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如下:
帮助宝宝顺利降生:宝宝降生时,尚未闭合的头骨受到挤压,边缘重叠,使胎头体积缩小,帮宝宝顺利通过妈妈狭窄的产道。
给头部发育预留空间:宝宝的大脑发育特别快,体积增长迅速,到1岁时大脑重量已经是出生时的两倍多。然而大脑是在颅腔内不断增长的,如果颅腔的容积是固定的,那么大脑发育势必受到限制。这个时候,囟门的存在,就给大脑发育预留了空间。
透视宝宝健康的窗口:囟门闭合的早晚可以反映颅骨的发育情况。异常信号之囟门过宽:出生后不久,囟门就达到了4~5厘米,属于囟门过大,常常提示宝宝可能患有先天性脑积水或先天性佝偻病。异常信号之囟门过小:如果囟门过小,要警惕是否为小头畸形引起的。异常信号之闭合过早:如果宝宝的囟门在1岁以前就闭合了,即属于囟门早闭,可能是颅骨先天发育障碍所致。异常信号之闭合过晚:如果过了1岁半囟门还没有闭合,就是囟门迟闭,那可能会怀疑宝宝是否患有佝偻病、呆小症等。异常信号之囟门鼓起:正常情况下囟门应该是平软或稍微向下凹的,如果囟门持续明显鼓起,则属于异常,颅内感染、出血、肿瘤都会有这种表现,这种情况下宝宝常会表现为发烧、呕吐、尖叫、抽搐或昏迷、呼吸节律不整或呼吸暂停等。
囟门(xìn mén )指婴幼儿颅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有前囟、后囟之分。前囟门[1] 位于前顶,呈菱形,约在出生后2岁以内闭合,后囟门位于枕上,呈三角形,约在出生后三个月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家中有新生儿的,总有长辈会要求其“睡扁头”。
带孩子遛弯闲聊时,也有爷爷奶奶指着自己孩子塌平的后脑勺,吹嘘道,这么平整的后脑可是睡了一本新华字典的成果。
“睡扁头”通常是在孩子两周岁前,与动物不同,人类新生儿的头骨,在出生后的两年时间内,才会慢慢闭合,其上有条最明显的缝隙,称为“囟门”。
正是有“囟门”的存在,才使得婴儿的头型能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改变,这也是睡扁头产生效果的原因。
“睡扁头”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朝鲜半岛南部的一个辰韩国。
据《后汉书》中记载“(辰韩)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辰韩国婴儿出生后,为了让婴儿头扁,会在婴儿睡觉时往后脑垫石头。
《魏志》也确认了这种习俗“辰韩国儿生,以石押其头,欲其扁,今辰韩人皆扁头。”
这在当时只是作为一种奇闻轶事所记录下来,真正开始盛行是在清朝入主中原的那段时间。
由于满族人的发源地在长白山一系,此处毗邻辰韩国。于是这一习俗便也流入了满族部落之中,在《满洲源流考》中记载“国朝旧俗,儿生数月,置卧具,令儿仰寝其中,久而脑骨自平,头形似匾,厮乃习而自然,无足为异。”
辽宁省岫岩满族曹氏,有一个口口相传的传说,曹氏祖上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时,因其头扁,撑不起帽子,考官便怀疑其脑袋有问题,将他驱逐出了考场。
待到第二次赶考,他将布团塞在后脑位置,这才撑起了帽子,最终考中了举人。
起初,这种“睡扁头”的习俗只在满族内部流传,自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发布废除民族隔离的政策,允许满汉通婚后,这一传统便真正开始流传在整个华夏大地之上了。
按照当时的审美,“睡扁头”可使幼儿鬓角突起,两侧太阳穴也会跟着凸起,产生了典型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面相,在现如今看来,就是“睡扁头”睡出了一张大方脸。
这在旧 社会 是极其看重的,若是家中母亲没有为孩子做好“睡扁头”这门工作,就会被街坊四邻耻笑“不会带孩子”。
东北话也有“孩子那脑袋睡的,锛儿娄瓦块地。”若是女孩没能谁出扁头来,还会被称之为“丑闺女”。
显然,这种违反生理构造的行为类似于“裹小脚”的陋习,对孩子的生理心理 健康 影响是极大的。
“睡扁头”易引起“扁头综合征”,不仅影响婴幼儿的外观,还会对其五官造成机能损伤,诸如视神经发育不平衡、头部两侧肌肉组织发育不均衡。
最重要的是“睡扁头”影响了脑容量,将原先的脑组织损伤,使脑附件产生错位,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
好在,随着科学教育的深入,现代审美的改变,“睡扁头”正不断被摒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睡扁头”只是旧 社会 中遗留下来的糟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