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鱼腥草,农记的家乡将其称为“折耳根”, 据说以前不叫“折耳根”,而叫“蕺(jí)耳根”。在贵州话中,念快了也有可能将“蕺”以讹传讹地读为“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蕺”在《汉语词典》中就被解释为“鱼腥草”。在很多年前,曾经在贵阳富水南路就有一块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先生所题写一块“蕺耳根开发公司”的牌匾。
因为“蕺”字比较难认,多数人不识此字,也就有可能造成以讹传讹的误读。所以,在云贵川地区,就有“侧耳根”、“ 折耳根”、“ 蕺耳根”等不同的称呼。
不管鱼腥草被称为“侧耳根”,还是“折耳根”,在农记的家乡,其都算是一种比较受大众喜爱的蔬菜。用折耳根做出来的美食就有“凉拌折耳根”、“折耳根炒腊肉”等等,尤其是“凉拌折耳根”,鲜嫩香脆,备受贵州人喜欢。
实际上,折耳根作为一种蔬菜,可能喜欢的人就永远喜欢,对其趋之若鹜,而不喜欢的人再怎么做成美味也不喜欢,反而会对其避而远之。所以,折耳根不仅在全国来说有一个泾渭分明的喜爱与厌恶,就算在贵州,也并非人人都会喜欢上折热根这种特殊的味道。
正因为折耳根有股鱼腥味,在网上就被网友评为十大最难吃的蔬菜之一。作为一个折耳根的死粉,农记今天也算是对折耳根趋之若鹜人群中的一员,对折热根的难吃与否,也有些发言权。
小时候第一次吃到凉拌折耳根,确实有些受不了这股子腥味,那时对折耳根也是避而远之的。后来之所以喜欢上吃折耳根,有很大成分是被逼无奈。那时在贵州的农村,几乎在春播以后就很少有蔬菜可吃了,在没有钱上街购买其他蔬菜的情况下,溪沟边、田坎上、山湾里等阴湿的地方一簇簇生长的折耳根便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这个应该是地区差异吧!首先我是个重庆人,鱼腥草在我们那叫作折耳根。对于我来说,超爱超爱超爱吃那玩意儿!每次出去吃宴席,鱼腥草都是第一时间被吃完的,而且我们那边的人基本上没有说鱼腥草难吃的。所以,懂了什么叫地区差异吧!鱼腥草产于四川重庆一带,对于川渝的人来说,老一辈的绝对是个个吃过鱼腥草。这种生命力顽强,营养丰富,遍地都是而且不要钱的好东西简直就是给我们的赏赐!所以在老一辈下来一代一代,很少有人没吃过鱼腥草,更很少有人不喜欢吃鱼腥草。北方和南方一些地区不产鱼腥草,所以平时估计也就只在当季菜市场能看到。但是本就没吃过,而且鱼腥草对于没吃过的人来说味道确实怪,所以这样就导致了对鱼腥草的厌恶一代传一代。一句话,还是地区差异!顺带说一下,我们重庆人对于香菜这种调味神器来说,在餐馆吃面什么的,默认的只要你不说,老板一般不会问要不要香菜,直接给当做常用调味料放进去,香菜也是好吃得不要不要的啊~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