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是:厨艺有所见长,
下联是:身材不意增肥。
厨艺有进步,但是,意想不到身材发胖了。
中国烹饪在其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中国烹饪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坚实的技术基础。自从我们的祖先懂得用火熟食后,中国烹饪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与繁荣时期四个历史阶段。四个历史阶段。一、萌芽时期烹饪的诞生,是以用火熟食为标志的。在距今五十多万年的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出4个较大的灰烬层,最厚处达到6米,并在灰烬层中发现了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以及木炭。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贾兰坡等据此作出了“北京人”已能保存火种,很好地管理火,并且已经1知道熟食的论断。这证明了“北京人”已经懂得了用火熟食,发明了加热制熟的技能。这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知的人类最早用火熟食的事例。烹饪自此诞生。二、形成时期中国烹饪的形成时期即陶烹时期。此时期内,农业、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并创制了灶具、杵臼、磨盘等加工工具,后期有了煮海为盐的人工咸味调味料。陶罐等是先民们发明的最早的炊具,使利用水为传热介质的诸种水熟烹调法陆续问世。湿加热的主要地位,也就可以将农业所生产的稻、粟、麦等细粒状原料,经脱壳、去皮等处理后制成食品,粥、饭先后出现。其后,又发明了陶甑等利用蒸汽为传热介质的蒸法出现。煮、蒸等烹调法可以使淀粉类多糖充分分解,而利于人体吸收,使农产品得到充分利用,粮食渐居主食位置,从而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段时期,约为整个新石器时代。在此时期内,烹饪原料逐渐以农产品为主,有了比较恒定的供应;原料加工技法有所发展,且因炊具、灶具的大量应用,加上较简单的调味,开始具有烹有调的格局,构成为最初的烹饪工艺流程,“火食之道始备”,故称之为形成时期。对于做饭来说,除非心情比较好,否则我是不太喜欢这项家务的。我宁愿吃完饭后去洗碗收拾,把厨房整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我觉得做饭是把干净整洁的厨房弄得乱七八糟的一件事,尤其是油烟,更让人反感。幸好做饭的产品极其诱人,要是厨艺再差些,浪费了时间精力物质金钱,得出一堆奇怪颜色和味道的食物,真是一场厨房的劫难啊!
有人特别喜欢钻研制作食品,比如我的大侄女。时不时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做的饭菜,色香味俱佳的样子,再加上她制作的心得,不仅让人垂涎欲滴,还会跃跃欲试。更让我佩服的是,在某处吃过一道喜欢的菜品或者甜点后,她就会回家制作,往往制作出来的还真是那么回事,色香味都不差,真让人羡慕不已。
唉,真是不能比啊,我也曾这样做过,结果儿子品尝后都对我说:妈,怎么味道不是那么回事啊!先生则委婉劝阻:不用这么麻烦,又买又做多累啊,喜欢再去那家店吃好了。
经过几次打击,我确信自己在厨艺方面没有什么发展,也就退居二线了。
这次春节宅在家里,先生初四就去上班了,我又开始练厨艺了。
关注了好几个做菜做饭方面的作者,没事就看看,看到简单又好吃的菜品或面点,就保存下来试一试。我发现,要是用心做起来,我也有做厨师的潜质(家常菜色)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