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上国人12.3%有骨质疏松症,65岁开始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比例高出男性一倍以上。
根据2013-2015年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对50岁以上民众透过双能量X光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量测其骨质密度,结果有骨质疏松症的民众占了12.3%,其中男性为8.6%,女性为15.5%(表1),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并在65岁开始骤增,且女性的百分比至少高出男性一倍以上(图1),这样的差异主要是女性经历了荷尔蒙变化。
世界骨质疏松基金会IOF(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更进一步指出50岁以上的人群中,多达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会因为骨质疏松的问题而易导致骨折。骨折会引起严重的疼痛、无法行动和长期残疾,其中又以髋骨骨折为最严重,因为一旦发生髋骨骨折往往造成需要他人的辅助照护,也丧失行动上的自主权,更严重的是约有20~25%的机率会在一年内死亡。
骨质疏松症可以预防吗?答案是肯定的,爱骨四步骤,免于未来发生骨松性骨折。今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世界骨质疏松基金会IOF订定「爱护骨骼保护未来」(Love your bone Protect your future)为今年主题。由于骨质疏松症在早期并没有任何症状,绝大多数都在无声无息中侵蚀著骨骼,通常要等到骨折时,才知道自己骨质已经疏松了。IOF指出,在年轻时能多增加10%骨密度,就可延缓骨松发生达13年,爱我们的骨骼要从年轻就开始储存骨本,国民健康署提供爱骨四步骤,帮助大家对抗这个「无声的杀手」。
步骤1:营养充足 保持骨骼肌肉系统之健康需要均衡饮食,包含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等营养素,其中乳制品(鲜奶、优格、起司)是最容易获得钙质的来源之一,身体也需要透过适当日晒来活化维生素D帮助钙质吸收。
步骤2:定期荷重运动 从事荷重运动可以增加骨质密度和强健肌肉,助于改善身体的协调与平衡,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风险,因此建议民众从事健走、慢跑、爬楼梯、舞蹈、登山、跳绳、举哑铃操(双手拿约0.5~1公斤的哑铃或同等重量之安全物品)等具有对抗地心引力之运动。
步骤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吸菸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及许多临床症状的危险因子,在骨密度的维持以及骨折方面也不例外,「戒菸」是最具成本效益之措施,也是最正确的决定;为确保骨质健康,也不应酗酒,若饮酒,应适量,同时还要避免过度饮用咖啡及熬夜等不健康生活形态。
步骤4:查明自身是否具有风险因子 若父母曾发生过骨折,尤其是髋骨骨折,则个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会提高,且曾发生过骨松性骨折的人第二次骨折的机率是没有骨折过的人两倍,另外服用类固醇药物者其骨骼亦会变得脆弱。另外停经后妇女、卵巢切除或45岁之前提前更年期的女性,因为荷尔蒙变化也要特别注意自身骨骼健康。
强健的骨骼与结实肌肉,将帮助您享受活跃,自由活动和独立的未来。如果您需要更多的骨质健康与骨质疏松症之保健相关资料,国民健康署网站(hpa.gov)、健康九九网站(health99.hpa.gov/)有提供相关教材可供您参考及下载使用。
话题: 乐龄百问, 维生素D, 医疗保健, 钙质,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骼
我们都知道,人体骨骼的生长需要吸收大量的钙质,如果钙质缺乏,就会导致骨质疏松,从而容易出现骨折、骨裂等疾病,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一般而言,女性患上骨质疏松的几率要比男性大很多。那么女性骨质疏松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年龄因素
一般而言,女性在20~40岁之间是骨密度最高的时候,无论是骨量还是骨峰都达到了一生中的最高值。而女性一旦过了四十岁之后,骨头的密度就开始下降,比男性要提前10年。
有研究发现,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加强户外锻炼,可以延缓骨量丢失的时间以及程度,对预防中老年时期骨质疏松有很大的帮助。
2、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是女性最为重要的性激素。而雌激素还对促进骨形成与抑制骨吸收作用、维持骨密度、提高骨量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当女性雌激素分泌减少的时候,身体骨质的吸收就会减弱,而骨质丢失会加剧。特别是在女性绝经后,是骨质疏松高发的时期,所以女性在绝经后一定要注意补充钙质以及雌激素。
3、体重因素
有研究发现,一般体重比较低、身体过于消瘦的女性,其骨密度往往低于体重正常或为肥胖的女性。换句话说,体重比较低的人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这主要是因为本身维持体重就是一种重力负荷,体重越大,骨头负荷重量越重,自然骨头的密度也就越大。所以,女性朋友千万不要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而使自己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危险。
以上三点就是女性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的原因。提醒各位女性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并且注意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这样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吴慧祯】年纪大,骨质流失是必然?其实老来的骨质疏松,也是年轻时候养成的。骨密度(骨质密度)在30岁前达到巅峰,之后每年骨质则会下降0.5%~1%,所以很多人在迈入老年时,骨质已经比年轻的时候下降了35%左右,造成所谓的骨质疏松。根据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指出,台湾的骨折机率是全世界第七,高居全亚洲第一! (编辑推荐:8旬老妇骨质大胜女儿,2个生活习惯让她骨质有如年轻人) 75岁以上,每5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有骨质疏松症 根据国民健康署2015-2018年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 针对50岁以上民众量测骨质密度,结果发现年纪越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之增加,且女性比例高于男性:50-64岁男女性分别为4.6%、6.8%;65-74岁男女分别为5.7%、18.3%;75岁以上男女分别为19.4%、29.3%。 图片来源/国健署 骨质趁早补!30岁前多增加10%骨质,骨质疏松能延缓13年 骨质疏松症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只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等外观变化,许多民众多不以为意,把它当成老化现象,但只要跌倒,或是突然过猛外力,就可能造成骨折。好比洗澡时不小心跌了一跤,就因而造成髋骨骨折,连带而生的疼痛、残疾、失去独立能力及失能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品质。 (编辑推荐:早发性停经让骨松、血管硬化提早上门!5种食物延长卵巢保固期) 世界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提醒,在年轻时期能多增加10%的骨密度,就可以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延缓13年。也就是说,想预防骨质疏松、补好骨质,30岁以前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千万别到了50后才开始担忧,正所谓「船到江心补漏迟」,届时骨质密度早就流逝,很多人是想补救也来不及了。 图片来源/国健署【吴慧祯】年纪大,骨质流失是必然?其实老来的骨质疏松,也是年轻时候养成的。骨密度(骨质密度)在30岁前达到巅峰,之后每年骨质则会下降0.5%~1%,所以很多人在迈入老年时,骨质已经比年轻的时候下降了35%左右,造成所谓的骨质疏松。根据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指出,台湾的骨折机率是全世界第七,高居全亚洲第一! (编辑推荐:8旬老妇骨质大胜女儿,2个生活习惯让她骨质有如年轻人) 75岁以上,每5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有骨质疏松症 根据国民健康署2015-2018年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 针对50岁以上民众量测骨质密度,结果发现年纪越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之增加,且女性比例高于男性:50-64岁男女性分别为4.6%、6.8%;65-74岁男女分别为5.7%、18.3%;75岁以上男女分别为19.4%、29.3%。 图片来源/国健署 骨质趁早补!30岁前多增加10%骨质,骨质疏松能延缓13年 骨质疏松症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只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等外观变化,许多民众多不以为意,把它当成老化现象,但只要跌倒,或是突然过猛外力,就可能造成骨折。好比洗澡时不小心跌了一跤,就因而造成髋骨骨折,连带而生的疼痛、残疾、失去独立能力及失能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品质。 (编辑推荐:早发性停经让骨松、血管硬化提早上门!5种食物延长卵巢保固期) 世界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提醒,在年轻时期能多增加10%的骨密度,就可以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延缓13年。也就是说,想预防骨质疏松、补好骨质,30岁以前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千万别到了50后才开始担忧,正所谓「船到江心补漏迟」,届时骨质密度早就流逝,很多人是想补救也来不及了。 图片来源/国健署 「存骨本、顾老本」骨质到底该怎么补到位? 想巩固骨质,就得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态及健康均衡饮食,要运动及不必要熬夜等,避免骨骼变脆弱,影响生活品质。国民健康署也呼吁,骨质疏松症是可预防的,应从年轻时开始储存骨本,对此,国健署提供「存骨本、顾老本」的饮食与运动策略,协助预防骨质疏松症,以下为推荐的3大招: 第1招、均衡饮食,保持骨骼健康多 在各年龄层阶段摄取均衡且足够的营养素来维持骨骼健康,鼓励多运用「我的餐盘」概念,提醒每餐都应摄取6大类食物,以满足营养的需求。另建议多摄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等食物,如乳品类、高钙豆制品、黑芝麻及深绿色蔬菜。 (编辑推荐:更年期女性每4人有1人骨松!想补钙别和这些一起吃) 图片来源/国健署 第2招、「户外活动」、「负荷运动」样样不能少 建议可于清晨或黄昏时晒太阳,身体需要透过适当日晒来活化维生素D,及促进钙质吸收,并搭配荷重运动,如:慢跑、跳舞、登山、举哑铃操等,增加骨密度和肌肉强度,帮助改善身体的协调与平衡,降低骨折的风险,并尽量避免吸菸、酗酒、熬夜等生活形态。 第3招、了解自己是否有骨松「风险因子」 若父母曾发生过骨折,尤其是髋骨骨折,则个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会提高,另外,服用类固醇药物者或停经后妇女、卵巢切除或45岁之前提前更年期的女性,应要注意自身骨骼健康,避免骨骼变得脆弱。 资料来源:行政院卫生福利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