽固性盗汗118例,连敷3次,盗汗即止者48例;5次汗止者31例;6次汗止者21例;无效 6例(其中结核病患者3例)。愈后再次复发盗汗,使用本方有效者9例,无效者3例。本方无毒性,无副作用,具有较强的敛汗功能,各型盗汗均可使用。
(3)玉屏风散加减:白术12克、黄芪20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 、北五味10克、糯稻根15克水煎服,一日一贴。若汗出严重者加麻黄根12克、乌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枣仁12克、茯神18克、桂圆12克。即可。
(4)秦艽鳖甲汤加减:地骨皮、柴胡、鳖甲各9克,秦艽、知母、当归各5克,青蒿3克,乌梅2个,水煎服。汗出多者加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者加制首乌、熟地补益精血,口干舌红绛者加麦冬、天花粉生津清热。 结核病人适用。
(5)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12克,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各6克,黄芪12克,水煎服。本方主要用以治疗阴虚火旺、盗汗面赤、心烦尿赤、舌红。若阴虚火旺轻者,可去黄连、黄芩,加知母,以泻其火而不伤其阴。适用结核病。
(6)红枣7-10枚,仙鹤草20-50克,水煎服。治盗汗。
【盗汗的养护】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多汗症是出汗过多的一个医学术语,就是人体出汗异常多,有的患者还低热或怕风。尽管有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肥胖、糖尿病、结核病等,可以引起多汗,但大部分多汗是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引起。如果患者作了各种检查,没有问题,就可以确定是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
(5)中医食疗 沙参兔肉汤:本汤养阴益气敛汗。沙参20克、玉竹20克、广陈皮4克、兔肉200克(微炙),煲汤。
桑葚茶:本茶养阴止汗。桑葚子20克、五味子15克、糯稻根45克,煎水代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