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历史名人:
1、(张耳)
——西汉[前264年-前202年],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汉朝开国元勋。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深刻地揭示了张贫贱艰难之时的诚信,显贵之后以利相倾这种前后不一的处世态度,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
2、(张辽)
——三国魏[169年-222年],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中《三国志》的“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魏略》的“张辽为孙权所围,辽溃围出,复入,权众破走”都表明张辽的智慧与能力。
3、(张公瑾)
——唐朝[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而他的形象,被多部古典小说所撰写,可见他的重要性与文艺形象。
4、(张九龄)
——唐朝[678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文学家、政治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5、(张廷玉)
——清朝[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据悉张廷玉兼管翰林院多年,又担任国史馆和其他好几个修书馆的总裁官。
张氏之所以是曲江世家是因为,始兴张氏,出自晋司空华之后,隋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公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至三卿分晋,张氏仕韩,韩相张开地生平,父子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留文成侯;良生不疑,疑生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马金,金生阳陵公乘千秋,字万雅,千秋生嵩,嵩生五子:壮、赞、彭、陆、述,壮生胤,胤生皓,字叔明,后汉司马,世居武阳犍为。
皓生北平太守宇(避地居方城)。孙肥如侯孟成,生渔阳郡守平,平生华,字茂先,晋司空壮武公,二子袆、韪,字彦仲,散骑待郎,生舆,字公安,太子舍人,袭壮武公,生次惠,宋濮阳太守。二子:穆之、安之。张氏是一个非产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亿零四百六十一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53%左右。
张姓祖籍在河北清河和河南濮阳。
张姓,全国第三大姓,出自姬姓,是轩辕黄帝后裔。黄帝的长子后人发明弓箭被任命为管理弓箭的长官,叫做弓长,其后人以官职为姓居住在现在的河北清河。寻根祭祖可到河北清河,河南濮阳。张姓的出处有源于姬姓和源于改姓而来。
1、源于姬姓
(1)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
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1)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2)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3)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迁徙传播
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直至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
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
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西汉末,张姓已经到达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的原因,张姓人群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人群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