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医的一种治疗和保健的方法。推拿分为保健和治疗两种,都说推拿可以治疗儿童疾病,这是真的吗?小儿推拿的作用是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下面是有关小儿推拿的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1、保健四大手法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2、固表止汗四大手法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
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3、通便四大手法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摩腹(同上)。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这一直线,即为推下七节骨。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龟尾。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于小儿便秘。
注意事项:一般饭前时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4、治外感四法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开天门。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
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且。用于风寒、风热感冒。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时可用,次数不定,高热者每日可行2次。风寒感冒可用葱、姜水做为介质。风热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质。加强发汗、退热之功。
温馨提示: 如果是小儿积食,主要推拿脾经、胃经孩子若拉肚子,同积食所用方法差不多,只是手法有所不同:顺经为补,逆经为泄,轻柔为补,重手法为泄,积食、便秘要用泄法,拉肚子需要补法。
小儿推拿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的特点。小儿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从而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保健四大手法
方法:补脾经300~500次、摩腹3-5分钟、按揉足三里50~100次。捏脊3遍,捏三提一2遍。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操作:
1、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如图1)。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2、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3、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如图2)。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4、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如图3)
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操作:
1、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2、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3、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4、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通便四大手法
操作:
1、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如图4)。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2、摩腹(同上)。
3、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这一直线,即为推下七节骨(如图5)。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4、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龟尾(如图6)。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于小儿便秘。
注意事项:一般饭前时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治外感四法
操作:
1、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开天门(如图7)。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
2、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如图8)。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
3、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如图9)。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4、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如图10)。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且。用于风寒、风热感冒。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时可用,次数不定,高热者每日可行2次。风寒感冒可用葱、姜水做为介质。风热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质。加强发汗、退热之功。
育婴师考试答案:
一.抚触的功能:
可以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促进婴儿智力发育,调节情绪。
二.抚触前准备:
(1)室温保持在25℃以上,打开音乐。准备用于包裹婴幼儿的浴巾、润肤露等物品。
(2)育婴师剪短指甲,不戴首饰,清洁双手,调整情绪。
(3)育婴师双手洗干净,涂润肤油
(4)育婴师面对面,能让婴幼儿看到育婴师在对他说话进行目光,表情交流。
(5)时间选择在婴儿沐浴后,或婴儿吃奶后60分钟。
(6)适宜时间:每次时间过长,10—15分钟即可最长不超过20分钟。
三.具体步骤:
(1)头面部:
①用两手拇指指腹从眉弓部向两侧太阳穴按摩。
②两手拇指从下颌部中央向外上方按摩,让上下唇形成微笑状。
③一手托头,用另一手的指腹,从前额发际向上、向后按摩,至两耳后乳突。
(2)胸部:
两手分别从胸部的两侧肋下缘向对侧肩部按摩,应避开乳头。
(3)腹部:
两手依次从宝宝的右下腹至上腹向左下腹,呈顺时针方向按摩。
(4)四肢:
两手交替抓住宝宝的一侧上肢,从腋窝至手腕轻轻滑动并挤捏,对侧及双下肢的做法相同。
(5)手和足:
用四指按摩手背或足背,并用拇指从宝宝手掌面或脚跟向手指或脚趾方向按摩,对每个手指、足趾进行搓动。
(6)背臀部:
①宝宝呈俯卧位,双手掌分别由颈部开始向下按摩至臀部。
②以脊柱为中心,两手四指并拢,由脊柱两侧水平向外按摩,至骶尾部。
四.注意事项
(1)为了避免宝宝的皮肤受到伤害,可用少许抚触油抹在手上起润滑的作用,不要把抚触油直接抹在宝宝身上,以免引起宝宝不适。
(2)如出现以下情况不能抚触或在操作中发现以下情况,要停止,例如啼哭、睡觉,皮肤破损,身体不适
(3)操作时,手势先轻后重,让婴幼儿适应,不要勉强婴幼儿保持固定的姿势,可打乱顺序,也可节选其中几节操做。
育婴师考试真题:如何对婴幼儿进行抚触?小编就说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学习。更多关于育婴师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