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女儿最好的榜样,女儿为什么会越来越像妈妈?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无限维护。
小时候,“求生欲”的本能让女儿们去讨好妈妈。
因为她们要从妈妈那里得到称赞、宠爱和安全感。
长大了,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的时候,女儿们想反抗妈妈的同时,也偷偷地继承了妈妈的性格。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以及根本,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激情。
妈妈无所顾忌地强势,女儿就肆无忌惮地任性。
妈妈不会换位思考,女儿也不会感同身受。
天性,让女儿们讨好“妈妈”。
而习惯,则让女儿们变成“妈妈”。
因为孩子的大脑被设置成为观察和复制的模式,有一种叫做“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网络结构链接着人的眼睛和机构。
所以,让孩子成为我们喜欢的人,就先让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人吧!
首尔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教授们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很多女儿都会模仿母亲的行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女孩们会涂抹妈妈的化妆品,穿着妈妈的高跟鞋在家里走来走去。有的时候女儿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等思维也会潜移默化地与母亲统一”。“成长过程中,妈妈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最长。一般男孩子不会将母亲的行为准则带入自己的行为中去, 女孩儿则不同。女孩不仅模仿母亲的行为,还会带入母亲的行为准则,以母亲的标准来鞭策自己,因为那样她的成长过程会更加顺利。所以女孩子重复母亲人生轨迹的可能性更高”。
“当母亲开始叙述自己其实不正确的人生轨迹时,她希望有人能有和她同样的想法和共鸣,而这个人就只有女儿而已。但是女儿们也会累啊,怎么可能一直听母亲的人生经并走跟她一样的轨迹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自己的人生轨迹以及命运跟母亲很相像呢
1模仿父母是在强调自己的存在
孩子的一言一行之所以模仿父母, 就是希望借由这种方式强调自己的存在, 并试图得到父母手中拥有的权力。 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爱所使出的手段, 深深影响了其性格的养成。
◆孩子做坏事只是为了引起注意
有的孩子听父母的话,用乖巧的行为获得父母的关爱;有的孩子刻意暴露自己的无能,设法引起父母的注意。这些孩子的目的是相同的——强调自己的存在,得到父母的关爱。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罢了。正如阿德勒所说:孩子所有不当的行为只是为了引起注意,不成为所有人的关注焦点就不肯罢休。
◆模仿因为渴望父母的权力
也有很多孩子会在无意识中模仿父母的言行,借此证明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模仿父母的言行还有一个潜在的目的,即渴望拥有父母手中的权力。因为在孩子看来,威严的父亲和强势的母亲都是家庭权力的象征,模仿他们的言行意味着自己也可能会有那样的权力。
◆父母的反应影响孩子的性格
孩子会通过不断地表现和模仿(好的或坏的)来凸显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通过父母的反应,找到让父母持续关注自己的方法,一直使用到成人之后,逐渐形成了孩子的性格。
2 拼命努力为了不被抛弃
孩子通常会拼命努力
来回应父母的期待, 因为他们认为要是违背父母的期待, 其命运就会被抛弃。
◆孩子努力回应父母给自己贴的标签
“你真聪明!”孩子听到父母这样夸赞自己,为了回应父母的期待,会不断督促自己“一定要非常聪明”,甚至会要求自己加倍努力地“发挥聪明”,以此回应父母给自己贴的标签。对于“听话的孩子”、“有责任的孩子”、“容易害羞的孩子”等标签也是如此。
◆孩子拼命努力为了不被抛弃
孩子之所以拼命努力来回应父母贴给自己的标签,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一旦不符合父母的期待,也许就会被抛弃,就会不被父母所喜欢。此外,当父母向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时,孩子因此得到了更多关注,从而会更积极地回应父母的期望。
◆孩子为什么会不负责任?
不过阿德勒认为,一旦孩子不想再背负任何责任,不再期待得到别人的认同,他就会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此,父母会有一种“遭到背叛”的感觉,但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行为,也是因为无法负荷父母的期待。
父母这样做 父母不应当让自己的期许和标签束缚孩子的人格发展,而应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让孩子选择他感兴趣的事物,给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3 父母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孩子究竟是接受父母的想法,
还是将父母视为反面教材, 取决于他自己的决定。
◆孩子性格形成基于父母
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基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孩子小的时候,往往把身边的人和比较有影响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通常是父母。
◆母子关系决定孩子与他人相处模式
根据阿德勒人格理论的观点,孩子首先接触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在家庭中,孩子与母亲的接触以及母子关系的发展趋向形成了孩子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如果母亲对孩子采取一种积极的合作态度,孩子就倾向于与其他人合作;如果母亲采取消极的态度,那么孩子就容易排斥他人的接近。父母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的性格以及与他人的相处模式。
◆孩子对父母并不是照单全收
不过,阿德勒的理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自我决定性。他认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目的地生活着,且都有机会选择未来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家庭中,孩子也是如此,对于父母的行为,他们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可以选择接受其中自己认可的部分。
4 父母的斥责让孩子失去勇气
一味斥责只会让孩子失去勇气、受到伤害, 或许能收到一时的效果, 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反而使孩子越来越我行我素, 成为染上恶习的最佳训练方式。
◆斥责夺走孩子挑战困难的活力
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想尝试新的东西,父母的斥责——“不行!你不能这样做”,也许会暂时迫使孩子停止行动;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父母的威胁——“要是再这样做,就没晚饭吃”,也许暂时能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意思。但是“斥责”、“威胁”和“处罚”都只能求得一时的效果,非但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反而会夺走孩子挑战困难的活力,使孩子要么就此消沉,要么我行我素、不管不顾。
◆斥责和处罚会带来更多不当行为
阿德勒认为,一味地斥责和威胁,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勇气,产生“是我不好”“我做错了”“我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等负面情绪,一心想要逃避问题,做出更多的不当行为。与此同时,“
斥责”“威胁”和“处罚”会让孩子心生怨恨,变得难以沟通,甚至独断专行。
父母这样做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不能以“
斥责”“处罚”为根本,而要从了解孩子开始,以平等的视线与孩子进行良性的沟通,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
阿德勒还这样指导我们:
教育孩子应该“从旁守护”
打着疼爱孩子的名义,过度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把孩子作为弱者对待,容易扼杀孩子的思维发展和行动能力。
教育孩子,父母只要从旁守护,主动、亲密地与孩子沟通,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能养成自立的能力,也更能与社会和谐共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