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染色的鉴定原理

革兰氏染色的鉴定原理,第1张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细菌学家汉斯·克里斯蒂安·约阿希姆·革兰氏(Hans Christian Joachim Gram,1853-1938)创立。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屏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隙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番红染液复染后呈红色。

革兰染色不可以用于真菌:

因为革兰氏染色是细胞壁染色,其原理是基于G+菌和G-菌的细胞壁结构的差异而导致染色结果的差异,从而将其两者区分的。霉菌的结构与真菌显著不同,因此不能利用该方法。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肽聚糖 ,G+皮厚,不易脱色,G-皮薄易被复染。。而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初染之后不易被洗脱,所以真菌染色后镜检,全是紫的。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能染上蓝紫色的是阳性菌,因为细胞壁厚,染不上的复染被染成红色的,是阴性菌,因为细胞壁薄。

主要用于分析致病菌等的类型,用于辅助诊断,看用什么药,或者抗生素合适!

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内毒素,两者的致病作用不同

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碳疽杆菌等属革兰氏染色阳性菌。百日咳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淋病双球菌等均属革兰氏阴性。

其染色的关键我觉得首先固定这一步最重要。不能滴片子滴太厚了,固定时用火烤也要掌握火候。

此外就是脱色的时候多脱一会儿,到没有紫色出来后在脱上10几秒,不然有假阳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5844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2023-04-25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