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给药途径可分为三类:群体给药法、个体给药法、种蛋或胚胎给药法。
(1)群体给药法 主要有混饮给药、混饲给药和气雾给药等方法。
①混饮给药 将药物溶解到饮水中,鸭通过饮水摄入药物,适用于预防和治疗,特别适用于食欲明显降低仍能饮水的情况,可采用自由混饮法或口渴混饮法。
②混饲给药 将药物均匀混入饲料中,鸭采食时摄入药物,既适合预防,也适合于尚有食欲的鸭群治疗用药,但对食欲明显降低甚至废绝的病鸭不宜采用。
③气雾给药 用相应器械使药物气雾化,分散成一定直径的微粒,弥散到空间中,通过鸭呼吸道吸入体内的一种给药方法。特别适合于治疗鸭慢性呼吸道病及传染性鼻炎,也适用于防治禽伤寒和副伤寒、禽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传染性喉气管炎及其并发症。
(2)个体给药法 主要有内服、注射、点眼、滴鼻等方法,以内服、注射给药法最为常用。
①内服给药 将片剂、丸剂、胶囊剂、粉剂或溶液剂直接放(滴)入口腔吞咽的方法。亦可将连接注射器的胶管插入食道后注入药液。嗉囊注入是将药液直接注入嗉囊的给药方法,属广义的内服给药范畴。操作时左手抓住双翅提起,头朝前方,右手持注射器,在右侧颈部近翅基嗉囊凸出点进针,推注药液即可。
②注射给药
a.皮下注射法 可在颈部皮下、胸部皮下或腿部皮下注射。方法是由助手抓住鸭只并保定,术者左手拇指、食指掐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沿皮肤皱褶处刺入针头,然后推入药液。
b.肌内注射 可在胸部、翼根内侧、大腿外侧等发达的肌肉处进行。胸部肌内注射时,针头宜与体表呈45°角刺入,不宜刺入太深,以免伤及内脏或注入体腔。
c.静脉注射 鸭静脉注射的部位为肱静脉,方法是助手将鸭侧卧保定,拉开一翅,注射部位酒精棉球消毒,术者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静脉近心端,使其充盈,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紧靠静脉右侧刺入皮下,左手拇、食及中指紧压注射部位附近皮肤,防止血管游动,右手再将注射针头水平斜刺入血管内并推进适当深度,后缓慢注入药液。
d.腹腔注射 将药液注入腹腔,适用于腹膜炎或腹腔脏器的治疗。方法是由助手固定鸭只,腹部向上并呈头低尾高姿势。术者将注射部位用酒精棉消毒后,左手拇、食指掐起腹壁,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依次穿过腹部皮肤及肌肉进入腹腔。当针头刺入腹腔时,顿觉无阻力,有落空感,然后回抽注射器活塞,如无血液或肠内容物时,即可推入药液。
e.气管注射 将药液直接注入气管,用于治疗鸭的气管疾患,注射部位是在颈部腹侧偏右,气管的软骨环之间。注射时针头沿气管环间隙垂直刺入,刺入气管后阻力消失,回抽有大量气体,后缓慢注入药液。
(3)种蛋或鸭胚给药法 常用于种蛋消毒以预防胚胎垂直传播的疾病,亦用于胚胎病的治疗。
①熏蒸法 将种蛋置于消毒箱或孵化器内,关闭门窗和通气孔,将适量消毒药加热熏蒸雾化。消毒时间在30分钟左右,常用于熏蒸消毒的药物有甲醛、高锰酸钾等。
②浸泡法 将种蛋置于一定浓度的消毒液中浸泡消毒,以杀灭种蛋表面的微生物或渗入蛋内杀灭病原体。
③注射法 将药液直接注射到鸭胚的一定部位,如通过气室注入蛋白内(如庆大霉素)、直接注入鸭胚卵黄囊内(如泰乐菌素)、注入蛋壳膜内(如维生素B1)及注入绒毛膜尿囊膜或尿囊腔内(如疫苗接种),可用于鸭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疫苗接种等,也是实验室常用的经种蛋或鸭胚的给药方法之一。
在鱼类疾病的防治过程中,给药途径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作用与效果,因此,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应考虑以下情况:(1)患病动物的生理、病理状况:对于患病严重的鱼池,病鱼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应选择全池泼洒、浸浴法等 给药方法,避免使用投喂法、挂袋(篓)法;一些体表患有溃疡、伤口感染等病灶的, 特别是亲鱼、龟、鳖、蛙类,可用涂抹法给药。
(2)病原体的种类:由细菌、病毒和体内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可用口服法、挂袋(篓)法、全池泼洒法、 浸浴法给药;由体表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可用全池泼洒法、浸浴法给药。
(3)药物的理化性质与类型:不同药物的水溶性不同,非水溶性药物通常采用拌饵口服投喂法;水溶性药物则可采用拌饵口服投喂法、注射法、全池泼洒法、浸浴法、挂袋(篓)法。生物制剂如疫苗、亲鱼催产激素的使用可采用注射法。
(4)治疗目的: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针对性地选择用药方法。如口服法适用于病后恢复以及内脏器官疾病的防治;对于病重不食的动物和珍贵动物个体治疗可采用注射法;要杀灭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可采用全池泼洒法;而针对养殖动物体表及鱼鳃部寄生的病原体,则采用浸浴法;对养殖动物体表局部用药还可采用涂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