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刺激物如果与能引起某些反应的刺激物多次结合(同时出现),便也能引起有机体的反应。 条件反射大约在出生后10~20天左右。
2、条件反射的特点
(1)形成速度慢,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结合的次数要多些。
(2)形成之后不稳定,若不继续练习,则易消退,不易分化。
例:
每次喂奶前,妈妈先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前额,那么,以后只要有这个动作,孩子就会做出吸吮动作并分泌唾液。
当孩子哭时,如果在抱起孩子的同时妈妈用摇棒发出响声,以后孩子哭的时候,只要孩子一听到摇棒的响声,就会停止哭泣。
哄孩子睡觉时,如果伴随着关灯,久而久之,关灯本身就会引起孩子的睡意。
3、为什么说条件反射的出现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1)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生活实践中能学会的反射
新生儿最先形成的条件反射,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儿童的成长,可以在巩固了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
(2)条件反射是通过高级神经中枢实现的
环境的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的成熟,大脑的成熟为条件反射提供了物质条件。
(3)条件反射是暂时性神经联系的接通
暂时性神经联系是生理现象,因为它是神经系统内所发生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是心理现象,因为它揭示了刺激物的信号意义,并支配了有机体的行为,无关刺激便成了条件反射的信号而使有机体做出反应活动。是一种联想,也是一种“理解”。
达尔文反射(Darwinian reflex),又名抓握反射(grasp reflex)或罗曼尼斯反射,属于新生儿反射的一种。这是婴儿的一种倾向,对于任何接触其手掌和脚掌的物体,都会立刻引起婴儿反射性的动作,手将会握成拳头,紧紧地抓住放进手中的物体不放;脚也会弯曲。如果试图强行从婴儿的手中取走物体,婴儿将会抓得更紧。这种抓握十分牢固,抓握的力量可以非常之大,甚至足以能够承受婴儿自身的体重。有一部分婴儿甚至能够做到,仅仅通过手和脚的抓握而悬空不掉下来:成人让婴儿的两只小拳头握紧一根棍棒,然后通过拉这根棍棒,就可以使婴儿的整个身体站立起来或悬挂起来。
达尔文反射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非常强烈,到大约第6个月时,就会开始减退,到1岁时消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