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金星中路468号郡原广场3栋101门店
从以下7个功能领域提供EAP(雇员心理援助项目)的开发、实施和服务工作,针对企业家、管理层、员工三层构架提供心理援助 、测评、培训、督导、管理层咨询、压力预防与危机干预等服务: 1)员工压力预防诊断与对策工具系统(MTOP/HIL/SMART) 2) 企业EAP心理援助系统/业心理学应用中心 3)高管教练与发展咨询中心(EDPC) 4)卓越女性俱乐部 5)企事业内训课程与研发 6) 睡眠障碍援助中心 7) 心智/情商拓展训练 企业EAP心理援助与行业心理学应用机构融合美国和日本的心理援助系统,强调对雇员的咨询是可量化的、可定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性的、终身性的服务。心理援助的根本意义在于: A.提升组织和雇员应对工作和生活挑战的能力 B.提高雇员心理承受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激能力 C.平衡雇员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间的效能感、价值感和与时俱进的接纳感 EAP致力于整合国内外智慧资源,以咨询、培训为核心,为企业和个人传递管理与心灵智慧,培养适用人才。公司的项目主要有:企业心理培训、幸福员工培训等。
熊锦林,男,长沙心理网首席催眠师,锦林净心坊心灵会所创始人,北京西商心理研究院湖南分院院长,高级心灵催眠督导师,催眠潜能开发专家,企业EAP咨询顾问,团队心灵沙龙导师,临床心理学硕士,国内多家媒体节目特邀嘉宾。医学背景,曾在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山东省脑科医院心理科以及精神科实习、工作过,受到过良好的专业训练和能力培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催眠治疗经验。曾多次参加过国内顶级催眠工作坊的专业训练以及潜能开发等系统培训。具有深厚的催眠治疗功底,有过数千例催眠成功案例;曾多次应邀参与湖南各媒体心灵成长节目;对于记忆潜能开发与催眠应用于总裁减压与两性关系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很熟练地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于生活与工作学习之中。
聆听法是指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技巧,包括耳闻与目睹。耳闻即用耳听,目睹即观察来访者的体态语言,从而听出来访者的心声。咨询者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说;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咨询者对来访者要平等相处,热情接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会听。交谈时咨询者与来访者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听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既不能一直盯着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听的过程中,咨询者要不时有简短的鼓励对方讲下去的反应,如“嗯”,“是这样吗?”等等,表示自己是在关注他的讲话。在听对方的讲话时,咨询者自己的情感和体态语言也要与对方相适应。如对方高兴,咨询者要表示喜悦;对方悲伤,咨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听时,咨询者的身体要微微前倾,并不时适当地点头。总之,聆听法的关键是用心听。二、移情法
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来理解和分担来访者的各种精神负荷。如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在班里当众受辱一事时说:“我当时气极了,真想拿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询者则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这件事对你的伤害太大了?”
三、认知法
认知法又称ABCDE理论,它是指发生了事件A,由于有B的想法,便产生了心理障碍的后果C。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将B的想法改为为D(新的想法),就会有E这个新的后果,C这个心理障碍就消除了。这种改变认知结构的方法,就是认知法。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为“说明开导”法,接近于日常的个别思想教育。
四、移置法
移置法是指一个人的一种奋斗目标惨遭失败,心理上受到了严重伤害,如能将其奋斗目标加以转移,从而改变其痛苦的方法。如孔子仕途生涯屡遭失败而作《春秋》,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张海迪高位截瘫而刻苦自学等等。如来访者因考试失误而痛苦不堪,咨询者就可移置其奋斗目标,可以建议其作其他选择。
五、暗示法
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奇妙的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为它而无病生起病来。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暗示法指咨询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行为,让来访者接受积极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对增强自信心,克服考试焦虑、比赛怯场、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关键是来访者要相信这种暗示,否则收效甚微。
六、松驰法
松驰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顺序为几句语言表达的公式:①我非常安静;②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脚感到很暖和;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稳、有力;⑤我的呼吸非常轻松;⑥我的腹腔感到很暖和;⑦我的前额凉丝丝的很舒服。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以后各国心理学家根据这个公式,编制了放松训练的指导和暗示语,制成录音带让来访者进行松驰。一般一次20分钟左右,一个疗程为10天。经过训练后,来访者掌握了这套松弛技术,会迅速使自己的肌肉松弛下来,血压会降低,心率会放慢。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松。冥想就是让来访者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经过,越具体形象越好。运用松弛法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放松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呼吸平稳,入静。此法对因紧张而引起的各种焦虑以及恐慌尤为有效,还可改善人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这个方法通常与系统脱敏法结合起来使用。
七、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试焦虑,可将引起学生过敏刺激的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①考试当天走出家门;②离学校还有100米;③离校还有50米;④离校还有10米;⑤跨进校门;⑥进入走廊;⑦走进教室;⑧入座;⑨考试铃响;⑩拿到试卷。依次做好10张卡片,编好号。系统脱敏时,先拿出第一张卡(考试当天走出家门),想象当时的情景,心理有些紧张,就接着做松弛练习,放松全身肌肉。放松后,再拿起这张卡片,如再紧张,再进行放松,直到不紧张了,才做下面一张卡片,依次类推。直到10张卡片都做完了,考试焦虑也就消除了。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张卡片,不可心急。
#你好,新生命# # 健康 一夏#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重大的、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的逼近感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给孩子带来 恐惧、害怕、焦虑等情绪 。这种情绪,不容家长忽视。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少心理科周晓璇医生 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小方(化名),女,高中一年级学生,家长因孩子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去上学带孩子来就诊。
在沟通的过程中,医生发现小方在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房门,逐渐地网课也不愿意上了,不愿意出门跟家长一起上桌吃饭,也不让家长进其房间。
家长看到很是着急,多次与孩子发生冲突。但他们感觉孩子性格突变,是青春期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以致原本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小方初三考试失利,勉强上了外地的私立学校。然而,在学校,小方与老师同学关系紧张,极其不适应,最后不愿去上学了。
后面经耐心询问,小方才道出,原来,疫情期间她每天拿着手机看着网上每天被感染疫情人员人数的数字不断递增,一张张患者被救治和被包裹起来抬往殡仪馆的画面扑面而来,让呆在家里的小方越来越恐慌、焦虑,一度让小方感觉自己得了新冠,因怕传染给家人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和家人同桌吃饭,以致后面发展出害怕家人和自己去世。
后来,疫情过后,小方虽能走出房门,逼迫自己去上学,但恐惧害怕的感觉一直没有驱散。
湖南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周晓璇医生解释 ,疫情期间,因隔离在家或减少外出,缺少和人的交往,让人的行为和认知受限, 社会 支持系统缺失,会让孩子产生一些恐慌、害怕、焦虑等情绪。
长时间和家人们在一个空间,生活、学习的点滴都在眼皮底下,会让孩子感觉时刻被盯着,有坐牢被监视的感觉,也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又会伴随着一些 社会 功能的丧失,例如: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上学/工作等。
第一,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帮助TA表达情绪。
当孩子情绪出现后,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早点摆脱情绪,会对孩子说,“这有什么害怕的咯!”或者更有不耐烦的家长会说,“你不要害怕,害怕会让人生病得癌症的”。这些说法不但不会安抚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感觉这种情绪不对,抑制自己的情绪,不敢跟家长讲,后面引发更严重情绪问题。
我们不要否认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可以先听听孩子对疫情的看法然后帮助TA表达情绪:“这个‘德尔塔’像个大怪兽一样让你觉得害怕了”“这个‘德尔塔’传播性速度挺快的,让人觉得心里慌慌/挺恐惧的”。
第二,给孩子提供 社会 支持、获得安全感。
当孩子感觉害怕的时候,在TA愿意的情况下,可以抱抱TA。也可以这么说“如果‘德尔塔’这个大怪兽来了,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一刻都也不离开你,我会保护你,不让它伤害你,它要是从左边来我就跑到你左边,它从右边来我就跑到右边”“我虽然也有点害怕,但我相信医生会把它制服的”。
第三,用幻想的方式,帮助孩子驱散对“德尔塔”的恐惧。
“现在我们想想,如果‘德尔塔’来了,我们可以怎么打败它?”
“我们给它打针,用很粗很粗的针”“我们用口罩做防护盾,防御它的进攻,让医生勇士来击败TA”。
第四,给孩子适度的空间,缓解情绪。
隔离在家,长时间相处很考验亲子关系,如果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说,会让人很烦躁、焦虑,甚至会有窒息感,所以在这时最好是给孩子适度的空间,把握大方向及原则性的事情就行,彼此轻松一些。
给孩子空间感还有利于孩子自己在自己独立的空间中用自己的方式缓解疫情或亲子冲突带来的情绪。
第五,增加一些室内团体活动,缓解情绪。
隔离在家也是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机,可以遵循孩子的意愿组织一些室内团体活动:狼人杀、剧本杀(现在青少年喜欢的 游戏 )、跳棋、围棋等。
最好是让孩子来主导整个 游戏 ,既提升孩子的组织能力、也可以让孩子有掌控感。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不评论、不评价,以积极鼓励支持为主。
专家强调,面对疫情及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难免会让人产生一些恐惧、害怕的情绪,当情绪来了我们不是回避它,而是陪孩子一起积极地面对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