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饮食逐渐从喝奶过渡到进食吃饭,此时儿童对饮食营养均衡性的要求更高,爸妈可能要注意是否存在营养不均衡导致的儿童缺钙、缺锌、缺铁等,从而患上的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症。
什么是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症
什么是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指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或日需要量为100mg以下的元素。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却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
微量元素缺乏症 :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体内必需微量元素含量降低所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综合征。任何微量元素都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经食物链摄入,因此微量元素缺乏症多为因饮食不平衡及调节机制失调所致。常见的有 锌缺乏症 、 铁缺乏症 、 晒缺乏症 、 碘缺乏症 等等。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须保持一定的浓度范围才能有益于健康。
微量元素缺乏 :引起机体生化紊乱、生理异常、结构改变、导致疾病。
微量元素过量 :可能导致不同程度毒性反应以致中毒,甚至死亡。
微量元素参考值
微量元素 体内存在量 微量元素 体内存在量锰(Mn) 12-20mg 铝(Al) 60mg砷(As) 1-2mg 汞(Hg) 13mg钡(Ba) 20mg 钼(Mo) 10mg镉(Cd) 50mg 镍(Ni) 10mg铬(Cr) 6mg 铷(Rb) 320mg钴(Co) 1.5mg 硒(Se) 6-12mg铜(Cu) 80-100mg 硅(Si) 2-3g氟(F) 3g 锶(Sr) 320mg碘(I) 11mg 锡(Sn) 17mg铁(Fe) 3-5g 钒(V) 1.5mg铅(Pb) 120mg 锌(Zn) 2-3g
微量元素的作用
总的来说,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1、在酶系统中起特异的活化中心作用
微量元素使酶蛋白的亚单位保持在一起,或把酶作用的化学物质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铁、铜、锌、钻、锰、铝等,能和疏基、胶基、异吡唑基、按基、羟基等配位基或分子基因相络合,形成络合物,存在于蛋白质的侧链上。
2、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特异的生理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是激素或维生素的成分和重要的活性部分,如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就不能合成相应的激素或维生素,机体的生理功能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如甲状腺激素中的碘和维生素B12中的钻都是这类微量元素。
3、输送元素的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有输送普通元素的作用。如铁是血红蛋白中氧的携带者,没有铁就不能合成血红蛋白,氧就无法输送,组织细胞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机体就不能生存。
4、调节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微量元素在体液内,与钾、钠、钙、镁等离子协同,可起调节渗透压和体液酸碱度的作用,保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进行。
5、影响核酸代谢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含有相当多的铬、铁、锌、锰、铜、镍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可以影响核酸的代谢。因此,微量元素在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防癌、抗癌作用
有些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如铁、硒等对胃肠道癌有桔抗作用;镁对恶性淋巴病和慢性白血病有抬抗作用;锌对食管癌、肺癌有桔抗作用;碘对甲状腺癌和乳腺癌有桔抗作用。
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危害
1、 微量元素缺乏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铁、铜、锌、锰形成的酶和碘形成的甲状腺素,均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缺乏,均引起生长发育的停滞,补充,可以加速生长发育和体重的增长,增强体质。
缺锌:可发生先天性畸形
缺铜:小脑发育不全,大脑萎缩,贫血。
缺碘:先天性可汀病,甲状腺肿,呆小症。
2、 微量元素缺乏可影响内分泌、免疫力
(1)微量元素不足或过多,都会干扰内分泌的功能。
(2)缺锌铜降低脑垂体、肾上腺内分泌。
(3)缺铬影响胰腺的分泌等等。
(4)微量元素与感染和免疫
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既影响着人体也影响着微生物。机体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的不足和过多,均可减弱免疫机制,降低抵抗力,助长细菌感染。因此,机体需要一个“营养免疫”的适宜的微量元素浓度。
3、 微量元素缺乏可影响心血管、血液系统
(1)锌/镉比值增大,抑制高血压的发生。
(2)锌/铜比值增大,诱发冠心病。
(3)缺铜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4)铬、锰、硒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5)硅可维持动脉内膜完整、通透性、弹性。
(6)锂、锶等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7)铁、铜、锌等影响创伤的愈合。
4、 微量元素缺乏可影响神经系统
(1)缺铁可以引起行为的改变。
(2)缺碘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的系统的病变。
(3)缺锌儿童智力发育不良。
(4)缺铜可以引起大脑皮质萎缩,智力降低。
(5)缺锂、钴会影响智力的发展。
(6)铅、镉、锰量过多干扰智力的发育。
5、 微量元素缺乏或可引起肿瘤
微量元素不能由人体组织合成,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含量,直接影响人的摄入量和体内的储存量,不同的摄入量和储存量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同样影响着人的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具有地理和地域性的分布特征。
由于微量元素在体内缺乏或过量而引起的病症如下表:
微量元素 功能 缺乏症 摄入过高的危害 食物来源锌(Zn) 细胞分裂,核酸代谢,生长,辅助因子 发育停滞,抑制性成熟,降低免疫功能,伊朗乡村病,肠原性肢端皮炎 致癌 谷类、粗粮、蛋黄、瘦肉、鱼、牡蛎和坚果铁(Fe) 造血原料,构成细胞色素类 缺铁性贫血 血色素沉积症,损害基因的氧化作用 肝脏、瘦肉、鱼、豆类、芹菜铜(Cu) Hb合成,结缔组织代谢 贫血,毛发异常,脑功能障碍 神经失常。动作震荡(威尔逊病) 牡蛎、蛤类、小虾及动物肝肾铬(Cr) 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 耐糖能力↓, 糖尿病,动脉硬化 致癌 红糖、麦麸、鱼、葡萄汁、啤酒酵母等碘(I) 构成T3、T4,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肿大,呆小病 甲状腺肿大 海产品、加碘盐钴(Co) 构成维生素B12,造血 恶性贫血,甲基丙二酸尿症 红血球增多症 小虾、扇贝、肉类、粗麦粉及动物肝脏硒(Se) 抗氧化 克山病,大骨节病 硒中毒 菜花、大蒜锰(Mn) 多种酶的激活剂 生长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异常,骨骼变态,关节脆弱 运动失调,震颤性麻痹症(帕金森症) 蒜、芝麻、啤酒、酵母、蘑菇、小虾、鱼类、肝、肾等,富硒中药有黄芪、地龙等氟(F) 骨、牙齿形成 龋齿 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海味(牡蛎)、葱、豆类、茶叶,主要来自于饮水宝宝多大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
微量元素检查,一般都是宝宝出现临床症状时,才被医生推荐检查。如果宝宝身体发育良好,身高、头围、胸围、体重等都达标,宝宝能吃能睡能玩,大便正常,微量元素检查不一定要做的。
一般来说,6个月以内的宝宝以母乳为主,完全可以确保充分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不必做任何检测。6个月以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可能会出现添加不及时或不足的情况,这时医生会通过询问家长喂养情况,并结合孩子的身体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医生则会根据是否挑食、偏食,是否反复生病,是否先天不足等情况,才考虑做微量元素检查。
微量元素的安全范围:
微量元素浓度——生物相关图
怎么判断宝宝缺微量元素
在各种宝宝检查项目当中,其中微量元素检查的关注度颇高:
不少父母热衷于给自己孩子检测体内微量元素水平,甚至会要求儿科医生检查。
“宝宝不爱吃饭,是不是缺锌啊?要不要去抽血做个微量元素检查?”
“我家孩子辅食不爱吃肉,会不会缺铁?是不是得查一下血铁浓度呢?”
其实,早在2013年,国家卫计委正式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微量元素检测不适合作为常规的检查项目,并且需要有相关检测资质的医院才能做另外,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基本没有检查的必要性,参考价值不大。
今天就来扒一扒微量元素检查那些事。
一、微量元素检查到底查什么?
不少家长认为微量元素检查能查出宝宝体内所缺乏的某种微量元素,事实并非如此。
目前,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一般医疗机构检测的微量元素只有钙、铁、锌、铜、铅,并不会检测全部的微量元素。而且最终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医生的参考之一,对家长的指导意义不大。
二、为什么不建议进行常规微量元素检查?
对于微量元素检查,很多父母是过于上心了,其实只要平衡膳食,合理搭配一日三餐,一般是不会导致微量元素缺乏的。
1、国际上没有统一标准,国内叫停检测
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单个检测数值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国内如前述所在2013年已经出台政策,叫停微量元素检测。
2、只要合理搭配饮食,不会导致营养缺乏
6个月内的宝宝,母乳或配方奶粉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足够,不需要额外补充。
6个月以后,添加各种营养辅食,食物摄入的多样化,也能保证生长发育。
大一点的孩子,荤素合理搭配,不挑食偏食,营养更加均衡,也不会缺乏营养。
三、哪些情况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
正如上面所述正常婴幼儿一般不会缺乏微量元素,但有这些情况的话,父母一定要警惕,可咨询医生之后再看是否需要做检查。
1、有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的现象:定期给孩子进行体检,包括身高、体重等,家长可从体检报告中得知孩子的发育情况,如果孩子长期生长发育不达标,可做微量元素检查
2、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可酌情检查
3、有某些疾病:包括慢性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某些皮肤病等,可能会导致宝宝体内微量元素缺乏。
四、如何预防微量元素缺乏?
正所谓“防范于未然”,为了预防宝宝缺乏微量元素,这三个方面要做对:
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父母要带宝宝定期去做儿保,这样才能得到医生准确且权威的指导意见。同时,医生会根据宝宝的阶段性发育情况,给予科学的喂养建议。
饮食要均衡多样化:一日三餐要荤素合理搭配,食材尽量丰富多样,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
检测方式要科学:如果父母担心宝宝会缺钙,可以通过检测25-羟维生素D的方式来检测是否缺钙,不建议通过骨密度检测的方式来判断宝宝是否缺钙,因为根本就没有不同年龄宝宝的正常值如果担心宝宝有缺铁性贫血,建议宝宝(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8、9个月大时做体检,然后通过末梢血常规来判断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
微量元素缺乏怎么办
1、 均衡饮食
任何微量元素都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经食物链摄入,因此微量元素缺乏症实际上是由于饮食不平衡及调节机制失调所致,因此应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营养学家认为世界上没有好的食物和坏的食物之分,只有合理的膳食和不合理的膳食,强调膳食的多样化,合理搭配膳食。最好是什么都吃,什么都不要多吃。保证微量元素的摄入。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预防微量元素缺乏症的关键所在。
2、 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
治疗之前应明确微量元素缺乏症的诊断。不可盲目补充,特别是全民补钙、全民补锌、全民补铁,不可盲目跟从。因为微量元素补充过多可导致中毒性疾病,如急性铁中毒发生率仅次于阿司匹林中毒,铁负荷过重危害性同样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而且,补充微量元素需注意微量元素间和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铁元素和铜元素,维生素C 与铁元素,钙与维生素D 等,应避免医源性微量元素中毒。
3、 适当通过药物补充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服药。
含微量元素多的食物
1、含铁:莲子、黑木耳、海藻、黄花菜、香蕉、蘑菇、油菜、芝麻、动物肝脏、血豆腐、枣、红小豆、芹菜、香椿、海蜇、海带、大豆制品、鱼、蛋黄、动物胃、绿色菜、西红
柿、虾皮、香瓜、谷类、胡萝卜。
2、含锌:莲子、花生、芝麻、核桃、蛋类、瘦肉、动物肝、奶制品、紫菜、海带、红小豆、荔枝、栗子、虾、海鱼、瓜子、杏仁、芹菜、柿子。
3、含钙:海鱼、菠菜、大豆制品、花生、绿色蔬菜、桔柑、山楂、瓜子、芥菜、枣、虾、鱼、海蜇、海带、萝卜、杏仁、西红柿、蛋。
4、含硒:桔柑、大豆制品、沙丁鱼、蛋类、茶、肉类、奶类、芝麻、谷类、洋葱、芥菜、 西红柿、动物肝、南瓜、杏。
补充微量元素注意事项
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要是有限度的,若超量则有害无益。是否缺少微量元素,缺少哪一种,必须经医生严格检测,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补充。
1、不可大量摄入微量元素
比如: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于是人们开始大量补充各种铁和含铁食品,这样往往事与愿违。补充过多会轻度中毒,这会造成孩子发育迟缓,以及肝肿大、肝硬化、心肌损害。
锌元素过多可干扰体内铁、铜的吸收利用,易发生肠胃炎和锌中毒,而出现呕吐、电解质紊乱、恶心、失眠、肌群失调等。
缺碘是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 ,但沿海地区导致甲状腺肿的原因却是摄取碘过多所致。
铜元素过量易导致肝脏损害,引起慢性肝炎、小脑失常、肾损害等。
微量元素摄入最好要有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吸收其有用的物质,给身体增加营养,不可过量。
2、微量元素协同与拮抗作用
微量元素之间具有协同与拮抗作用,因此需特别注意。锰能促进铜的利用,铜能加速铁的吸收和利用,铁、锰、铜、钴有生血协同作用。
镉能减少锌的吸收和生物学功能,锌能拮抗镉的毒性铜能拮抗钼的毒性硒能拮抗镉的毒性,砷能减弱硒的毒性,而钴能增强硒的毒性。铁和锰既能相互干扰在消化道的吸收过程,又能协同生血效果。
3、注意配合饮食
微量元素大都以离子的方式存在着,与一些其他离子会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阻碍人体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在补充微量元素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其他相关营养成分的摄入。
(1)柠檬汁、醋、维生素C、矿物质铜、锰可以增强铁的吸收利用。茶和碳酸饮料则妨碍铁的吸收。
(2)维生素C与铁的吸收率成正比,在饭后四小时内摄取为宜;如果饭后吃一个柑橘,就可摄取70mg维生素C,铁的吸收率也随之提高一倍。与之相反的是,茶和咖啡含有的多酚,会干扰你的身体吸收补铁剂和含铁植物中的铁元素,从而影响你的补铁效果。
维生素A缺乏症:易患人群:学龄前儿童
维生素A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皮肤症状:皮肤干燥、脱屑、粗糙,继而发生丘疹,好发于上臂外侧及下肢伸侧、肩部、臀部、背部及后颈部;由于呼吸道上皮发生角化,气管、支气管易受感染,幼儿还可引起支气管肺炎
眼部表现:常表现为暗适应能力下降,即当从光亮的环境突然进入到黑暗处时,人的眼睛看清楚暗处物体的时间延长。严重者在暗光下无法看清物体,成为夜盲症,俗称"雀目眼"。严重维生素A缺乏者还可引起干眼病,表现为结膜干燥,儿童可出现结膜皱摺,结膜增生变厚。有时眼睛角膜外侧与眼球平行线上形成一个底边向内的三角形或圆形、椭圆形的斑点,颜色呈灰白色或银白色,状如细小的肥皂泡,擦不去,称为"毕脱氏斑"。眼球结膜和角膜光泽减退,泪液分泌减少,或不分泌泪液。更严重的可引起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完全失明。
维生素A缺乏症的预防:
注意平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和/或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的黄绿色蔬菜和水果,因为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同样可起到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作用;也可选用适当的维生素A强化食品
维生素A的主要食物来源:
膳食物中的维生素A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来源于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视黄醇,例如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其它动物内脏等;另一部分则来源于富含胡萝卜素的黄绿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油菜、辣椒、番茄和橘等。
几种常见食物的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维生素A 食物名称 胡萝卜素
猪肝 4972 胡萝卜 4010
鸡肝 10414 菠菜 2920
奶油 1042 油菜 620
鸡蛋 310 西兰花 7210
瘦猪肉 44 橘子 1660
* 1mg维生素A=1.0mg视黄醇当量
1mg β-胡萝卜素=0.167mg视黄醇当量
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长期缺乏可引起脚气病 易患人群:长期以精白米为主食,而又缺乏其它副食补充者;婴儿型脚气病通常发生在2~5个月的婴儿。 脚气病的临床表现: 干性脚气病:食欲不振、烦燥、全身无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觉麻木。肌肉酸痛,有压痛,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明显,上、下肢肌无力,出现手、足下垂,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麻木,膝反射降低或消失,常表现为对称性。婴幼儿还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失音。 湿性脚气病:表现为浮肿,多见于足踝,严重者整个下肢水肿。同时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并有右心室扩大,常可导致心力衰竭 婴儿型脚气病(脑型):食欲不佳、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率快甚至突然死亡
脚气病的预防: 合理安排膳食,所吃主食不要过于精细,并注意各种副食的补充。同时,采用正确的烹调方法--不要加碱,尽量不用高压锅蒸煮,以避免维生素B1遭到破坏
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 谷类、豆类、坚果类、瘦猪肉及动物内脏等食物是维生素B1的丰富来源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1含量: 食物名称 VB1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VB1含量mg/100g 猪肉(瘦) 0.54 花生仁(生) 0.72 猪肝 0.21 黄豆 0.41 猪心 0.19 小米 0.33 羊肉(瘦) 0.15 小麦粉 0.28 牛肾 0.24 大白菜 0.06
维生素B2与维生素B2缺乏症: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易患人群;各年龄组人群均易因缺乏而致各种疾病。
临床表现:
口角炎:口角湿白、口角裂开、出血、糜烂、结痂
舌炎:舌肿胀、裂纹、疼痛、萎缩、舌苔厚、部分脱落形成地图状
唇炎:嘴唇发干、裂、肿胀、出血、溃疡
眼炎:视力模糊、怕光、流泪、视力减退、眼易疲劳、角膜充血
皮肤症状:引起脂溢性皮炎,多发生在鼻翼两侧、脸颊、前额及两眉之间。男性阴囊发痒、红肿、脱屑、渗出、结痂并伴有疼痛感。女性阴部瘙痒、发炎、白带增多
继发性贫血:可出现缺铁性贫血的一系列表现
预防:合理安排膳食,平时注意多食一些含核黄素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B2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动物内脏如肝、肾、心,以及鳝鱼、蛋、奶等含有丰富的核黄素;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及绿叶蔬菜含量较多,谷类、一般蔬菜和水果含核黄素较少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2含量
食物名称 VB2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VB2含量(mg/100g)
猪肝 2.08 牛奶 0.14
猪肉(肥瘦) 0.16 小麦粉 0.08
羊肾 1.78 油菜 0.11
鸡肝 1.10 大米 0.05
鸡蛋 0.32 黄瓜 0.03
维生素B6与维生素B6缺乏:
维生素B6,又称吡哆醇,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严重的临床缺乏症已少见
易患人群:成人、幼儿均可能因为摄入维生素B6不足而患病
临床表现:
成人维生素B6缺乏症,表现为眼、鼻与口腔周围皮肤脂溢性皮炎,随后扩展到面部、前额、耳后、阴囊及会阴等部位,并在颈项、前臂和膝部出现色素沉着;唇裂、舌炎及口腔炎症;急躁,精神抑郁、无表情、嗜睡、肌肉萎缩,体重下降。
幼儿维生素B6缺乏症,发生烦躁、肌肉抽搐和惊厥;呕吐、腹痛,以及体重下降等。婴儿长期维生素B6缺乏,还会造成体重停止增长,低血色素性贫血。
预防:平时注意含维生素B6丰富食品的摄入,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很广泛,动植物中均含有,但一般含量不高。含量最高的为白色肉类(如鸡肉和鱼肉);其次为动物肝脏、豆类和蛋黄等;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B6含量也较多;含量最少的是柠檬类水果、奶类等。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6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维生素B6含量
金枪鱼 0.90
牛肝 0.84
鸡内脏(油炸) 0.62
牛肾(生) 0.43
鸡肉(油炸、烤、煎) 0.41
油炸花生(加盐) 0.40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氰钴素,其缺乏较少见,可见于胃切除病人、胃壁细胞出现自身免疫的病人、老年人、萎缩性胃炎患者等。
维生素B12缺乏的临床表现:
1. 恶性贫血:当缺乏B12时,导致红细胞中DNA合成障碍,诱发巨幼细胞贫血。
2. 神经系统损害: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斑状、弥漫性的神经脱髓鞘,出现精神抑郁、记忆力下降、四肢震颤等神经症状。
3. 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并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缺乏症的预防: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平时注意摄入适量含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B12的主要食物来源:
膳食中的维生素B12来源于动物食品,主要食物来源为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乳及乳制品中含量较少。植物性食品中基本不含维生素B12。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12含量:
食物名称 B12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B12含量mg/100g
牛肉 1.8 鸡蛋 1.55
羊肉 2.15 鸡蛋黄 3.8
猪肉 3.0 鸭蛋 5.4
猪肝 26.0 生蛤肉 19.1
焖鸡肝 49.0 墨鱼干 1.8
维生素C与坏血病: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人体摄入维生素C不足,可引起坏血病
易患人群: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因摄入不足而患病。儿童坏血病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坏血病的临床表现:
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精神烦躁;牙龈疼痛红肿、出血,严重者牙床溃烂、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皮肤干燥,皮肤於点、於斑,甚至皮下大片青肿;下肢骨膜下出血、腿肿、疼痛;患儿两腿外展、小腿内弯呈"蛙腿状";眼结膜出血,眼窝骨膜下出血可致眼球突出;骨膜下出血,易骨折,骨萎缩;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贫血表现;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维生素C缺乏症的预防:
合理安排膳食,经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食用蔬菜时要注意正确的加工及烹调方法--多爆炒,少熬煮,不加碱,以尽量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辣椒、菠菜、西红柿、橘、橙、酸枣等;动物性食物仅肝脏和肾脏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C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VC含量 食物名称 VC含量
大白菜 28~47 橙 33
柿子椒 72 苹果 1~6
菠菜 32 橘 11~33
油菜 36 香蕉 8
红果 53 牛奶 1
维生素D缺乏症--小儿佝偻病与成人骨软化病:
易患人群:小儿佝偻病常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1岁以内的幼儿;成人骨软化病多见于孕妇、乳母及老年人。
维生素D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小儿佝偻病的表现:患儿常有多汗、易惊、囟门大、出牙迟及枕秃等症状。患儿患病3个月以上,出现乒乓头,即两侧后枕部下按有乒乓球感;前胸部两侧肋骨与软骨交界处外凸成"肋骨串珠";肋下缘外翻;胸部前凸成"鸡胸";脊柱后凸成驼背;两下肢膝部外弯成"O"形腿或内弯成"X"形腿;腕、踝部圆凸成"手镯"或"脚镯"等;腹肌软弱无力,腹胀。患儿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低,易患肺炎、腹泻等病,病死率较高,容易骨折。
成人骨软化病的表现:腰背部和腿部不定位时好时坏的疼痛,通常活动时加剧;四肢抽筋,骨质疏松、变形,易发生骨折。
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
适当户外活动(每日至少2小时);有意识地补充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或选择适当的维生素D强化食品;或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以维生素D制剂
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进行户外活动,只要人体接受足够的日光,体内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除强化食品外,通常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动物性食品是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相对较多,而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D,而蔬菜、谷物及其制品和水果含有少量维生素D或几乎没有维生素D的活性。
常见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国际单位/100g)
食物名称 维生素D含量 食物名称 维生素D含量
大马哈鱼和红鳟鱼罐头 500 奶油(脂肪含量31.3%) 50
金枪鱼罐头(油浸) 232 鸡蛋(煎、煮、荷包) 49
炖鸡肝 67 烤羊肝 2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